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向侵权假冒说不
——2021年延安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纪实
  通讯员 李瑞雯
  保护知识产权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把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双打”工作作为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持续加大工作力度,有效维护良好市场秩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双打”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21年,全市“双打”工作成员单位重点以“铁拳”和“昆仑”行动为主线,坚持“政府领导、部门联合、多方参与”的打假工作格局,全市共立案查处侵权假冒行政违法案件655件,罚没金额112万余元;破获侵权假冒犯罪刑事案件15件,抓获犯罪嫌疑人26人,涉案金额2488万余元;审判机关受理侵权假冒案件刑事案件13件,民事案件154件,检察机关起诉14人,批捕12人,全市市场发展环境持续好转,消费环境综合指数连续两年位列全省第一。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成立了分管副市长任组长、25个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双打”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打击侵权假冒成员单位联席会议、联络员会议两级议事协调机制,将“双打”工作纳入市县平安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制定印发了《延安市“双打”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延安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联络员管理制度》《延安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信息报送和应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办法,不断推动“双打”工作走深走实。
  2021年,“双打”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结合职责,聚焦群众关切的问题,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产品,协同开展专项行动,持续净化重点市场环境,切实保障权利人和消费者权益,提升消费品质量水平,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同时,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双打”工作为契机,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在持续打假治劣的同时,依法查办一批群众身边性质恶劣的典型案件。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11万人次,排查经营主体4万家次,查办生产销售侵权假冒伪劣商品等案件104件,查办其他民生领域各类违法案件651件,罚没款760余万元,累计退还转供电环节多收终端用户电费1324.54万元,责令商业银行退还多收企业开户费、现金管理费、账户管理费等20.69万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3件,曝光典型案例36件,受理处置各类投诉举报及咨询7151件,有效解决民生诉求,回应社会关切,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市公安局开展“昆仑2021”等行动,破获侵权假冒犯罪刑事案件15件,抓获犯罪嫌疑人26人,涉案金额2488万余元;市文旅局开展“清浊”等行动,重点打击侵权盗版违法违规行为,共查办案件92件,罚没金额32.24万元;市农业农村局严厉打击涉农领域违法违规行为,查办销售假劣农资产品违法案件14件,罚款3.3615万元;市烟草专卖局不断规范卷烟市场经营秩序,查处假冒卷烟案件435起,查获假冒卷烟25.9万支,案值47.29万元;市委宣传部持续推动软件正版化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开展“秋风2021”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线上线下销售非法盗版出版物行为;市卫健委对消毒产品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进行检查,共查处案件6件,罚款金额1.52万元;市邮政局监督企业严格落实邮件快件收寄验视、实名收寄和过机安检三项制度;延安海关开展“龙腾行动2021”,将侵权假冒工作与进出口查验、政策宣讲等结合起来,切实提高一线关员执法能力水平。
  此外,为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在2021年4月26日,第21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市“双打”办组织各成员单位公开销毁假劣商品约46吨,货值约123万元。市市场监管局创新开展的“食品安全、你我同查”活动,引导群众参与监督,推进行业自律,净化市场环境,活动视频累计浏览量达2亿余次,留言30万余条,抖音政务号粉丝量达30万,引起社会广泛好评。各单位利用“双打”宣传月活动,通过普发短信、科普宣传等多种形式,持续加大宣传引导,形成打假治劣高压氛围。
  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延安市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若干措施》,市市场监管局建成延安市知识产权人才库,开设专利转移转化业务窗口,深入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洛川苹果”“延安小米”等30件地理标志产品,成为宣传推介延安、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其中“洛川苹果”品牌评估价值687.27亿元,位居全国品牌价值榜水果类第一。畅通企业维权通道,设立3个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深入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五进”活动,努力构建知识产权保护社会共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