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观看电影(资料照片) 作为广大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方式,电影在农村和农民的文化生活中一直占有非常突出、重要的位置。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延安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克服疫情和恶劣天气影响,顺利完成23400场次农村公益数字电影放映任务,吸引204万余人次观影,让农民群众充分享受到电影改革发展成果。
回望延安农村数字电影16年的放映历程,延安市农村数字电影有限公司从曾经创下“延安模式”在全省、全国推广,再到2020年合并至延安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延安农村数字电影又迎来了一次新的时代升级。
继承昨日辉煌 书写今日华章
早在16年前,延安市农村数字电影有限公司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市工商局注册后挂牌成立。其间,我市被确认为全国农村电影改革发展暨数字化放映综合试点市,形成“市场运作、政府买单”的模式;2007年,全国农村电影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延安模式”成为先进典型并推广,对全国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工作起到重要推进作用。
自延安市农村数字电影有限公司成立以来,累计为全市农村放映公益电影40多万场次,先后获得中省“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先进集体”“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向祖国汇报先进单位”“全省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先进集体”等38个荣誉称号,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作一度深受广大群众的好评。
在2020年我市文化体制改革之初,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机构面临机构涣散、各县(市、区)隶属关系不明确、资金拨付渠道不畅通、数字电影放映设备问题频出等一系列问题。两年来,延安市农村数字电影有限公司在延安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领导下,分阶段、分步骤地推动一系列改革事项落地见效。
创建改组新局 激发内生活力
2020年初,公司通过董事会选举出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并由新班子成员对服务站进行摸底,理顺关系、加强管理。各县(市、区)农村数字电影服务站主管部门全部也依规划转至各地宣传部,仅个别县(市、区)委托当地文旅局代管。
在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市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多方协调下,中省专项资金补贴渠道得以理顺。从2021年起,中省专项资金补贴全额到账,并适时考核拨付。
随着归属关系理顺和资金渠道畅通,延安市农村数字电影有限公司改组焕发新生,电影放映工作也逐渐步入正轨。
2021年,该公司按照政府采购程序,购买优化放映设备。在集团公司风险控制部的监督下,经过招投标一系列工作,于9月9日购买回50套激光投影放映设备,并在放映设备集成和放映技术培训后,按比例发放到13个县(市、区)服务站。
电影放映硬件设备进一步更新,放映质量进一步提升,老百姓有了更好的观影条件。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除了完成每年既定的放映任务,集团公司先后与中影集团公司合作开展“看电影学党史百部红色影片万场放映”活动,在各县(市、区)开展“看电影学党史”活动,多次通过省市媒体、学习强国、国家新农村数字电影平台宣传我市农村数字电影工作。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认清这一点,我市农村数字电影工作不断探索前行,以期创造下一个“延安模式”。
探清前行道路 再造辉煌明日
为进一步摸清底子制定对策,推进新时代延安农村电影放映工作规范有序开展,2021年12月,延安市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两个调研组,在10天时间里深入子长、延川、吴起等8个县(市、区)共22个乡镇、51个行政村,开展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作调研。
调研小组坚持以农村电影观众为调研对象,坚持问题导向,采取不打招呼随机进村入户的方式,与基层干部、村民深入交谈,了解放映情况和效果,以求真实全面掌握实际情况。在整理汇总调研结果的基础上,调研组发现,经过两年的改制,我市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获得了群众的认可,但也发现了部分县(市、区)还存在专项资金拨付渠道不畅、基层放映点配合力度不足、放映站管理人员年龄偏高、放映设备老化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找到“症结”才能更好“医治”。依据调研结果,延安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领导下的延安市农村数字电影有限公司将进一步理顺资金拨付,争取将市县两级配套资金纳入本年度财政预算,并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以保证全市农村数字电影公益放映工作正常开展。
该公司还将引导各县(市、区)主管部门推荐年轻有为、锐意进取的同志,经考核聘用为农村电影放映服务站站长。同时,优化考核管理机制,通过培训、招聘等方式加强放映队伍管理。下一步,我市农村电影放映工作还将针对不同群体观影需求,坚持人往哪里走、电影往哪送的原则,变重放映场次为重放映质量,针对性地改善片源质量,改善流动放映条件,实现电影放映由流动转向固定、室外转向室内,使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真正发挥国家文化惠民工程的作用。
农村电影为老百姓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面对困难,延安农村公益数字电影放映工作者一直秉持初心,坚持为文化惠民而奋斗。
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新机遇下,这项工作能否再创辉煌的“延安模式”?我们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