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华(1916-1995),原名张水华、张毓藩。南京人,祖籍湖北钟祥。编剧、戏剧、电影导演艺术家。延安时期作品有话剧《带枪的人》《神手》《海滨渔民》等,秧歌剧《周子山》等。后期主要作品有电影《白毛女》(与王滨合作)、《土地》《林家铺子》《伤逝》《烈火中永生》《革命家庭》(与夏衍合作编剧)、《蓝色的花》等。
到延安前
水华1916年11月23日生于江苏南京。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当时正读高二的水华放弃了学业,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3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法学院学习,但以主要精力参加左翼戏剧运动。1934年参加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1936年赴日本研究戏剧。1937年抗战爆发后回国,到武汉参加抗敌演剧队。1939年到重庆,应聘到进步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育才学校当戏剧教员,
在这几年的过程中,水华深切感受到,戏剧应该为民族讴歌,要服从革命的需要。当然,他的最大心愿,是能够到革命圣地延安去。
延安时期
1940到延安,任鲁艺戏剧系教员、鲁艺实验剧团导演。与王滨合作导演了话剧《带枪的人》《神手》《海滨渔民》等话剧,为鼓舞抗日军民的斗志发挥了作用。《带枪的人》是苏联作家包戈廷的三幕十四场革命历史话剧,直接放映苏联十月革命,于1942年元旦在延安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礼堂公演。这是在中国舞台上第一次出现列宁和斯大林的形象,导演颇显功力,获得很大成功。
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延安地区兴起了新秧歌运动,水华积极深入到农村,边学习边创作,导演了大型秧歌剧《周子山》等。1945年1月13日,边区群英大会举行,水华获陕甘宁边区甲等模范文教工作者称号。
离开延安后
1948年前往东北,任东北鲁艺教员、文工团团长。解放战争期间,水华参加了土地改革运动,和农民有了深层次的接触,为后来的创作积累了丰厚的生活基础。1949年他调到东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前身)任导演。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文化部电影局、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中国影协第二、三届理事、第四届常务理事、第五届主席团委员。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水华1950年与王滨合作拍摄了名作《白毛女》,这是水华的第一部影片。此片在1951年第6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特别荣誉奖。在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中获得优秀影片一等奖。1954年,他与梅白等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合作导演了影片《土地》。他导演了影片代表作《林家铺子》。《林家铺子》以独特的艺术风貌出现于影坛,被公认为是中国民族风格电影的代表作之一,1983年获第十二届葡萄牙菲格拉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1986年11月香港22位影评人在《电影》双周刊第200期上选出中国电影史上10部大片,《林家铺子》名列第五。1960年水华与夏衍合作改编、由他导演拍摄了《革命家庭》,1962年获第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电影编剧奖。1965年,水华又导演了由周皓根据罗广斌、杨益言的长篇小说《红岩》改编的电影《烈火中永生》。这两部影片在导演处理上深沉含蓄,精致凝练,塑造出周莲、江姐、小萝卜头等颇有光彩的艺术形象。1981年,为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他成功地导演了以鲁迅同名原作改编的《伤逝》,在导演手法上又作了新的探索,寓意深远,富于哲理,获文化部1981年优秀影片奖。1980年,水华导演了影片《蓝色的花》。水华的电影作品只有7部,但基本都是精品。1995年在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中获中国电影世纪奖:导演奖。
水华于1995年12月16日去世,享年80岁。
(延安精神研究中心研究员 高慧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