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孩子发烧怎么办,儿科专家 教你如何在家中应急处理
屈晖 高春燕
  发热是儿科最常见的一种症状,也是每位家长需要面对的问题,孩子发热,其实多数情况下是孩子的免疫系统跟入侵的微生物作斗争。孩子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还未接触过的细菌、病毒都容易造成感染,因此发热的频率会比成人频繁一些。
  疫情期间,我们居家时,如果孩子出现普通的感冒发烧,请尽量不要去医院。今天,就让儿科专家来教大家,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在家中该如何应急处理?
  其实,不同年龄段的应对措施是不一样的。三个月以上的宝宝如果体温在38.5℃以下的话,一般采用物理降温;如果体温超过38.5℃,可服用退热药退热。
  那么,到底该如何处理?“三部曲”教你正确处理发热。
  “第一部”:体温在37.3-38.5℃ 以物理降温为主
  1.适量饮水:给患儿多饮水,温的白开水有利于补充体液,有助于体温的下降,同时也有利于病原体、毒素的排出。降温后期患儿容易出汗,及时补充水分可以避免脱水,也可以用果汁、流食、牛奶代替。
  2.减少衣物: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室温18-22℃,湿度50-60%,开窗通风,避免对流风。小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汗腺发育也不太完善,捂汗会影响散热,甚至会导致高热惊厥。但应注意腹部和足部保暖,避免受凉。
  3.头部降温:额头部敷冰毛巾,3-5分钟更换一次,或者用退热贴代替,以降低头部温度。
  4.温水擦浴:用32-34℃的温水毛巾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腋下、手心、脚心、腹股沟,每次擦拭10分钟左右。心前区、腹部、后颈、足底不要擦。30分钟后测量降温效果。不建议酒精擦拭来退热。
  5.冰敷:当体温大于38℃时,可以用冰袋降温,注意应在冰袋外面包裹干毛巾,以免冻伤皮肤。冰袋可置于颈部、腋下、腹股沟,这些有大动脉搏动处,有利于散热。注意观察局部皮肤,避免冻伤,且心前区、腹部、后颈、足底禁用,新生儿不建议使用冰袋。如果孩子出现寒冷、寒战,停止冰块外敷。
  “第二部”:体温超过38.5℃时以药物降温为主
  选择药物降温时,一定要到正规药店,购买儿童用药,并根据相应的药品说明书严格用量,严禁用大人退热药减量给孩子服用。针对儿童发热常用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儿童用的两种退热药为: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1.对乙酰氨基酚:宝宝可以选择滴剂、糖浆剂、散剂、颗粒剂等,根据说明书上的剂量服用。若持续发热或疼痛,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1次,每24小时不超过4次。
  2.布洛芬:宝宝可以选择滴剂、糖浆剂、散剂、颗粒剂等,根据说明书上的剂量服用。需要时每6-8小时可重复使用,每24小时不超过4次。
  “第三部”:注意休息 补充营养
  1.休息:可减少能量的消耗,有利于康复。高热者需卧床休息,低热者可酌情减少活动,适当休息。
  2.皮肤护理:退热期往往大量出汗,应及时擦干汗液,换干净衣服和床单,防止受凉,并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
  3.口腔护理:发热时由于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且抵抗力下降,有利于病原体生长、繁殖,易出现口腔感染。应在晨起、餐后、睡前协助小儿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婴儿喂奶后少量喂水也可以保持口腔清洁。
  4.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优质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避免油腻饮食,因为高热可以使消化酶的活性降低,油腻的食物不易吸收,且容易引起腹泻。鼓励少量多餐,以补充高热的消耗,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孩子即使体温很高,但精神好,就不必太过于担心,按照前面介绍的即可。如果孩子通过物理降温和退热药等均不能退热,且发热超过72小时,或超高热(大于41℃),甚至出现惊厥、嗜睡、咳嗽喘息、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反复呕吐、剧烈腹痛、黑便、精神极差、尿量减少、皮疹等情况,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三个月以内的宝宝出现发热,首先穿的衣服和盖的被子要适当减少,做到解包散热,并给予适当的物理降温。千万不要捂汗,对小婴儿捂汗,可能造成捂热综合症,危及生命。解开被子和衣物,对于新生儿来说,可以达到很好的降温效果。
  如果体温不能下降,且持续或反复发热,还伴有奶量减少、咳嗽、气促、抽搐等情况,明确病因就非常重要,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发热多为人体保护反应,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体温过高会产生很多危害,只有正确处理发热,才能将宝宝的伤害降到最低,你学会了吗?
  (作者均系延大附院儿科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