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城镇小杂粮种植基地 ●游客体验采摘 ● 种羊场一角 ● 美丽乡村一角 ● 中蜂养殖场 ◀ 长城镇双湾涧美丽乡村示范点 ▲ 长官庙镇山地苹果 ◀ 南沟村生态文化旅游节 记者 王锋 通讯员 康彦创 高万兴
金牛奋蹄去,玉虎踏春来。2021年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吴起县建立一套机制,抓住一项关键,守住一个底线,寻求一次突破,不断刷新脱贫成果清单,持续发力乡村振兴与人民美好生活的“双提升”,实现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融合,向全县人民交上了一份完美的时代“答卷”。
建立一套机制,扎实推动工作落实
谈及这两年家里日子的变化,吴起县长官庙村柳庄村村民齐清儒说:“我们村这几年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发展棚栽水果、蔬菜等22座,户均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
2021年,驻村工作队在长官庙村湫沟村民小组再开发,新建30座标准化拱棚。“驻村工作队不仅为我们请了专业技术人员,还统一做销售。现在不仅大棚种菜能分红,在棚里干活每天还有100多块钱的劳务费。”说起村上绿色蔬菜基地建设,村民尚琦杰高兴地说。
为进一步加强党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整体系统推进工作,吴起县委成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细化责任,明确分工,建立了县级领导联镇、部门包村、干部联户、常态化督导等制度。
“定期调度”压责任。建立县级半月调度、镇街和部门周例会研究机制,压实压紧县镇村各级责任,召开县镇村三级干部参加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大会,明确任务,压实责任。
“两会一遍访”促帮扶。为夯实91个包村部门、72名第一书记、143名驻村队员和1145名联户干部驻村帮扶责任,推行“两会一遍访”行动。每月通报包扶较差单位,倒逼工作落实。先后对第一书记进行4次全面轮训,进一步提升工作能力。
“常态督查”抓落实。成立10个县级领导带队的督查队常态督查,对标“三落实一成效”照单督办抓落实。2021年12月份组建10个巩固脱贫成果专项督查组,采取“镇镇过、村村过”方式,对镇村“三落实一成效”开展专项督查,夯实镇村工作基础。
抓住一项关键,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大红果子剥皮皮,人家都说我和你,本来咱俩没关系……”伴着轻风,哼着信天游,齐丕红和妻子在自家果园忙着给苹果套袋,看着一树一树的苹果,心里满满都是喜悦,琢磨着只要今年苹果价格不跌,按每斤2元,二十几亩苹果至少能收入10万元。
齐丕红是吴起县590多户发展山地苹果建档立卡户之一。脱贫攻坚以来,吴起县抢抓延安山地苹果产业北扩的趋势,大力发展山地苹果。按照“大产业、大品牌、大带动”战略部署,推动苹果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突出经营主体带动,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把全县的脱贫户镶嵌在10万亩山地苹果的大产业中,为脱贫户建立长效稳定致富增收产业,实现“苹果红了”“贫困户笑了”,同时也让更多的农户在发展苹果产业中发家致富。
2021年,吴起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不断健全完善机制,通过“查弱项、抓两业、强后扶、促增收、保受益”,实现脱贫成果持续巩固拓展。
查弱项。认真组织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和安全住房、饮水定期排查,全面查漏补缺、查弱补强。县财政投入600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912名,“三重保障”报销1529人次1100余万元,兜底保障2095户4688人,新建维修改造集中供水36处。
抓两业。通过“一转变一不减”抓产业就业帮扶,对到户产业扶持政策不减的同时,逐步向支持大产业转变。投入2064万元支持2549户脱贫户发展到户产业,列支8200余万元支持山地苹果、特色种植等产业发展。实行就业实名制,强化就业服务,做到扶持力度不减。动员外出务工3951人、各类公益岗安置1579名,实现外出就业和公益岗位安置高于上年水平。
强后扶。强化部门联动和双向互动,每月双向反馈信息,动态掌握搬迁户产业就业现状。通过发展长效产业、自主择业、扶贫基地就业、社区工厂安置、公益岗位安置、企业安置、兜底保障等“七个一批”措施,实现搬迁群众产业就业3442人,兜底保障1801人,做到稳得住、能致富、快融入。
促增收。把消费帮扶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组织开展各式各样的扶贫产品推荐、认购活动。全县现有消费帮扶专馆4个、专区2个、专柜15个,扶贫产品52个,今年累计销售扶贫产品2314万元。
保受益。通过“三把关三落实”强化扶贫资产管理(严把调查摸底关、严把确权移交关、严把资产登记关,落实管护责任、落实管护机制、落实监管措施),落实县财政每公里2000元的标准预算安排扶贫资产通组道路日常管护经费,共确权登记扶贫资产704个,其中公益性资产588个,经营性资产116个。
守住一个底线,常态开展监测帮扶
“对原本破败不堪的家,我失去了信心,政府现在让我享受了产业、健康、医疗救助等帮扶政策,还让我在村里打扫卫生,日子越来越好了,我感到很温暖。”周湾镇罗沟泉村村民臧安林说。
臧安林,夫妻双方常年患病,2021年4月份又因家中突发严重变故,给家中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在精神上给予了沉重打击。镇村通过排查审议,将臧安林一家纳入监测户,协调落实帮扶措施。
2021年,吴起县成立工作专班,常态化开展动态监测和帮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按照中省市关于健全完善防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要求,在广泛调研、积极探索的基础上,形成“6512”机制,筑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即:关注慢病大病患者、低保五保户、失能老人户、重残户、自身能力不足户等“六类人群”,强化部门预警、联动联排、户分四类、双向督查、十条政策等“五项措施”,推出“防贫保”这一新举措,实行定期调度和定期回访“两项机制”),得到了市上领导肯定和批示,2021年按程序识别纳入“三类户”55户163人。
寻求一次突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依靠乡村旅游,我家的光景一天比一天好,而且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这样的日子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吴起县吴起街道南沟村60岁的脱贫户刘贵正悠闲地在大树下乘凉。他告诉记者,去年村里举行了第一次全体村民分红大会,他家分到4200元,今年分红的日子也快到了。想到这些,他乐得合不拢嘴。
刘贵清楚地记得两年前入股的事情。起初他并不愿意入股,认为村子就是个穷山沟沟,发展乡村旅游简直是天方夜谭。在村干部一遍遍上门劝说下,他同意拿出3万元先试试。没想到,这一试竟然试对了。如今,南沟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刘贵不仅每年能领到分红,他还在度假村里打扫卫生,每月能挣1000元。
位于吴起县城东南的南沟村,境内分布有绵延数十公里的秦长城,有水库湿地,有退耕还林以来形成的茂密林草植被。长期以来,受限于落后的发展理念和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村子一直处于贫困边缘,耕地空置、村庄空巢、产业空心的“三空”现象突出,村集体经济基本为零。2018年,南沟村注册成立了吴起县秦风水韵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2019年7月,入股的村民领到第一次分红。
吴起县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寻找突破口,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发展。
突出规划引领。以县城、重点镇和重点村框架为抓手,立足城乡融合、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吴起县聚焦“村庄布局、产业培育、乡村建设”,积极调研研讨,为做好村级规划做好铺垫。
突出产业培育。围绕“一清五提六强化七关注一保障”思路和“3+3+X”的产业布局,树立一个导向、培育两个主体、突出“三雁经济”,树立一个导向就是树立“大抓基层、大抓产业、大抓增收、大抓落实”的导向。培育两个主体就是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村集体经济,把培育经营主体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抓手,把村集体经济作为带动产业发展的领头羊。突出“三雁经济”,动员村组干部、返乡能人、本地大户建实体、兴产业,实行共同发展、共同致富。2021年新建果园1.1万亩、千头猪场50个、湖羊场40个,投产食用菌400万棒,动员返乡能人达成投资意向项目26个,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76家。
突出典型带动。确定8个省级示范村、1个省级示范镇和10个县级示范村,通过“四个倾斜”支持示范村建设,县级行业部门在项目安排、资金投入、政策措施、人才技术等方面倾斜支持,全方位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进而以点带面,分层分类推进,形成“一镇一特色、一村一幅画”。
突出项目支撑。按照跳出乡村包装项目的思路,围绕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乡村建设、乡村旅游等,谋划包装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并在招商引资和争取上级项目上未雨绸缪、集中发力,以项目助推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
潮平两岸阔,风正好扬帆。吴起县乡村振兴局在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建得起机制,抓得住关键,守得住底线,开得了局面,在不断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也一定能担得起担子,迈得开步子,续写得出更为出彩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