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一片真情润童心
——记吴起县第七幼儿园教师张孝翠
    ●张孝翠对待幼儿总是热情满满
  通讯员 徐志全 张娜 记者 王锋
  冬日里,比阳光更温暖人心的是孩子们纯真的笑脸。
  11月26日,记者来到吴起县第七幼儿园采访,小一班班主任张孝翠老师正忙碌着组织孩子们在操场做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中,与孩子们一起奔跑,一起游戏,是培养他们勇敢和自信的法宝。”简单的交流中我们不难看出,张老师是幼教工作的行家里手。
  “她很有耐心、有亲和力,户外活动时张老师就是‘孩子王’!”张老师的一名搭档杨兰兰向记者说。
  张孝翠2003年毕业于洛川师范,一级教师、延安市教学能手、延安市师德模范,她性格活泼开朗,时刻洋溢着甜美的微笑。“用爱体会成长是幼教人最幸福的体验!”张孝翠说,这是她从事幼教工作最真切的感受。从事幼教工作18年来,她用心拥抱幼教、用行感化幼儿,在心与行的历练中,张老师一直走在学习、积淀、前行的路上。
  用心拥抱幼教
  走进张孝翠的课堂,我们发现她的课堂是新颖的,孩子们在她的课堂上非常轻松、快乐。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是记者采访时发现她教学的一大亮点。
  “我一般都是从小班到大班这三年时间有一个整体规划,比如小班期间我会教孩子进行绘画,让孩子安静地思考、想象绘画的画面。中班的时候让孩子进行简单的剪纸,让幼儿有一种安全自我防护的意识,孩子们在剪纸的过程中必须要高度的专注力,以免剪到手指。到大班了,我让孩子们学会跳绳,一边专注的跳绳一边计数,通过手脑共用的方法,全方位对幼儿专注力的培养。”张孝翠说。
  在张孝翠的眼里,每个孩子都是平等的、自主的,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探索欲望和表达能力,她常常扮演“傻”角色,让孩子们帮她解决问题,以此来提高孩子们的动脑动手能力。
  当今时代,家校合作越来越受到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关注。当儿童背起书包、踏入校门后,教师就担起了对他们的教育任务。同时,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和幼儿家长相处过程中,张老师也有了自己的一套“良计”。
  “我觉得老师和家长是合作关系,也是朋友关系,我们的共同目的就是把孩子们教育好。和家长沟通时首先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其次应该理解家长的心情,尊重家长的想法,这样我们才会相处的轻松、友好,才会达到家校共育的目的。”张孝翠说。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满园春。18年来,张老师的首届学生即将大学毕业,所带的年轻老师也遍布吴起县各个幼儿园。她先后与10多位年轻教师结为师徒,相互听课,相互研讨。樊楠楠就是她众多徒弟中的一员,“张老师会经常来听我的课,帮着我打磨课程,我希望能像张老师一样,在幼儿教育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樊楠楠说。
  用行感化幼儿
  每天清晨,当孩子们踏着晨露走进幼儿园大门时,他们的每一句话语,都是张老师心底的小欢喜。张老师总会十分亲切地走上前去迎接孩子、拥抱孩子,并向家长询问每日孩子在家里的表现。
  幼儿园的工作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是繁重且琐碎的,但是张孝翠却乐此不疲,这都源于一个“爱”字。她觉得师德之魂就在于爱,教师的爱应洒向孩子们的心坎,在她的手机里留的最多的便是孩子们的照片,孩子的每一次尝试、每一次挑战,他都会认真记录。“只有了解每个幼儿的喜好,从幼儿兴趣入手,根据幼儿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探索适宜幼儿活动的游戏方式,这样才能让幼儿喜欢我们。”张孝翠说,“学会揣摩他们的心理,才能更好地陪伴他们长大。”
  “开学以来,我的孩子在洗手、吃饭、穿衣服各方面进步真的是非常大,作为家长我感到非常的欣慰,把孩子交给张老师我很放心。”家长匡有芬激动地说。
  当孩子们离园后,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看似结束了,但张老师的工作还未完,她会利用这个时间收拾教室、备课及制作教具,将明天的工作安排妥当,以保证每天教学活动的质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张孝翠多次荣获“县级优秀教师”“县级教学能手”“县级骨干教师”“县级优秀班主任”等称号,她是吴起县幼儿自主学习模式的引领者和优秀教学指导者,是市级课题研究《本土红色文化引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主要参与者。
  荣誉在身的她并没有止步不前,也没有因为自己是学校里的“老教师”而感到自满,仍然苦心钻研幼教指南,业余时间攻读心理学,她要努力把每一个孩子都教成一个心理健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