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树种套种,让黄土高坡山更绿
记者 王冬 李欢
  初冬时节,记者在吴起县吴起街道合沟山上看到,山上依然点缀着点点绿色,一棵棵油松在寒风中挺拔成长。昔日满目荒芜的合沟山,如今呈现出林木繁茂、葱葱茏茏的景象。
  随行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与市退耕办推广的“半干旱黄土区土壤侵蚀机理与生态恢复景观配置关键技术及示范”科研成果密不可分。
  据了解,1999年退耕还林伊始,合沟山上主要栽植沙棘,但却逐渐出现苗木死亡退化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林分结构单一和病虫害影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如何有效破解退耕还林中黄土区生态建设修复困难、栽植成活率低、生态效益差等难题,一直以来,是我市林业科技工作者不断探索的课题。
  2010年,市退耕办针对退耕前期大面积栽植的刺槐、沙棘等乡土树种造成纯林面积大、林分质量不高、服务功能不全等问题,组织实施了“半干旱黄土区土壤侵蚀机理与生态恢复景观配置关键技术及示范”科研课题。
  这一科研课题的核心是通过套种山杏、山桃、油松等树种,研究制定出不同区域、不同树种科学搭配的栽植模式,精准提高林分结构和质量。
  市退耕办总工程师白应飞是这一技术的主要完成人。他说:“我们主要采取适地适树的方法,对造林地块进行系统规划,对造林树种进行严格筛选,对不同树种、不同地形采用不同的整地和栽植方法,提高造林成活率,减少补植量,节约种苗费用和人工工资。”
  2017年,市退耕办指导吴起林业相关人员在合沟山的沙棘地里套种了3000多亩油松,令人欣喜的是,成活率达到了98%以上,林分结构明显改善,生态质量有了显著提升。
  白应飞表示,这项技术历时10多年,针对陕北自然条件严酷、土壤侵蚀严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低下、生态系统全面恢复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以土壤侵蚀评价指数、生态水文效应分析、土地利用格局优化及可持续性利用关键模型构建为切入点,应用于林木的栽植、起苗、整地各个技术环节,这一技术体系明显提升了小流域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还草、重点区域绿化等生态工程的建设质量和科技含量,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目前,“半干旱黄土区土壤侵蚀机理与生态恢复景观配置关键技术及示范”科研技术在我市吴起、志丹、安塞以及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得到大力推广,推广应用面积达1000多万亩,造林保存率提高约20%,节约种苗费、人工费等支出达2亿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