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农民群众搬进了新建小区(资料照片) 记者 刘阳 摄 住房安全有保障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中之重。2021年以来,我市持续巩固拓展农村住房安全保障成果,建立健全农村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动态排查监测农村住房安全,筑牢住房安全屏障,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危房变“新房”,居住更安全
春节刚过,一场瑞雪降临陕北大地。记者走进宝塔区万花山镇万花村赵延玲家时,窑洞里温暖如春,炉火烧得正旺,赵延玲和女儿一边吃饭聊天,一边看电视。赵延玲告诉记者,2021年9月下旬的强降雨过程中,她家的4孔窑洞不同程度受损,出现了漏水、裂缝。经过市、区住建局的排查鉴定,被确定为危房,赵延玲只能和孩子居住在临时安置点。
2021年11月起,政府部门帮助赵延玲一家对窑洞的顶部、裂缝、墙面等进行维修处理,窑洞内墙面粉刷一新,房屋加固后还加盖了彩钢。11月15日,赵延玲一家高高兴兴地搬回了“新家”。春节期间,住在温暖的窑洞里,赵延玲对党和政府的恩情感激不尽。
记者了解到,2021年,宝塔区万花山镇房屋受损群众共计189户,集中完成维修加固121户,剩余67户在征求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采取落实原址重建、移民搬迁等惠民政策。
“我们用实际行动保障群众的住房安全,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让辖区群众享受更多红利,进一步提升幸福感。”万花山镇副镇长刘龙说。
告别旧窑洞,住上“宜居房”
“从修建到入住一共40多天,新房客厅、厨房布局合理,比以前的窑洞住着舒适多了。”黄陵县桥山街道联庄村村民孙永春看着自家新建的新型轻钢节能房,难掩心中的喜悦。
孙永春一家共4口人,2021年秋季的连续降雨致使家里的几孔窑洞严重受损。在各级政府的精心帮扶和协调下,去年10月中旬,孙永春家的新型轻钢节能房开始修建,12月初,一家人就高高兴兴搬进了宽敞明亮、舒适安全的新房里。
为了让群众住房更安全、更宜居,黄陵县在危房改造过程中在我市率先实施新型宜居农房建设,整体建筑结构采用轻钢装配,起到建设周期短、安全性高、抗风抗震、节能环保等效果。
据黄陵县住建局副局长迂永贵介绍,在灾后重建过程中,黄陵县总共在3个乡镇试点推广了10户新型轻钢节能房建设,总面积达到1000多平方米,其中有2户群众已经入住,剩余住房在2022年春建成使用。
解决好农村群众安全住房不仅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核心指标,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内容。2021年以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制定《延安市农村住房安全有保障动态监测及帮扶办法》《延安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住房安全有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加强住房安全排查,加快鉴定。3月份以来,各级住建部门进行了3轮次排查,共排查36万多户农户,发现一户、鉴定一户、改造一户,678户危房户已全部完成,确保了受灾群众安全过冬、温暖过冬,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市住建局副局长曹毅表示,下一步,市住建局将着力解决农村居民不仅要住得安全,还要住得舒适的问题,将以《延安市新型宜居农房设计图集》为蓝本,推广新型宜居农房建设,持续为我市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