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户宣传 ●扑火演习 通讯员 王华 记者 杜音樵
芳草萋萋,满目春绿。在黄龙,一抬头看到的都是春季盎然的绿,一呼一吸间,都是清新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
黄龙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7%,林草覆盖率高达92%,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全国八大防护林区之一,素有陕西的“一叶肺”的美称。进入春季森林防火关键期,该县积极预防,筑牢高质量发展生态屏障。
护林员勾勒“防火地图”
“千亩林万亩林,无视防火等于零……”每天天刚蒙蒙亮,护林员景万华就踏上了巡山护林之路。景万华是崾崄乡崾崄村的防火员,几年如一日的常态化巡查,他和这片山林早已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看着这片林子一天天长起来,它是这么茂盛苍翠,是祖祖辈辈宝贵的绿色财富,可不能在我们手里毁了。”每天景万华都要走十几公里山路巡山,守护着这里的一草一木。对他来说,为后代守好这片“希望之林”,是他赋予自己的神圣使命。
崾崄乡现有防火员46名,他们和全县的331名防火员一起,走遍了县里的山山峁峁,用脚步和汗水勾勒出全县可圈可点的“防火地图”。
据了解,全县坚持把抓好森林防火工作作为全县的头等大事,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管理体系,坚持县级领导包抓乡镇、部门包抓村组,乡镇、村组一把手负责制,不断强化联防体系建设,夯实联防区域防火责任,加强对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的火源监管力度,实现对全县重点地段和林区24小时不间断监控,形成了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整体合力,做到了火警预防在先、发现在先、消灭在先。
宣传员唱响“护林之歌”
“植树种草不防火 年复一年白忙活”“生态家园保护好森林防火少不了“”点点烟头火 可毁万亩林”……伴随着这些朗朗上口的护林防火宣传用语,护林防火氛围日益浓厚,防火工作深入人心。
“街道、地头、巷道……护林防火标语随处可见,内容清晰易懂,图文形象生动,进一步增强了大家的防火意识和防火知识储备。”市民赵阿姨说。
森林防火工作基础在群众,关键在乡镇,重点在村组,立足点在农户。能否管住管死火源,不发生森林火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全民的宣传教育是否深入有效。
“红袖章戴起来、宣传车辆跑起来、宣传标语挂起来、宣传喇叭响起来、打击惩治严起来。”该县不断地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平台,采取设置固定宣传牌、张贴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手册、曝光典型案例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加大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和森林防火常识的宣传力度,倡导植树、献花等文明祭祀行为。通过常态化的警示提醒,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森林防火意识和法制观念,营造了“全县动员,全民动手,预防为主,群防群治”的良好社会氛围。
救火员强化“护绿演练”
“报告,南岸村地头核桃地发生火情,靠近山边,请求立即组织补救。”3月16日,上午10时30分,白马滩镇护林员王新锁在日常巡查时,发现南岸村地头核桃地冒烟,已经形成燃烧态势,立即向灵火村护林防火总指挥李文学报告。
“收到,马上赶到。”李文学接到电话后,立即下达命令,一支由党员干部和护林员等20余人组成的应急扑火队短时间内集结完毕,携带灭火装备,迅速赶赴事发地域,应急、卫生、交通等相关组别人员也迅速反应抵达现场。
上午11时,扑火队员抵达后,利用喷雾器、铁锹、耙子、灭火弹等灭火设备从不同方位进行扑救,快速消灭火情。
这是该县众多森林防火常态化演习的一幕。
“通过实战应急演练,每名扑火队员能够熟练掌握扑火基本要领、灭火机具使用方法和安全避险知识,进一步提高了森林防火队的应急反应能力、灭火速度和面对火情的扑救能力,为森林火灾‘打早、打小、打了’奠定坚实基础。”李文学说。
近年来,黄龙县逐年加大对护林防火的投入。2021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451万元,增设视频监控点、购置太阳能语音宣传杆、对全县视频监控系统进行维护,购置必要的扑火装备,加强了防火物资储备,做到了有备无患;完成了专业扑火队伍整合,组建了专职应急救援大队,聘用331名村级巡查员,进一步完善了应急预案,各类扑火队伍始终保持临战状态,常态化开展点验、演练和体能训练,提高扑火队员的扑火技能和避险方法。今年以来,已开展联合演练8次,进一步提高了各级各类扑火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管、责有人担。如今,在黄龙,“护林护绿从我做起”不仅是人人皆知的口号,更是每个黄龙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实际行动,青山常在更是厚植在每个黄龙人心中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