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正千向记者介绍他所收藏的延河大桥历史照片 60年后魏协武再与宝塔山延河大桥留影 何晓新再回延安 1938年,陕甘宁边区在延河上搭建的木板桥 1942年,木板桥被洪水冲毁 1947年,延河上修建起一座过水桥 1959年5月1日,延河大桥建成 部分照片由刘阳常延东 忽弋琛摄 记者 忽弋琛
提到延安,人们就会想到宝塔山、延河水;而想到宝塔山、延河水,就不得不想到宝塔山下的延河大桥。
延河大桥连接延安城区三山两岸,同宝塔山、延河水交相辉映,共同构成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与象征。如果说宝塔山镌刻着红色革命中所形成延安精神,那么与之遥相呼应的延河大桥就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沧桑巨变。
本期关注,让我们共同走进这座桥梁的城市记忆。
延河边的千年之盼
延河发源于陕西省靖边县天赐湾,自西北向东南,因一路汇集着溪流、裹挟着泥沙而不断壮大,在下游开辟出一道平川,从而有了延安城。当时的延安城被汹涌的延河水分隔为延州和肤施,两岸往来不便,民众隔河而望。
公元1504年,明代延州知府王彦奇在清凉山下修了一座石砌过水桥,名“永济桥”,连接肤施和延州,从此开创了延河有桥的历史。公元1787年的一场特大洪水推了半个延安城,永济桥被冲毁,延河两岸只能靠木船载渡往来。
民国初,军阀借修桥加大苛税,设路卡敛财,但却年年动工,年年不见桥,最后只留下一个大石墩。1938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在延河上搭建了一座简易木板桥,这座简易桥被1942年的一场大洪水冲毁后,延安群众又陷入了对建桥的企盼之中。在我市文史专家折正千家中,他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所收藏的延河上纤夫拉船引渡的照片,还讲述了他小时候曾和伙伴们在延河里的大石墩上玩耍的情景:“可以站在石墩上,跳到延河里玩耍。”可见当时延河的水量之大。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交通发展。延河上架桥,不仅可以沟通延安城区和东关的往来,更是西包公路通往山西和内蒙古的必经之路。上世纪五十年代,陕西省公路工程局承担了延河大桥的主建任务,著名的公路工程专家、时任中国交通部公路设计院五分院总工程师的周楫受命对桥梁进行设计。他先后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延河两岸进行了实际调研。经过调研,周楫团队结合延河无需通航,延安盛产的砂岩质地均匀、抗压强度高、非常适合于建桥,以及那时延安有很多有建桥经验的石匠等因素决定仿照我国古代赵州桥的风格,用“土牛拱胎”的施工方法,在延河上修建空腹石拱桥。1958年4月,经陕西省计委、交通厅批准,延河大桥开始施工。
所谓土牛拱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施工方法。是指先在桥下用土或砂、石填筑一个“土胎”,然后在上面砌筑拱圈,砌成之后再将填土清除即可。这一施工方法的使用,既克服了缺乏钢材、木料的困难,缩短了工期,还为国家节约资金2万余元。值得一提的还有在当时生产技术有限的条件下,延河大桥拱圈尺寸的所有数据,是周楫用算盘珠子一个个拨出来的。并且由他计算出来的拱圈厚度比初步设计薄了许多,大桥的造价也因此降低了许多。经过一年的修建,1959年5月,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的献礼,延河大桥正式建成通行。
落成后的延河大桥十分雄伟壮观,它全长115米,高13米,桥面净宽7米,两侧附设人行道。从此,陕西公路南北大通道得以过境延安,延河东西两岸群众不再相望而不相往,物资交流更为丰富,延安城区范围也得以不断扩大。
名人眼中的延河大桥
从延河大桥开始建设的那一天起,它就走进了延安群众的生活,吸引着所有牵挂延安的人们的目光,也留在了不少名人的笔下和记忆中。
在延安生活过多年的作家高建群曾在一次采访中回忆道,他三四岁的时候,家就住在延安清凉山下的万佛洞旁边,父母去上班时,为了安全起见,总用绳子把他拴在门口,当时延河滩上正在修建延河大桥,石匠们在桥上一边做着石雕,一边哼着苍凉的陕北民歌,这样的情景总会让年幼的高建群泪流满面。离开延安后,每当想起陕北,想起延安,高建群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修建延河大桥的画面。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董必武,曾在延安工作过多年。1959年6月,当他在北京得知延河大桥通车的消息后,挥笔写下了题为《延河大桥成题句》的诗:
秋水盈川没涨痕,步头无渡阻行人。
一桥架合东西岸,宝塔山前不问津。
全诗以流畅的笔触、深邃的韵味、洋溢的激情,对延河上架桥前后的景况做了对比,歌颂了沧桑岁月带来的变化,充满了董老对延安的深情热爱和对延安群众的深切关怀。这首诗此后也被多次引用于歌颂和描写延河大桥的诸多文章中。
由于坐落于延安三川交汇地带,延河大桥建成后,自然地形成了延安城区地理位置的中心,同时也成了延安城区的经济中心。百货大楼、东关汽车站、新华书店、电影院、解放剧院、照相馆甚至改革开放初期自发形成的市场,这些代表着延安经济发展的商业和文化地标,都曾围绕着延河大桥的两侧得以不断延伸和发展。作家路遥曾在他的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中就有记述,“黄原城四周被连绵的群山包围。黄原河穿城而过,于几百里外注入黄河。黄原河上建有二桥,连接东西两岸。市中心的桥建于五十年代,叫老桥,桥面相当狭窄。黄原城以老桥为中心,形成了几个主要的区域。大桥以东统称东关,东关大桥头也是传统的出卖劳动力的市场……”书中的黄原城即为延安城,其中的“老桥”就是延河大桥。
承载无数人的永恒记忆
垂柳袅袅、宝塔巍巍、延河粼粼……不少延安市民家中都收藏有与宝塔山、延河大桥的合影留念。
年过八旬的市民魏协武老人至今还保留着1959年夏天,延河大桥建成后不久,他和好友于延河大桥边的合影。魏协武告诉记者,1948年5月,当时只有12岁的他从家乡子长来到延安,进入延属分区党校青年班学习。当时的延河水量很大,他和同学一起从东关乘小船进了城,又登上了宝塔山。1959年夏天,魏协武得知延河大桥建成通车,就立刻约了好友去看延河大桥,当时两人都穿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和鞋子,魏协武还特地戴上攒了几个月工资才买的新手表。在延河河堤上,魏协武与好友甄玉功合影留念,照片中两人正值盛年,意气风发,延河倒映着大桥,宝塔雄伟壮丽,这经典的画面成了他们身后永恒的背景。
不只延安市民,很多来延安上山下乡、学习考察者,几乎都会有一张在延河大桥上的留影。今年70岁的何晓新曾是一名在延安插队的北京知青,在延安生活和工作了10年的他对延安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回到北京工作后,何晓新曾多次回到延安,也曾带队组织知青再回延安。几乎每次回延他们都会来到清凉山下与宝塔山、延河大桥合影留念。何晓新说,延安宝塔山、延河大桥、延河水,这个画面在我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也是我们每名知青回到延安的必去“打卡地”。而何晓新的微信头像就是一张宝塔山与延河大桥的照片,他说之所以把这个背景设为微信头像,就是想永远铭记延安,铭记延安人民。
从2019年至今,延安日报“宝塔山下留个影”和“宝塔记忆”栏目陆续刊载了几十组在宝塔山下、延河大桥畔留影的新旧对比照片。主人公们在黑白照片中青春洋溢的笑脸与数码相片中岁月沉淀的笑脸形成鲜明的对比,不变的是他们心中对延安炙热的情怀,以及延河大桥所承载的永恒记忆。
延安国旅的导游刘晓告诉记者,来延旅行团自由活动的时候,几乎每名游客都会自行前往清凉山下,与宝塔山、延河大桥合影留念,曾有不少游客都感慨,“与宝塔山、延河大桥合影,才是真正到过延安!”
见证延安沧桑巨变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新建的嘉岭大桥及宝塔支线、长青支线建成通车,承担起西包公路过境交通后,延河大桥退出了公路桥梁的序列,顺理成章地成了延安市区的第一市政桥梁。
然而,随着延安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文化旅游业的不断升温,延河大桥车辆、行人往来不绝,十分拥挤,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2012年,延安市政府开始对大桥进行加宽改造,决定在紧邻旧桥的下游建一座与老桥相同桥型的新桥,并对旧桥进行加固,恢复栏杆、十二生肖石刻,提升整体桥梁路面,设双向四车道,有效缓解了大桥街、东关十字等路段长期拥堵现象。
在延河大桥的引领下,如今的延河上,已架起了数十座现代化的桥梁,众多的桥梁方便两岸往来、缓解交通压力的同时,更是起到了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带动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重要作用。这些现代化的桥梁,与桥梁两岸林立的高楼,如织的车流,五光十色的广告橱窗,琳琅满目的各色商品,花团锦簇的河滨花园,幸福洋溢的旅客游人,共同构成了现代化延安的美丽画卷。
随着更多桥梁的建设,延河大桥的交通压力会有所减轻,可是,没有哪一座桥,会像延河大桥那样,厚重地记载了宝塔山下的光荣与梦想、承载着人们的记忆与向往。未来,延河大桥会一如既往地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沧桑巨变,与每位延安人一道,共同迎接新的生活。(折正千、张国斌等为文章提供部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