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漫山遍野的山花竞相绽放,为延安带来春的气息。
“以前可不是这样的,下一场山雨褪一层泥,种一茬庄稼剥一层皮。村民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却常常连播下的种子都收不回来。每家种几十亩地,可能还饿着肚子。”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公室主任齐统祥回忆。
曾经的延安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严重。20世纪末,延安水土流失面积高达2.88万平方公里,占延安土地总面积的77.8%。土壤侵蚀模数达每平方公里1.53万吨,年入黄泥沙2.58亿吨,约占入黄泥沙总量的六分之一。
1998年,在党中央“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的号召下,吴起县率先进行“退耕还林”工作试点。随后的几年中,延安13县区先后被列入国家退耕还林试点县(区),一场声势浩大的绿色革命在圣地延安展开。
侯秀珍老人是八路军359旅老战士刘宝斋的儿媳妇,对南泥湾过去80多年的历史如数家珍。20世纪40年代大生产运动期间,父辈开荒砍树,山上都是耕地,“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庄稼种得越来越多,产量却很低,牛羊满山啃得草都长不上来,以至于20世纪末,南泥湾陷入了越垦越荒的怪圈。
1999年,南泥湾在“父辈开荒我造林”的号召中开始了退耕还林的“生态革命”。侯秀珍带着妇女们扛起镢头上山种树,把粮田变为树林。“过去是为了解决温饱而开荒,现在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栽树。”侯秀珍说。
“退耕还林是陕西生态重建的关键一招。卫星图像上,在黄土高原的心脏地带,绿得最快的是延安,绿得最深的是延安,黄土高原的‘绿芯’在延安,‘延安绿’就是退耕还林的最高奖赏。”延安生态环境院士参事工作室专家刘广全说。
“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20年退耕还林,20年绿色崛起,20年城乡巨变,让贺敬之《回延安》的美好诗句变成了现实。
截至2021年,延安市累计为1077.5万亩山川披上了绿装,完成退耕还林面积占陕西省退耕面积的26.7%,森林覆盖率由33.5%增加到48.07%,植被覆盖度由46%提高到81.3%,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移400公里。延安13个县区均被列为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
山绿了,人也富了。“我们村里有水上乐园、卡丁车场,还有荷花池……”4月7日,吴起县南沟村原党支部书记闫志雄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村集体的旅游景点,“1996年,村上人均收入660元;去年,人均收入1.7万余元。村民人均收入增加20多倍,这都是好生态带来的呀!”
1996年,在外面做生意的南沟村第一个“万元户”闫志雄为了儿时的梦想——让荒山绿起来,让南沟村人富起来,回到家乡带领村民治理荒沙荒山。在南沟村,他培养了一支南沟村造林队,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造林约12万亩、道路绿化1000多公里。
在延安市安塞区金明街道雷坪塔村,村民张莲莲在荒山荒坡上造林1750亩,种植树木20余万株,曾经的荒山秃岭变得满目青翠。
2015年,张莲莲一家利用千亩林地搞起农养结合、产供销一条龙的万只莲花鸡生态农场,并与金明街道12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入股分红的形式共同发展莲花鸡养殖,使每户每年稳定增收1000多元,带动群众通过生态养殖实现致富。
事实上,南沟村、雷坪塔村只是延安退耕还林工作的一个缩影。延安有数不清的闫志雄、张莲莲。在退耕还林过程中,他们把革命战争年代的“兄妹开荒”精神转化为“兄妹造林”的绿色实践,带动村民实现了从荒山秃梁到层峦叠翠、从穷山僻壤到幸福小康的转变。
“退耕还林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延安的生动实践,种下的林子也是为子孙后代留下永不枯竭的‘绿色银行’。我们将围绕‘双碳’目标,抢抓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机遇,加大补植补造和林分改造力度,加快退耕还林提质增效步伐,助力延安退耕还林高质量发展。”延安市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公室总工程师白应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