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上的绘图作业 星期二下午,延安实验中学操场上,几个学生围在一起,又是卷尺,又是三角尺,还拿着镜子、标杆、纸和笔等,一番认真“比划”之后,在纸上写下几组数据。一问才知道,他们正在测量校园附近那座大楼的高度,这是数学老师布置的作业——6人一组,测量不可直接测量的建筑物高度。这个作业还蛮有意思!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实验中学围绕“作业设计与管理”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改革,老师在备课时就开始关注作业,明确作业总量、用意和难度,合理分配时间,实现作业课堂分解,书面作业大部分都能当堂完成。在作业量少的前提下,学校不断丰富作业类型,增加更多实践性作业,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开放性思维的综合能力。像这样有意思的实践作业不断出现——
语文课有阅读作业,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制定阅读计划,排出“班级阅读排行榜”;英语课有表演作业,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不仅熟悉了课文内容,还锻炼了表演能力、动手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数学课变“做题”为“说题”,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掌握一道题所包含的知识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准确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实验中学教学处主任李海洋说,“双减”政策规定:初中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90分钟以内,分配到各科的时间不足20分钟。减少作业时间不是简单在“量”上做“减法”就可以,而是要结合学科属性从作业形式、内容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比如绘图作业,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画插图、标位置,绘制人物关系网、生物变化图谱等,把知识形象化,让思维活跃起来;再比如调查作业,让学生根据选题搜集整理资料,不一定长篇大论,重在引导他们关注社会,增加思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最重要的是,学校尝试对作业实行“分层设计”,尤其是理科,老师会根据学生实际能力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让每个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人人体会到学有所获的成就感。
“‘双减’不能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老师要有的放矢,合理安排作业。”李海洋告诉记者,学校已建立一套学科间、年级间教师的沟通机制,做到作业平衡发展。而“双减”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课堂的提质增效,作业是辅助教学,课堂才是主阵地。学校要回归育人的本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才能更好地解决学生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的问题。(记者牛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