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山有人管 林有人造 树有人护 责有人担
——黄龙县完善落实林长制推动实现“林长治”纪实
  通讯员 白杨越 记者 杜音樵
  近年来,黄龙县以林长制为抓手,厚植生态底色,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做实绿色文章,精心打造并完成了森林资源源头监管网格体系,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长,涉林案件大量减少,林政秩序稳定有序,基本实现了保护与发展的良性互动、共进双赢。
   加强组织领导,从单打独斗到联合作战
  全面推行林长制,旨在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今年以来,黄龙县建成了由县委书记和县长担任县级总林长,各乡镇包抓常委任县级林长的县级林长体系。截至目前,县、乡、村三级林长组织体系和责任网格化体系已全面建立,129名领导干部分别担任了县、乡、村三级林长职务。该体系对全县7个乡镇场49个行政村(含东西社区)进行了全覆盖,将每个山头地块都纳入三级林长的监管范围,实现了“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防、责有人担”的总体目标。
  “林业资源保护,原来主要作为一项业务工作,由林业部门来管理,而林长制的推行,强化了地方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和主导作用,上升为党政领导的重点工作。黄龙还将建立林长制部门协作和区域合作机制,各相关部门在县级林长的指挥协调下,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共同推进林长制工作落实落地。”黄龙县自然资源局局长李海东说。
   护林护绿,建设完备的生态安全体系
  “您已进入林区,请注意护林防火……”走进黄龙县的各个景区,都会有这样的提示语响起。
  界头庙的护林防火员王喜春又踏上了他的“巡山”之路,眼下,正是他们恪尽职守、严阵以待的森林防火时间。
  为了守护好森林资源,黄龙县加快建立“一管三防”责任体系,加强资源监管,落实森林草原防火、有害生物防治、生态资源防破坏责任,维护生态安全。建立信息采集、信息处理、决策支持、应急处置系统,健全森林防灾减灾体系。加强森林、草原火灾防控,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加强专业、半专业扑灭火队伍和护林员队伍建设,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物资储备,完善防火应急预案,提高森林火灾扑救能力,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人员伤亡事故,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2‰以内。加强有害生物防治,坚决遏制林业有害生物扩散蔓延,加强预测预警预防,提升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健全完善病虫害防治快速反应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落实森林病虫害防治目标责任制。抓好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突出重点、综合施策,减少灾害损失,确保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6‰以内,无公害防治率达到95%以上,测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产地检疫率达到100%。
   增绿用绿,让绿水青山造福于民
  林业建设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展林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作为推行林长制的重要任务之一,黄龙县大力推进生态惠民,科学合理利用林草资源,积极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蜂蜜、核桃、苹果产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休闲、体验产业,深入推进产业链创新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助推农民增收致富,让绿水青山持续造福于民。
  “80后”小伙乔庆文就是受益者之一。刚毕业的乔庆文看中了黄龙优越的生态资源的潜力,在村里搞起了合作社,发展了苹果1000亩,核桃1500亩,水果玉米150亩,玉米3000亩。在他的组织带动下,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带动本乡及周边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典型示范。
  近年来,黄龙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增绿”“用绿”“活绿”为抓手,深化各项林业改革,创新体制机制,通过森林经营、特色产业发展等方式,大力发展特色高效林业,促进绿色富民惠民,更好释放生态红利,让更多群众主动加入到守护绿水青山的队伍中来,共同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
  除此之外,黄龙县努力提升林业质量效益。深化集体林权制度和国有林场改革,增强林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采取森林抚育、低效林改造、商品林培育、木材战略储备林基地建设等措施,促进培育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加强林业资源基地建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特色经济林、木本油料林、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森林康养、林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发展,加强林业产业标准化示范园和产业聚集地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实现生态富民。
  青山巍峨树成荫,林海葱郁美如画。完善落实林长制,推动实现“林长治”。黄龙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林长制全面落地见效,让“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林长制改革的成效惠及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