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转型升级绘就“奋进延安”新图景
——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
  记者 李星棋
  伴随春天的脚步,圣地延安虎跃新征程:98个重大工业项目在延安高新区创新科技产业园集中开工,春节文化惠民系列活动在城区各大广场热闹上演,子长市玉家湾镇贺家湾村的果农们走进果园开始春管培训……
  今年是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回望过去5年,延安干部群众立足资源禀赋和新发展阶段,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奋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绘就“奋进延安”新图景。
  前生产后整理
  向现代高效农业看齐
  今年春节期间,洛川县各涉果企业抢抓“黄金期”,忙着备货、销售,苹果销量达10.52万吨。洛川美域高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为了保证苹果的食用口感,工人们用最快的速度将苹果分选、打包、装箱,发往全国各地。
  “小苹果”承载着老百姓的致富梦,也打造出延安现代生态农业的样板。
  为进一步提升延安苹果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我市系统推进苹果产业前生产、后整理,加快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延安苹果”进入全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前三,400万亩苹果已成为全市农业第一主导产业,近百万人从事相关工作,苹果树成为农民发家致富奔小康的“摇钱树“”幸福树”。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
  除了苹果之外,我市扭住特色农业转型发展,通过扩量、提质、增效等方式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正月里,走进延长县郭旗省级农业示范园区的草莓大棚,棚内果香四溢,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绿油油的叶子下面点缀着一颗颗红色果实,不少市民正在体验着采摘的乐趣。
  连日来,种植户呼延文杰草莓采摘已经收入7万多元,到今年5月份预计总收入可达12万元左右。精细化的管理和良好的产品品质,在种植户增收致富的同时,也为周边群众提供了一个休闲游玩、体验农趣的好去处。
  5年来,我市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和高科技应用,高质量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县(市、区),孕育出一系列特色品牌。截至2021年底,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19.91万亩,粮食产量69.83万吨,蔬菜产量127.96万吨,瓜果产量17.24万吨,苹果产量400.53万吨,全市蔬菜瓜果连年稳定增长,苹果产量不断创新高,在农业基础稳固的前提下,逐步实现现代农业高效绿色发展。
  转方式调结构
  向产业链中高端跨越
  5年前,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如何破解油主沉浮困局,推动工业产业跨上新台阶?我市下大气力转方式、调结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立足于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不断推动工业产业向产业链中高端跨越。
  一股高压水流在甲醇水罐罐顶划过,一块直径0.5米的圆形钢板和罐体随即分离,延安能化公司运用水力切割技术对带料储罐切割开孔,成为我国化工行业水力切割技术在带料储罐中的首例应用;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引进两套世界顶尖水平化工生产装置,成功生产出一系列附加值更高的高端精细化产品,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5年来,我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按照“高端能化支撑战略”及控煤、稳油、增气、兴电、促转型工业经济发展的思路,我市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措施,助力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在子长市,通过加快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煤矿企业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智能装备等与现代煤炭开发利用的深度融合;延长石油延安能化公司2021年生产聚烯烃61.03万吨、丁醇14.69万吨等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年产值突破70亿元,实现利润4.07亿元,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有力贡献。
  高端能化强市,要把项目作为总抓手。没有项目,转型发展、追赶超越就是一句空话。
  近年来,我市坚持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大抓环境鲜明导向,把重大产业项目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硬任务、硬指标、硬抓手,高质量、严标准谋划353个市级重点项目,出台“加强创新体系、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各种要素向重点项目聚集,以高质量项目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5年来,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生产总值先后突破1500亿元、1600亿元、2000亿大关,年均增长8.1%。县域经济持续发展壮大,县域园区整合升级和融资平台整合工作全部完成,县域规上工业产值增长44.9%,高于全市4.2个百分点。通过主动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全市组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20个市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36家、高新技术企业56家。
  增产值促融合
  为城市增添文旅活力
  农业固本、工业强基、文化活源。
  农历新年刚过,由市委、市政府主办,市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承办的2022春节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开启了火热了“延安过大年”新春新气象,城区市文化艺术中心、延安红街、金延安广场等地好戏连台,为市民游客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5年来,我市深入实施“文化旅游带动”战略,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文旅产业附加值,促进三产升级转型,持续推广革命圣地、黄帝陵、黄河自然景观、黄土风情等文化旅游品牌,创建延安革命纪念地、壶口瀑布、黄陵国家森林公园、乾坤湾、南泥湾、黄龙山等一批5A级景区,“圣地延安”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5年来,全市文艺工作者累计创作大戏10余部、小戏(小品)80余部、歌曲350余首、舞蹈和曲艺节目300多个,并先后获得艺术节群星奖、优秀剧目奖等奖项。市图书馆搬迁、十大文化主题广场改造等公共文化阵地建设,形成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公共文化覆盖率达到100%。全市累计实施重点文旅项目119个,投资800多亿元,并连续举办全市旅游商品文创大赛,在全省、全国旅游商品大赛中获得省级2银3铜、国家级1银4铜的好成绩。
  5年来,我市先后举办“红星照我回延安”“重走红色路,万人回延安”“2021中国旅游日——延安主题活动”“红色旅游高峰论坛”“星火音乐节”等50余项红色旅游主题活动,进一步扩大延安文化旅游品牌影响。截至2021年10月底,全市累计接待游客3450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260亿元。
  高端能化强市,特色产业富民,文化旅游带动。下一个5年,延安在转型升级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继续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