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买金牌,制奖杯,颁奖要有仪式感——
和女儿的“保龄球”大赛
  上幼儿园的女儿放寒假了,每天在家,得千方百计给她找乐子。
  不曾想,看到电视上保龄球大赛,小家伙居然迷上了这个,拿起她的小篮球对准家里的各类目标,不断地“开火”。奶奶不胜其烦,翻出两个塑料筒子,帮她设定了赛道,让她按照电视上的程序来。
  小孩子玩游戏得有大人陪着。可没个“高手”陪着比赛,她感觉不过瘾,非得老爸上场。
  看着她玩得不亦乐乎,不由得想起童年时的“打瓦”游戏。一群小孩子,每人捡块石头,一方攻一方守,既练准头,又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打瓦”游戏让孩提时的我们就懂得,练不好技能,没人带你玩;不遵守规则,游戏没法玩;不尊重对手,没人陪你玩。
  儿时的乐趣为什么不能成为女儿的乐趣?责任感油然而生,我家的“保龄球”大赛隆重开幕。
  一人打一次,打倒塑料筒子记一分,谁打到21分谁赢。小孩意兴盎然,大人童心泛滥。正在厨房里忙活的妻子也想加入,却被女儿以“不符合比赛规则”让出局。
  每打中一次,女儿就欢蹦着跑到黑板前记分,还会转过身问:“老爸,你看我是不是天才?”
  这话实在不好回答。记得一位家庭教育专家曾说,千万不要夸孩子聪明。你每一次夸孩子聪明,就给孩子增加一次偷懒不认真的借口。这小家伙都自诩“天才”了,该怎么给她一个既能鼓励自信又能激励不断奋进的说法。“天才就是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不知怎么,脱口就给来了这么句高大上的话。
  “天才就是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这话让年仅5岁的女儿有点懵圈:“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别人练一次,你就得练两次三次。别人练两次三次,你就得认真练两次三次。”
  天才的使命原来这般光荣。“天才”女儿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比赛当中。黑板上的分数用红笔写得更加工工整整。
  领先了,女儿欢呼雀跃;落后了,女儿撅起小嘴,连着哼哼“天才,天才”。激烈的比赛当中,又收到老师布置的作业:熟练加减法。一边是作业,一边是比赛,哪个都不敢耽误。经过30秒暂停,又给比赛加了一项内容,每打中一次后,让她掰着指头算一下,离21分还差几分,全力做到了比赛、作业两不误。暗暗地还感叹:寓教于乐,古人诚不欺我。
  经过紧张的比赛,不用说冠军当然是女儿,还得严格按照电视上的程序,来个颁奖仪式。冠军要金牌,还得有奖杯,奶奶将小篮球放到塑料筒子上,赶制出了“奖杯”。颁奖更要有仪式感。被子垒在沙发上,要突出冠军的位置。金牌给挂脖子前,要握手,要说“congratula⁃tions”,然后给个贴面礼。奖杯颁发程序一样,还得请家里重量级人物奶奶颁发。
  升国旗、奏国歌,领奖台上,正上幼儿园的女儿幸福灿烂。但愿从此开始,女儿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能在更多的场合为祖国升国旗、奏国歌。(干雄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