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于 敏
于敏(左一)
  人物介绍 :于敏(1914—),原名于民,山东烟台人,电影剧作家、评论家。著有电影剧本《桥》《赵一曼》,电影论文集《探索》,长篇小说《第一个回合》等。
  到延安前
  于敏1914年3月15日生于山东省潍县,四岁随父母定居烟台。1920年考入烟台养正中学,1927年小学毕业后进入教会开办的烟台益文英语商业专科学校,在这个以英语教学的学校里,他得以接触外国文学,特别是英美的优秀文学作品,又通过邮购图书,阅读到进步文学作品,包括《十月》《毁灭》《母亲》及欧洲等国的文学作品。鲁迅的小说也给他以很大的影响。
  在于敏十七岁的时候,父亲破产。他不得不中断学业,1932年进入烟台信民进出口商行任英文文书。1933年在同学的帮助下到上海谋生。他曾代替同学王滨到联华影业公司做过一段场记工作。1937年,于敏又回到烟台,在广文中学当教师。
  延安时期
  1937年八一三事变之后,23岁的于敏参加了晋南平陆县游击队,在那里讲政治课。1938年4月,经武汉八路军办事处的罗炳辉将军介绍,与好友王滨一起奔赴延安。1938年4月从上海来到武汉,准备转道西安设法北上延安。途中火车时开时停,到达河南省渑池县时,王滨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审问,经人保释才出来。于敏和他连夜上路,整整走了三天三夜才到达西安。又发现盘缠已被偷窃,两个人只好当掉大部分衣物,又得到一位熟人30元的资助,开始向延安开拔,走了七天才进入陕甘宁边区入口洛川。这时,于敏已累得体力不支了,所幸巧遇一辆过路卡车,卡车上有人认识王滨,遂将两人带到延安。1938年5月1日下午,于敏和王滨终于到达向往已久的延安。
  他先在陕北公学第24队和高级班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当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2月在《新中华报》担任编辑和记者,同时任延安女子大学教员。1940年调鲁迅艺术文学院任戏剧系教员、实验剧团研究科长、副团长、党支部书记。他还曾在延安中学担任教师,1944年任延安中学教导处副主任和语文教员。
  在延安时,于敏翻译了部分介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文章,写作了不少报道和通讯。同时继续阅读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系统研究马列主义文艺理论,颇受高尔基文艺思想的影响。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
   离开延安后
  抗战胜利后,1946年6月,于敏回到山东,在山东大学任教。不久因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他同学校的部分学员撤退到东北。1947年冬,于敏调到东北电影制片厂任编剧,从此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1948年到哈尔滨机车车辆厂,一方面帮助工会工作,一方面深入到工人中体验生活。三个月后,写出了电影文学剧本《桥》,这是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1949年春,于敏又完成了第二部电影文学剧本《赵一曼》。
  新中国建立后,于敏历任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剧本创作所、长春电影制片厂编剧,《电影艺术》主编。从1951年至1961年的十年中,他先后写了《高歌猛进》《无穷的潜力》《我们是一家》《工地一青年》《一个平常女人的故事》《炉火正红》《天外有青天》等电影文学剧本,其中拍成影片的有六部。
  于敏在文学方面的活动是多方面的,除写电影文学剧本外,还写了十万字的报告文学《老孟泰的故事》和包括二十篇报告文学的集子《王秀兰和她的姐妹们》,也写了不少短篇小说,如《老杜和助手》《冬夜》等,还有潇洒隽永的散文《西湖即景》。在文艺理论方面有《本末》《探索》《工业题材一解》《心声》《求真》《树人》等文章。
  “文革”中,于敏被下放到辽宁海城农村劳动,他坚持写作,写出了70万字的长篇小说《第一个回合》。“文革”结束后,这本书得以出版和读者见面。1978年,于敏担任中国电影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和《电影艺术》主编。1979年,他又出版了以抗联活动为题材的中篇小说《千里从军行》。
  于敏曾被选为鞍山市第一届至第六届人民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影协第一届委员和第二、三届理事以及第四届常务理事、书记处书记。
  (延安精神研究中心研究员 高慧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