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像搭积木一样造房子
——我市住宅建筑技术迎来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记者 李江峰 李欢
  盖一座大楼需要多长时间?
  传统建造方式大约需要10天一层,但同样的高度,同样的质量,装配式建筑最快可以达到3天建一层楼,效率数倍提升。
  这就是装配式建筑的“过人之处”,它被形象地描述为“搭积木”的装配式建筑。这是一项预先在厂房内用钢筋和混凝土制造好墙板、楼板、阳台、飘窗等构件,然后运送至施工现场装配固定的建筑方式。
  一根钢筋被送上流水生产线,开启了它的“装配式建筑之旅”。在流水线上,钢筋被工业机器人利索地弯折定型,后经绑扎、浇筑、脱模等工序后,变身楼梯、阳台、飘窗,养护后像“积木”一样被送往工地盖楼房……1月20日,在陕西建工(延安)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车间,记者看到了这样的生产景象。
  “我们使用的都是环保节能型材料,厂房拥有高效节能流水线、固定模台生产线,机械化程度高,所有产品验工合格后,才能出厂。”该公司生产部部长高瑞介绍,产品包括市政工程的墙板、预制楼梯、阳台、桥梁、综合管廊箱涵等构件,可以针对需求进行订单式生产,满足客户不同需求。
  那么,“拼”出来的房子够结实吗?
  在陕西建工(延安)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办公楼前的产品展示区,有一栋“五脏俱全”的二层小型别墅。从楼梯进入,可以看到客厅、厨房、卧室等布局合理,楼板、阳台、窗户等线条平直、表面光滑,后期装修直接刷涂料即可。
  “这都是使用我们公司产品建造的样板房,这样的二层别墅从下订单到地基主体建成组装完毕,只需要一周时间。”陕西建工(延安)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贺啸楠介绍道。
  
  “相较于传统施工,工业化流程中生产的楼板构件品质更高。”贺啸楠说,传统的工地现场浇筑楼板,因建筑工人技能差异,楼板质量参差不齐。而工厂预制的楼板等构件,是在统一质量体系流程下,实现标准化、机械化、精细化生产,尺寸可以精确到毫米级,各个部件可以无缝衔接,质量更有保障。
  此外,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在工厂生产部件可不受恶劣天气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工期更为可控,工业化方式更少甚至不依赖于人的因素,有效避免了传统建筑诸如漏水、水平偏差等方面的通病。
  位于我市小砭沟的芳菲里商住项目就采用了装配式建筑,呈现出“搭积木”式建筑场景。该项目技术负责人董元兴介绍,小区有4栋楼采用装配式建筑,包括叠合板、空调板等,27栋楼全部采用装配式楼梯,整个项目的装配率达到30%,整体性价比高,预计2024年交付业主入住。
  “每一块装配式建筑都有编号,运来后,一看就知道应该安装在哪一层、哪一个位置,直接组装,特别方便。不仅节约了人工和周转材料,保障了工程质量,而且现场建筑垃圾也大大减少,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董元兴说。
  装配式建筑让施工告别“泥瓦匠”传统,从传统一砖一瓦到新型建筑材料的普及,从低效的垒砖砌墙到高效的“搭积木”装配式建房,从承担沉重劳动的建筑工人到技术趋于成熟的建筑机器人……“搭积木”式盖房可以减少现场耗材、节省人力,还能有效降低噪声和扬尘污染,为传统建造方式带来重大变革。
  2021年5月,市政府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通知》表示,装配式建筑是节能降耗、节约成本、减少废弃物和发展节能绿色环保建筑的有效途径,是保障建筑业整体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必要手段和措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有效支撑,我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积极协调推进装配式建筑健康有序发展。
  市住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曹毅表示,装配式建筑是落实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建设领域节能减排降耗的有力抓手,对推动建筑施工方式改革、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我市新开工建筑面积270.66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开工项目12个,面积26.69万平方米,装配式新开工面积占比为9.86%。2022年,按照中省市相关要求,全市装配式建筑占比将达到24%以上,装配式建筑项目供地占建筑项目招拍挂土地的比例不少于22%。
  “像搭积木一样造房子!”装配式建筑的背后,实则是一场建筑业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
  为贯彻“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我市一直大力推行绿色节能发展,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以及其他绿色建材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我们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