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王震之
    ●王震之
  人物介绍
  王震之(1915—1958),河北定县人,原籍湖南长沙。电影剧作家,主要作品有独幕剧《顺民》、《血祭九一八》、《保卫上海》,舞台剧本《人命贩子》、《弟兄们拉起手来》、《红灯》、《矿山》、《流寇队长》、《一心堂》、《打虎沟》、《佃户》,电影文学剧本《白衣战士》、《内蒙人民的胜利》、《卫国保家》等。
  到延安前
  王震之,1916年生于湖南长沙,后迁居北平。1927年入北平第四中学读书。在校时曾用节省下的饭钱办了一个儿童刊物《校友》,出刊两期,受到教师的称赞。1930前后创办文艺刊物《野篱》和《长矛》,各出刊一期。并在这些刊物上发表短篇小说。1931年入高中,适逢“九·一八”事变,王震之积极参加抗日活动,领导了该校的学生救国会。高中三年级时,由于参加学生运动,古北口战役中,王震之又参加北平抗日后援会领导的救护队。1934年到南京报考同济大学,未考取。在南京家兄处闲住期间,王震之读了大量文艺书籍,对戏剧发生了浓厚兴趣。1935年,王震之考上同济大学。入学不久,北平爆发了“一二·九”学生运动,上海也发生了“一二·二四”学生入京请愿事件,王震之秘密参加上海学生联合会工作,并在学校领导戏剧、音乐研究会,用文艺形式宣传抗日。在该校校庆纪念会上,演出了王震之写的以抗日为主题的独幕话剧《骨肉》,收到很好的效果。
  1937年,王震之参加了上海学生组织的晓光剧社,并为剧社写了一个揭露日本浪人走私活动的三幕话剧《关员》,因而受到学校当局的警告,剧目被下令禁演,王震之愤然离开学校,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戏剧宣传活动。王震之曾参加抗日剧目《黑地狱》赴杭州演出的活动。此活动遭到国民党当局的镇压,王震之差点被捕。
  抗战爆发后,王震之与马彦祥、凌鹤共同创作了话剧《保卫卢沟桥》,初露头角。接着,王震之又连续发表了两个抗日独幕剧,并加入中国剧作者协会。同年8月,加入上海救亡演剧队第一队,从上海经南京、武汉、郑州到西安,沿途进行抗日救亡宣传。
  延安时期
  1938年4月,经八路军临汾办事处介绍,王震之和崔嵬、丁里、欧阳山、贺绿汀等一起到了延安,被分配到鲁迅艺术学院任戏剧系教员。同年7月,王震之参加抗战戏剧节活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戏剧系第一期学生毕业后,为保证话剧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鲁艺于1938年8月1日组建了实验剧团。王震之担任鲁艺实验剧团主任兼教育科长。其间,王震之写了许多话剧、京剧、活报剧剧本,如《顺民》、《咆哮的河北》、《八百壮士》(与崔嵬合写)、《矿山》、《大丹河》、《流寇队长》、《一心堂》、《松林恨》、《打虎沟》、《冀东起义》、《潞庄战斗》、《沉冤》、《把兄弟》、《摩擦鉴》、《平江惨案》、《佃户》、《过节》、《剿匪》、《老辈子》、《保卫边区》等。这些剧目宣传抗日主张,反映了解放区军民的战斗和生活,起到了革命文艺的作用。
  1938年7月1日,在延安军民庆祝建党二十七周年文艺晚会上,演出了王震之执笔写的以反对流寇主义为内容的《流寇队长》和根据《打渔杀家》改写的以抗日为主题的《松花江》受到党中央的鼓励,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还设宴招待了王震之等。
  1939年1月15日,边区参议会开幕日晚,在陕北公学礼堂演出了王震之编剧并参加集体导演的歌剧《军民进行曲》。
  这时期,王震之还参与了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陕甘宁边区分会的筹备。2月10日,协会成立,王震之为主席团成员并报告筹备经过,在会上被选为理事。3月,鲁艺实验剧团抽调力量组成赴前方演出剧团,王震之任团长。团员由20多人组成。经西安东到渑池,再渡黄河进入山西,纵横十几个区县,历时9个月,于年终回到延安。1941年4月10日,鲁艺在部队干部训练班的基础上,成立了部队艺术学校,王震之任副校长兼教务长。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举行时,王震之是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部队艺术学校副校长。西北联防军政治部部队艺术工作团团长,抗日战争胜利后,王震之曾任吕梁军区宣传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