本报讯(记者 谷嫦瑜 李勇锐)“我们尽心、尽力、尽情推进陕北文化生态区建设,相信延安的非遗工作一定能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活’起来、‘火’起来。”12月7日,记者从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凝心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乘势而上开启新征程”系列新闻发布会文旅局专场获悉,我市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总基调,扎实开展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
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作为全国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之一,我市在建设工作中统筹协调,扎实推进,成立了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将生态区建设规划与全市的“十二、十三、十四五”规划有效衔接,将生态区建设的重点任务纳入全市总体规划盘子,纳入市、县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专列生态区建设专项经费,形成了各县(市、区)、各相关部门单位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我市在全省率先建成了非遗数据库,全市1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3个国家级保护项目、79个省级保护项目、254个市级保护项目、1006个县级保护项目;1名世界级剪纸艺术大师、9名国家级传承人、48名省级传承人、160名市级传承人和511名县级传承人的相关档案资料和全市非遗工作开展情况资料全部数字化并录入数据库。
为了推动服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我市制定并严格落实了非遗工作条例、生态区建设实施方案、保护项目和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制度,提供了有效的政策保护。同时,强化人才培养,努力夯实传承保护基础。全面扎实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工作,密集举办各类非遗培训班,送出去培训,请进来授课,全力培养壮大我市非遗人才队伍。其中,安塞腰鼓进校园被评为全国第二届“非遗进校园”十大优秀案例。
截至目前,全市建成了14个非遗综合陈列馆、23个非遗传承基地;建成了国家级非遗工坊1个、省级非遗工坊6个、市级非遗工坊24个、非遗传习所和工作室64个;基本实现了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人人都有固定传习场所的目标。同时,我市还在强化宣传推介、加强生产性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组织非遗项目出国交流、举办“延安过大年”“小戏调演”“城区校园文艺汇演”等非遗活动,编辑出版《延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推进非遗产业化,吸纳贫困户助力脱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