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川地6分,人多地少,但我们村却能以村民勤劳务实、产业兴旺闻名整个子长市。”谈到子长市杨家园则镇蜜蜂峪村,村上第一书记李龙无比自豪。
蜜蜂峪村是一个拐沟村,也曾是贫困村。村上共有366户1104人,全村耕地仅有1979亩。如何用活村上有限的土地资源、让土地产值和效益更高成为摆在历届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们眼前的难题。
20多年前,村上率先发展大棚蔬菜,村民们主要种植西红柿、西葫芦、香瓜等蔬菜。尤其是村上的西红柿,因量大品质好远近闻名,深受子长城区市民喜爱。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棚内土地盐碱化、蔬菜产量品质下降等问题开始困扰着村民。
为提高产量和效益,2015年,村党支部与驻村包扶单位统一思想,主动争取,先后协调资金400多万元,对原来的大棚进行了翻新改造,改良了土壤,铺设了大棚蔬菜专用水管电线,硬化了大棚巷道,建成标准化温室大棚85座,拱棚33座。
“依靠5个大棚,我一年收入基本在六七万元左右。”村民王帅帅说。听说村上回填土地改建大棚,原来在外打工的王帅帅返乡并报名种植大棚。依靠大棚种植,王帅帅一家成为蜜蜂峪村脱贫致富的典型。
如今,村上8户脱贫户经营起11座温室大棚,有了好产业,不仅有效防止了返贫现象,而且让大家生活又有了新目标,大家纷纷表示,要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为了更好地促进产业发展,村上还成立了大棚蔬菜专业合作社,筹集了80万元的互助资金,为村民在资金周转、品种引入、技术指导、销售包装等方面提供全程帮助。其中,今年累计培训村民15次,带动11户脱贫户种植大棚。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村党支部按照优先发展村集体经济,由村带户提高群众收入的思路,近期利用20天时间,将163户村民闲置的1000亩杏树地和360亩台地流转到村集体,然后转租给陕西果业集团建设杂果基地。仅此一项,每户每年流转费用收入可达1100元。
“20多亩土地流转给集体,眼下挣到了流转费、打工费,长远来看,学到种植和管理技术后自己干,人轻松收入又高。”村民野培军高兴地说。
为了让脱贫户、受灾户等村民就近务工增加收入,村上积极争取并和陕西果业集团达成协议,聘用村上经济困难户长期在杂果基地打工。此外,技术员对聘用村民进行技能培训,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挣工资学技术。
如今,村上45户种大棚,34户搞养殖,发展起山地苹果900亩,产业发展欣欣向荣。与此同时,形成了“大棚菜+拱棚菜+露天菜”三菜并举、四季有菜的产业模式,年产蔬菜90万公斤,每棚年均纯收入3万元。今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1.4万元。
李龙说,杂果基地建成后,可以带动全村及周边各村的发展,从而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作出贡献。下一步,他们将继续以富民党建为引领,按照阳山果川地棚种养结合促增收的布局,确保户户有产业、家家能增收,为乡村振兴起好步、开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