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于黑丁
    ●于黑丁
  编者按:
  于黑丁(1914—2001),原名于敏亦(一说于敏道),笔名黑丁、于雁。山东即墨人,作家。著有短篇小说集《北荒之夜》《火场》《战友》《沁河岸上》《炭窑》《战地报告》《母子》《农村故事》《回家》《流浪》《雾》《夏》《区委书记》等,评论集《文艺论》《生活·创作·学习》《作家·时代·生活》等。
   到延安前
  于黑丁1914年1月出生于山东即墨县苏口村(今属丰城镇)。小学毕业后,离家到青岛,先后在胶东公学、青岛市立中学继续求学。1928年结识了时任市立中学国文教师的作家王统照。经王统照指导,爱好文艺的于黑丁于1930年起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鲁迅和苏联新文艺影响下继续文学创作。1933年,供职于《青岛民报》的于黑丁,与同乡周浩然一起,由青岛地下党领导人俞启威、乔天华介绍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青岛分盟,同年加入共产党,成为青岛左翼文化运动的骨干。他与左联同仁创办汽笛文艺社,出版《汽笛》文艺周刊,宣传革命思想,探求救国真理。汽笛文艺社不久遭国民党当局禁毁、查封,为躲避缉捕,1934年10月,于黑丁离开青岛,辗转北京,1935年秋到达上海。1936年在上海铁路局工作,遇到了曾经流寓青岛的作家萧红、萧军,通过他们认识了鲁迅,为寻找党的关系及探寻写作问题,开始与鲁迅通信往来。所寄短篇小说《生路》,经鲁迅介绍发表。1935年至1937年间,在上海为左翼报刊撰写小说、散文和报告文学等。八一三抗战爆发后,离开上海到前方,到达河南开封,又转汜水,与友人创办汜水剧团,深入豫西农村演出,宣传抗日。之后又带领一批从北平流亡出来的青年学生,参加一八一师宣传队,于黑丁主编《战地报》,向广大士兵宣传抗日。1938年2月,于黑丁到武汉,遇见诗人臧克家,共同组织了文化工作团。臧克家为团长,于黑丁为副团长,团员有邹荻帆等。7月文化工作团离开武汉,先后到潢川、商城、固始、麻城等地,用各种形式宣传抗日。1938年底到1939年初,于黑丁又到西北、重庆等地,经常参加文协组织的各种活动。
   延安时期
  1940年秋,为了安全起见,当时在重庆的周恩来决定让于黑丁等文化人转移去延安。他们从重庆到达西安,再转延安。于黑丁到达延安后,担任延安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秘书长,并任文抗机关刊物《谷雨》杂志编委,在《解放日报》发表文章多篇。
  1942年,他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在座谈会前夕,毛泽东找了很多人谈话。4月上旬,毛泽东曾听取于黑丁对延安文艺问题的意见,为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做了准备。会后,于黑丁与很多作家下乡、下厂、下连队,深入山区参加烧炭队,他这一时期的小说《炭窑》就是这段生活的写照。
  1944年,于黑丁任职于延安中央研究院、延安中央党校新闻研究室。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后,大批文艺工作者深入敌后,开辟新的工作区域。10月,于黑丁告别延安,奔向晋冀鲁豫边区。
  离开延安后
  1945年,于黑丁到晋冀鲁豫边区担任边区文联常务理事兼编辑部主任,《北方》杂志主编,参加土改运动,任土改工作团工委副书记兼区委书记。
  1948年任中原局机关报《中原日报》编辑部副主任和河南中原文协副主席。1949年随军进武汉,先后担任武汉中南文联副主席、党组书记,中南局宣传部文艺处处长,中南文化部文艺处处长,中南作家协会党组书记,湖北文联主席,《长江文艺》主编,武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1963年调河南,历任河南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名誉主席,河南省人大常委,全国第五、六、七届人大代表,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河南省文化局副局长,河南省文联筹备小组负责人。
  1988年曾获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艺术期刊编辑荣誉奖。
  2001年2月4日,于黑丁在郑州逝世。
  (高慧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