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和谐的黄龙小城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游客 交警提醒市民正确佩戴头盔 市民驻足观看文明城市创建内容 三岔司法所开展司法调解工作 交警、志愿者帮助故障车辆 黄龙干净整洁的街道 通讯员 白杨越 记者 常青
社会治理,一头连着社会经济发展,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关系千家万户,关乎社会和谐。
近年来,黄龙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群众所需所盼,在社会治理中,走出了一条符合黄龙实际的新路子。如今,黄龙的社会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悉心化解纠纷 奏响稳定乐章
老百姓遇到纠纷怎么办?黄龙有答案。
2021年11月16日,黄龙县三岔镇强才村的李某实施光伏项目,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施工修路毁坏了三岔镇村民田某部分地畔以及果树,随后田某数次阻挡李某施工,两人因此产生纠纷,多次协商无果。三岔司法所所长刘建平了解到该案事实基本清楚、争议不大,为充分发挥司法调解职能作用,减少诉讼资源,遂组织双方到司法所进行调解。经刘建平耐心细致地向双方释法明理,双方反复磋商,最终达成调解协议,由李某赔偿田某11000元,两人握手言和。
像这样和风细雨地化解矛盾纠纷的故事时常在黄龙上演。
“老景叔!你上次反映的问题我们了解清楚了,年前工程队就会把钱给你结清,再有什么问题你随时和我们联系。”原来,崾崄乡崾崄村的村民老景的两亩地被施工队占了,眼看到了年下,老景拿不到赔偿款,只好写信上访。收到老景的举报信后,崾崄乡司法所第一时间派出司法专干卫晓龙了解情况,与工程队取得联系,给负责人讲清利害关系,最终工程队承诺立即支付老景赔偿款。
这是崾崄乡综治中心创新信访举报工作方式方法,让群众“理有处讲、怨有处诉、事有人管、难有人解”。近年来,崾崄乡着力打造责任信访、法治信访和阳光信访。同时,按照“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和有关站所协助抓、信访源头支部主动抓的工作机制。通过实施“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等一系列举措,加大了矛盾纠纷日常排查化解力度,对已发生的问题主动化解、妥善处理,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
2021年以来,累计处理信访件30余件,已全部办结,实现了合理诉求不拖不推,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崾崄乡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李丽说:“‘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要将群众的烦心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更不能把小事拖大。我们用心给他们办,事情解决了,矛盾就少了,那么社会也就更和谐稳定了。”正因为他们这样尽职尽责的工作作风,使得黄龙县的社会治理工作展现出了全新气象。
近年来,黄龙县探索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持续深化“四警包村”工作模式,严格落实人民调解“以案定补”政策,充分发挥“四社联动”协同作用,并常态化开展县级领导视频接访和驻政务大厅双向约访活动,及时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不断强化平台整合,全面推广“123456”人民调解工作模式,有效化解了各类信访矛盾纠纷,依规解决群众正常诉求,依法遏制非访缠访闹访,规范信访行为,匡正了社会风气。
全县政法系统188名干警坚持每月一次深入所包村组开展平安建设宣传、法治宣传,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为群众办实事,2021年以来,群众说事88件,法官说法56次,干部包联事项268件,办实事291件,调处矛盾纠纷57件。建立了“两说一联”三个基础信息库,将基层乡贤、退休司法工作者、老党员、老干部等公道、正派、有威望的人员吸纳为调解员,建立了51人的“调解专家库”;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说法”的原则,将政法干警和农业农村、市场监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水务、城管等行政执法部门人员吸纳为说法“法官”,建立了34人的“说法专家库”;通过干部联村的模式,由县委组织部提供具体包联干部名单,组建了47人的干部包联库。
筑牢平安之基 护航幸福生活
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是一个地方社会治安稳定状况的直接感受和客观反映。
乐声悠悠,衣袂飘飘,市民或在广场、或在家中欢快地跳舞;歌声悦耳,笑声响亮,三五好友在家门口的公园席地而坐,共同唱响心中幸福之歌……漫步在黄龙的大街小巷,幸福和谐的场景随处可见,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黄龙社会治安的和谐稳定。
2021年以来,黄龙县积极探索“平安黄龙”治理新举措,让人民群众享受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持续深化新时代“十个没有”平安建设。将“十个没有”平安创建涵盖所有学校、医院、市场、建筑工地、企事业单位、村、社区和小区楼院等,注重加大宣传力度,使创建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全县各领域创建参与率达到100%。
与此同时,结合乡村振兴,在“十个没有”平安村创建的基础上,探索新模式、新方法。在三岔镇梁家山村进一步探索实施“平安文明示范村”和“平安文明示范户”创建,为“十个没有”的创建注入新内容。全县共划分了335个网格,配备网格员335个,网格化管理工作全面运行,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摸排,逐件逐人登记编号、建立台账,确保每件矛盾纠纷的责任主体明确,化解结果明确。切实做到对各种矛盾纠纷心中有数、应对有策、化解有效。
“在治安案件办理中,我们对群众反映的每一个问题都认真办理、及时反馈,争取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让他们更有安全感。”黄龙县政法委副书记王朝阳说。
黄龙区位偏远,地广人稀,经济总量小,人口来自五湖四海,民众包容、诚实守信、和谐共处,年刑事案件发案不足50起,黑恶势力犯罪案件发案率更是很小。结合县情,黄龙县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坚持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制定村规民约,宣扬良好的家风、家训,通过表彰奖励道德模范家庭、好公婆、好媳妇、致富能手等方式方法,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不断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释放正能量,遏制社会歪风邪气。
厚植文明底色 点亮和谐之光
文明城市创建为社会治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黄龙小城更和谐、更美好。
大街小巷干净整洁,道路交通井然有序,街坊邻里和谐互助,文明标语随处可见……漫步黄龙县城,文明新风扑面而来,文明城市创建氛围浓厚,感受到的不只是城市面貌的变化,还有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
近日,在黄龙街头正悄悄发生着变化,“小蜜蜂”志愿者坚守在城区的各个十字路口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人行道前汽车礼让过路行人,在主次干道、广场公园刊播“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等系列公益广告,这一系列新变化,俨然成为黄龙的一道亮丽风景,营造了文明和谐城市氛围,也把“文明和谐黄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这些孩子可真好呀!我娃在外地,我年龄大了出门不方便,他们就主动上门定期为我理发!”李奶奶握着“小蜜蜂”志愿者的手不住地感谢。
为了让城市更美好,黄龙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还持续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发挥博物馆、村史馆、“应急广播”等各类平台阵地作用,以“唱响百年颂歌”“巾帼大宣讲”“大喇叭小广播”等特色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宣讲,开展“第三届道德模范”和“第二届最美人物”评选表彰活动,常态化举办惠民演出和文化惠民活动,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志愿助农、助学支教、基层义诊、护绿植树等各类“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努力创建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全国文明城市。
据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朱萍介绍:“我们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契机,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与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有机融合,实现双促进、双提升。我们希望随着文明城市创建的不断推进,有更多精细治理的实践探索不断涌现,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打下坚实基础。”
群众有所盼,治理有所为;发展有所需,治理有所行。这一年,黄龙县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努力提高社会治安防控水平,加大文明城市创建力度,社会风气持续向好,百姓的“安全感”和“获得感”稳步增强,为全面建设生态富饶、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生活富足新黄龙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