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化密植作业中 ●托盘育秧 ●苹果示范基地 ●苹果喜挂枝头 通讯员 夏蓓蓓 记者 樊小帅
创新,是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这一真理在富县近年来的农业发展实践中得到有力验证:成功创建首家全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示范县、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级出口水果示范区、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直罗贡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富县“直罗贡米”“鄜州蜂蜜”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唯有创新,方能成为产业发展的领跑者;唯有创新,才能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富县县委书记李彦侠说起农业创新的故事,自豪满满。
2021年,“十四五”开局之年,“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富县把创新摆在产业发展的逻辑起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瞄准“品种的更新换代,技术的改良革新,人才队伍的建设壮大”三大靶心,给产业发展插上提质增效的“金翅膀”,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打造一个苹果新优品种“样板间”
驱车直入中指塬腹地的钳二便民服务中心,看见“小渭村”的路牌后往东100米,便是富县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了。只见园区内地域开阔、分区整齐,一行行果树严阵以待,迎接着黄土高原漫长而凛冽的寒冬。
“从2019年3月1日开始,挖树、清地表、整地,5月5日开始栽树,5天以后就全部栽好了。”在果业中心副主任杨权红的心里,这个日子格外重要,它不仅是基地的“诞辰”,更是他科研探索的新启程。
杨权红介绍道,基地由100亩矮化密植示范园、30亩矮化自根砧大苗繁育基地、30亩老果园提升改造示范园和教学培训基地4个区域组成,引进了阿珍富士、福布拉斯富士等17个新品种,M9-T337、M26矮化自根砧等4种砧木,这些新型品种、砧木经过试验示范栽培后,筛选出适宜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的新优品种,整个过程将在5年内完成。
杨权红粗略地算了一笔账:富县现有果树品种以长富2号、秋富1号为主,亩产1500-2000公斤,收入1万元以上。而基地去年栽培的新品种,今年开始零星挂果,预计明年亩产400公斤左右,收入3000元以上;第4年亩产1500公斤以上,收入可达1万元以上;丰产期亩产可达4000公斤,收入3万元以上。
“矮化密植果园机械化程度较高,省工省力,商品率较乔化树高出20%~30%。”果业中心副主任曹晓军说,“全县现已建成的新品种繁育基地约270亩,繁育苗木约55万株,品种多达10余种,将为全县老果园改造的品种更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而这些,只是富县为果业发展打造的一个个“样板间”,革新的脚步不止于此。
“截至2020年底,全县建成高质量百千万工程示范园的核心区有1.57万亩、带动区14万亩、辐射区21万亩,共计36.57万亩。通过连年抓建,亩效益分别要达到3万、2万、1万元,商品率分别达到90%以上、85%以上、83%以上。”曹晓军介绍道。
由点到面——以点带动、辐射全区,富县果业在这场变革中既要突破,还要求稳。
“目前,我们在抓好乔化果园提质增效的同时,把各产区的果园逐块换树、稳步转型,重点抓好示范园、示范基地,并探索出一条经济适用的管理模式,以此来示范带动广大果农稳固信心、增产增收。”富县副县长李宏柱说。
推广一套技术革新“炼金术”
张庆军是张家湾镇川庄村的水稻种植大户,种植水稻80亩。
“今年的水稻已经全部收完了,亩产500公斤稻谷、出米300公斤,比去年增产3%左右。”张庆军高兴地说,“现在大米以6元/公斤的价格预定出去13吨,余下的11吨赶年底陆陆续续能卖完,收入可达12万元。”
“川庄村10亩以上的水稻种植产业大户有10余户,人均1亩水稻,人均年收入9120元,是玉米种植的4倍,这在以前,是乡亲们想也不敢想的事呀!”张家湾镇人大主席刘静喜笑颜开。
革新带来进步,进步带来丰产,一场水稻种植生产技术的创新让无数稻农受益。
每年谷雨之前,稻田里遍布托盘育秧的小拱棚和温室大棚,稻农们紧张地准备着托盘育秧,筛土、摆盘、撒种、覆土……
“以前育秧得30天,现在22-25天就可以插秧了,让秧苗在扬花期避开了雨季,稻米成熟好、品质好。”张庆军介绍道,“人工插秧一人一天最多弄半亩地,现在插秧机一天可以插秧20-30亩,托盘育秧比传统育秧先进多了,省时省力!”
“1个大拱棚育的秧苗能种植50亩,一个村只需几个大拱棚就可以把全村的秧苗育好,方便宜管理。”富县农技中心农艺师王育红说。
据悉,富县今年建设温室拱棚23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更值得一提的是,稻鱼、稻鸭、稻蟹形成的生态循环系统,更是大有“学问”。
每年的春夏两季,清亮亮的水田里,鸭子、小鱼、螃蟹悠闲穿梭,与绿油油的稻田相映成趣。
“象甲虫专门往秧苗根子里钻,打药都不顶事,鸭子和螃蟹就能把它抓出来。鸭子还能消灭叶面上的虫子,还能活水,粪便还是有机肥,好处实在是太多了!”川庄村村党支部书记周海斌说,“最直观的就是,人们一看,水田里小鱼都活着呢,那肯定没打农药么!”
绿色、纯天然的有机大米成了川庄水稻的金字招牌,568亩水稻全部获得有机认证,年产量24万公斤,辐射带动周边的王家角村、张家湾村,成为全县千亩有机水稻认证基地。
截至目前,全县建立6个百亩示范点,有机水稻认证3000亩,产量1800吨,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水稻面积达1.6万亩,年产值4000万元以上,带动2000余户农户从解决温饱走向致富小康,直罗贡米也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水稻种植成为县域川道地区的脱贫增收的特色主导产业。
5年来,从传统育秧到小拱棚、温室拱棚,从单一的秧苗种植到稻鱼、稻鸭、稻蟹生态循环系统,每一次生产技术的变革,都让生产力更便捷、更高产、更优质,让农民真正练成一套增产增收的“炼金术”。
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生力军”
今年,家住吉子现便民服务中心吉子现社区的吴海录完成了一个多年的愿望:通过县上的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他顺利拿到了新型职业农民证书,成为一名职业农民,这让他自豪不已。
在富县,像他一样取得证书的农民有1304人,其中,领军人才23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355名,高素质农民926名。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参与了农广校提出和试行的“53421”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53421”即:立足5个出发点,采取3个培育模式,实现4个经营主体,达到2个培训效果,保证1个培育质量。5个立足点是指,当地的现代农业规划和布局、当地主导产业、当地乡村振兴战略、当地农民现有技术水平、当地现有资源禀赋;3个培育方式是指,理论面授教学、基地实践教学、网络远程教学;4个经营主体是指,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产业大户等四大经营主体;2个效果是指,使参训农民的技术水平最后达到职业化水平、使当地农业生产达到生态化程度;1个质量是指,全方位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质量。
“‘53421’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模式,培育壮大了我县的高素质农民队伍,让他们发挥出职业农民‘爱农业、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时代特征,为高素质农民创业创新和服务培训搭建起了平台,让职业农民成为农业的创业创新主体。”农广校校长吉建朝说。
农广校干部马小东介绍道:“每月举办2-3期培训,每期200个课时,时长5天,内容涉及果业技术、畜牧养殖、粮食种植等多个方面,目的就是要提升学员的生产技术、管理模式,鼓励他们回去后将自身所学传授给别人,惠及更多的农民朋友。”
仅仅有“排头兵”的带动还不够,一支素质过硬的“生力军”里,“指导员”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觑。
今年,富县破陈出新,将培训对象不再局限于农民,分批次集中各乡镇(街道办、便民服务中心、社区)和农业系统的分管领导、业务干部、技术人员共计80人,进行了为期20天的封闭式学习,通过现场教学和实践实训,培养出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技术服务队伍,为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通过实训,我掌握了苹果销售管理、矮化密植新品种、直播带货等现代果业发展的理念和实用技术,受益匪浅。”茶坊街道办副主任惠海军说,“这让我对基层果业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思考,把老园的提质增效和新品种培育相结合,将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把更先进的技术、更科学的管理模式传授给老百姓,帮助农民实现降风险、提产出、创增收的目标。”
线下培训效果直观易掌握,线上培训更是方便快捷易推广。
11月19日上午10:00,农广校干部许晓梅准时在她管理的30多个微信学员群里推送了一条《延安百万农民线上大培训:苹果采后处理策略》,不到10分钟,进入课堂的人数达到3.6万人。
“从去年10月建群管理至今,已线上培训36期。”许晓梅说,“除此之外,我们在云上智农APP、中央农广校乡村讲堂等多个线上平台,随着季节气候、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节点的变化,不间断地推送关于畜牧、果业、蔬菜等产业的生产技能、防灾减灾办法、惠农政策等内容,让农民掌握第一手信息。”
据悉,近3年,富县通过“53421”模式培育的农民达11万人次,干部、技术人员2100余人次,锻造出一支技术高、业务精、素质强的先锋队伍,为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