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履行职责担当 推动生态修复工作有序开展
——访市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韩君
  记者 郑鹏
  机构改革以来,延安市自然资源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及省市决策部署,以问题导向、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原则,全力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有效改善了项目区生态环境。12月28日,记者专访了市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韩君。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高到空前的历史高度和战略地位。我们自然资源部门是怎么贯彻落实的?
  韩君:一是边学习边推进。此次机构改革对全国生态保护修复进行战略性重构,由于我部门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在法治体系、理论研究、政策架构、制度规范、技术标准、学科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空白和短板,整体工作是边学习边推进。
  二是理清现状。2020年7月,我局积极配合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部第一地理信息制图院,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先后前往水利、气象、财政等部门收集全市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土壤、降水等一系列数据,并深入13个县(市、区)实地踏勘,分析出全市生态环境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是启动规划。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找准我市在规划纲要中的战略布局和趋势定位,坚持问题导向,实事求是地查找问题、梳理矛盾,深刻分析根源,树立底线思维,根据问题突出的区域、流域和山系,区分轻重缓急,坚持远近结合,突出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区和生态问题严重的重点区,于2020年初启动了全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
  四是统筹推进。根据生态环境的现状,按照轻重缓急、先易后难、先重点后全面的原则,积极推进黄河流域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2020年以来,争取中省补助资金3600万元投入延长、延川、黄陵三县废弃矿山修复治理项目,其中2020年度延长、延川两县的9个废弃矿山已经治理完成,治理面积600余亩。延长县2021年计划治理废弃矿山1156亩,目前已完成建设任务的50%;黄陵2021年计划治理废弃矿山500亩,目前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
   记者:根据咱们自然资源部门前期的踏勘调研,目前我市生态修复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
  韩君:一是水土流失严重。我市地形地貌特征、土壤特性、不均衡降雨和植被稀疏是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因素。地形地貌多为丘陵沟壑和高原沟壑,地形较陡,冲沟发育,地面坡度大,坡面土壤和沟道侵蚀严重,水土流失敏感程度高。土壤特性决定其遇水易崩解,抗冲蚀性能很弱。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是加剧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
  二是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自2000年以来,除2013年遭遇百年一遇多雨年份以外,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90.6mm,其中7-9月份降水量平均占全年的74%,常有短时间、高强度的阵雨出现,雨量集中,旱涝不均。延安年平均蒸发量为980mm,几乎为降水量的2倍。自然因素方面,延安降水量小,降水集中和蒸发量大是造成该地区水资源短缺、河流断流的最主要因素。
  三是植被稀疏,林分质量低。近10年来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呈整体改善趋势,生态退化得到一定的遏制,但森林覆盖不高、林分质量低的问题依然存在,受干旱等自然灾害影响,部分地区土壤干层,甚至七八年幼龄林枯死,退耕还林政策前期治理成果随时面临反弹的风险。
  四是局部地区荒漠化严重。延安市北部吴起县长城沿线,受毛乌素沙漠南侵影响,荒漠化趋势比较明显。荒漠化导致沙尘暴、扬尘等不良天气情况越来越频繁,而且发生强度逐步变大,影响范围越来越广。
  五是矿产资源开采造成生态破坏。矿产资源开采为国家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因开采开发等原因对生态造成了较大的破坏,主要表现在地质灾害、地形地貌景观破坏、水土和大气环境污染、含水层结构改变、压占损毁土地资源、植被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破坏等方面。
  记者:针对刚才您提到的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将如何应对?
  韩君:一是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生态修复区。涉及吴起县、志丹县、安塞区、甘泉县、宝塔区、子长市、延长县、延川县、宜川县9个县(市、区),该地区沟壑纵横,地表破碎,黄土质地松散,抗蚀性能差,加之历史上长期乱垦滥伐,植被破坏严重,土壤侵蚀剧烈,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局部地区荒漠化、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地质灾害频发、植被系统修复模式不合理、矿产资源开采造成生态破坏、农村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严峻挑战等。我们计划按照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方针,实施“梁、峁、坡、沟、川”共治,“水、土、林、田、人”共利。目前,子长市已上报2022年永坪河源头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项目,预计修复面积1778.02公顷,投资2566.91万元。吴起等县区正在项目可研论证中。
  二是塬区“固沟保塬”综合生态修复区。涉及黄龙县、黄陵县、洛川县、富县4个县,该地区由于地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水资源主要源于大气降水,降水集中在夏季且时空分布不均,气候干旱,地表径流缺乏,土壤干燥化日益加剧,并且地面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湿地退化,亦是生态环境脆弱敏感地区。我们计划在塬面形成以水系、道路为骨架,以条田埝地为核心的田、路、林、村等相配套的塬面综合防护体系,包括截流沟、蓄水池、排水沟三项措施,通过截、蓄、排三者合理配置,保护坡面林草和农田不受暴雨冲刷,并可蓄水利用,减轻暴雨对塬面及其塬下的侵蚀。
  目前,洛川县、宜川县、富县分别上报了2022年度生态修复项目,预计修复面积23663.66公顷,投资5536.24万元。
  三是延安市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区。延安市历史遗留矿山呈点式分布于延安市13个县(市、区),重点为宝塔区、黄陵县、富县、子长市4个县(市、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问题主要表现为破坏损毁和压占土地资源、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壤和植被破坏及生态功能受损和矿山地质灾害隐患(崩塌、滑坡等)等四大类。我们计划通过地质灾害隐患消除、地形地貌重塑、土地复垦利用、植被重建、矿区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和提升、后期管护和生态修复效果监测评价等措施修复废弃矿山。
  目前,延长县、黄陵县、安塞区分别上报了2022年度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预计修复面积52.83公顷,投资2211.0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