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延安,因你们而更美好!
  记者 延媛
  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
  清晨,当大部分人还在休息时,有些人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街道上,公交车驾驶员正在将乘客安全送往目的地;路灯下,清洁工挥起扫帚,仔细清扫路上的垃圾;流水线旁,快递员正在整理快递包裹,为一天的派件作准备……清晨里的奋斗,让延安这座城市更添活力;辛勤的付出,让延安这座城市更加温暖。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为劳动者而歌。让我们用镜头捕捉那些辛勤付出的瞬间,聚焦城市的守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记录一个个普通而又独特的清晨,定格一群群平凡而又伟大的身影……
  城市“摆渡者”金锋:
  “我们一直‘在路上’”
  清晨5时许,延安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第二分公司教育专线公交车驾驶员金锋换上工作服,静悄悄地出了家门。这一天是周末,但对他而言,工作与往日并无二致。
  5时30分,金锋准时来到车队,开始为首班车发车作准备。擦拭车辆、检查车况、消毒、通风……车上、车下丝毫不敢疏忽。一切准备就绪,6时,金锋驾车从公交站发车。
  金锋的工作是两班倒,上午班是6时至12时30分,每天要开3趟。下午班是12时30分至21时,每天要开4趟。他驾驶的教育专线公交车由朗润居开往技术学院,共有31个站点,往返一趟需要120分钟左右。回到始发站之后,可以休息10分钟左右。这就是金锋的工作常态。
  作为一名公交车驾驶员,把乘客安全送到站是金锋的职责所在。
  行车过程中,金锋不仅时刻注意车况路况,也细心观察着车厢内的情况。
  “慢点慢点,等车子停好了你们再下去,注意后面的车子。”“上车请戴好口罩,安全第一。”……这是金锋每天都会重复的话语。每到一站,金锋总是耐心劝导乘客佩戴口罩,用心引导乘客文明乘车,认真和无私的工作态度获得了乘客地一致称赞。
  44岁的金锋,有着19年的公交车驾驶经验。从青年到中年,金锋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公交车上度过。19年来,他没有一次节假日能和家人一起享受休闲时光。
  “作为公交司机,我们的节日一直‘在路上’。虽然节假日比平时更忙更辛苦,但只要把乘客平安送达,一切都值了。”金锋说,这么多年,他已经习惯了节假日的奔波。尽管内心感到亏欠家人,但是自己的岗位在此、责任在身,也无怨无悔。
  没有所谓的假期,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发车,跑着固定的线路,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是很难在这一行长期坚持下去的。当被问及怎样做到19年如一日时,金锋笑着表示:“当初选择从事这份工作只是为了谋生。谁知干着干着,我竟然喜欢上了这份工作。虽然辛苦,但一想到每天能为广大市民服务,能在岗位上发光发热,我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一日复一日、一趟复一趟。金锋只是延安众多公交车驾驶员中的一员,作为城市里的“流动风景线”,他们伴着朝霞启程,披着星光而归,为忙碌的人们驶来一车温暖与守候。
  城市“美容师”乔珍:
  “我们要把城市打扮得更美”
  “叮铃铃……”5时30分,闹铃声准时响起。外面的天还没亮透,穿好环卫服、戴好口罩,乔珍便匆匆赶往丽融广场,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当街上的行人逐渐多起来的时候,她已经把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了。
  今年59岁的乔珍是宝塔区青化砭镇梁村乡人,半辈子一直在农村种地。2003年,因子女在延安读书,加之自己身体常年不适需往返延安看病,她便随丈夫从老家迁来延安居住,找了一份保洁的工作。没想到,这一扫,就是19年。
  每天,乔珍来到自己负责的区域,拿着扫帚把广场里里外外打扫个遍,然后倒掉垃圾桶里的垃圾,再套上新的袋子,随后把栏杆、垃圾桶等设施挨个擦干净。打扫完卫生,乔珍还要不时地巡逻,发现垃圾立即清扫,时刻保持周边环境干净整洁。
  “一个班的环卫工人分为两组,一组从6时上班至14时,另一组从14时开始到22时。一年365天,天天如此。”乔珍朴实地说,虽然扫大街是个脏活、累活,但干久了也就不觉得有啥。不仅可以照顾家人,收入也有保障,她很喜欢这份工作。
  回忆起19前刚从事环卫工作的时候,乔珍言语中满是感慨:“那会儿路上可没这么干净,一是保护环境的宣传力度没那么大,二是垃圾桶也少,很多人随手乱丢垃圾。”她记得,扫一条街,手里的簸箕不一会儿就满了,要走很远才能倒进垃圾桶,一趟又一趟,每天回到家,胳膊都累得抬不起来。
  相比身体的辛苦,不被人尊重更让她难受,有几次,劝阻乱丢垃圾行为时总是被人恶语相向:“你不就是扫地的吗?我不扔,你扫什么?”轻叹一口气,乔珍露出笑容:“现在跟过去不一样了,能明显感受到大家对环卫工人越来越尊重。这几年,经常有志愿者、爱心企业为环卫工人送热水、送早饭,大家感觉很暖心。”
  常年在中心街上班,乔珍也深刻地感受到延安这几年的巨大变化,环境卫生更好了,景色更加迷人了,上夜班的时候,她还可以欣赏宝塔山的灯光秀。她时不时沉醉在周边的风景中,感觉很幸福。
  乔珍经常会遇到外地游客,每当听到他们感慨延安越来越干净,越来越美丽的时候,她就感到很高兴、很骄傲,并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城市装扮得更美,让游客下次还想再来延安。
  当记者问及从事这份工作有何感想时,乔珍向记者透露了她简单而淳朴的想法:“确实很累,但劳动光荣,我还想着再多干几年,最起码还要再干5年。”
  城市“搬运工”刘学三:
  付出一定会有收获
  6时,天还没亮透,闹铃还没响起,快递员刘学三就早早醒来了,这是他从事快递行业后形成的生物钟。
  匆匆洗漱完毕后,刘学三就来到了陕西西安顺丰速运有限公司景花苑速运营业点。此时,装满快件的货车已经到达了网点,刘学三和同事们一起将一个个快件卸货、分拣、录入,再将分拣好的快递装上电动三轮车,迎着冷风,满载出发。
  “您好,您有快递到了,请问给您放在哪里合适?”8时30分,刘学三准时来到泰和东方明珠小区。刚撂下电话,又一个电话打进来,刘学三一边接电话,一边在笔记本上飞快地写下地址。他对记者笑言:“你看,太忙了,这又有一个上门取件的。”
  忙碌是刘学三的常态。白天,刘学三几乎都在路上跑,不是在寄送快递就是在收快递。“现在这个时节还好一点儿,每天大概收发快递130多件。遇上‘双十一’‘双十二’等网购高峰期,收发的快递量可能翻倍甚至更多,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刘学三坦言,这一行虽然辛苦,但是凭自己努力赚钱,干得多,挣得就多。他坚信,无论在什么岗位,只要付出,一定会有收获。
  对于刘学三而言,从事快递行业唯一的遗憾就是陪伴家人的时间太少。“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从早上6点多出门到晚上8点多回家,除了中午休息一两个小时外,其他时间都在路上。希望以后能抽出更多时间陪伴家人,同时也感谢家人对我的默默支持。”刘学三眼里流露出别样的温柔。
  不知不觉,33岁的刘学三已经从事快递行业5个年头了。刘学三态度好,热心肠,“每天脸上都挂着笑容”是大家对他的印象。但微笑服务的背后,也有着不为人知的辛酸。
  “在日常的工作中,大部分客户都是客客气气的,但也会遇到一些对这个职业不太尊重的客户。”当记者问及工作中感触最深的事时,刘学三想了想认真地说,“每个职业都有苦有乐。”作为快递员,他派送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包裹,更是一份份信任和责任。虽然与一些客户红过脸,但更多的客户给予他的是理解与包容,有的客户还与他成了好朋友。这让他感受到全社会对快递这个职业的尊重,因此,他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再苦再累也值得。
  刘学三只是延安众多快递从业人员中的一位,正是这些辛勤穿梭在城市的“搬运工”起早贪黑、风雨无阻,才换来我们生活的便利,推动着延安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城市“传送带”武延东:
  累并快乐着
  “老板早啊,我来取餐!”“早啊,今天的第一单?”9时30分,武延东骑着“小电驴”来到新区一家餐饮店取外卖,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今年41岁的武延东从事外卖行业已经3年时间。之前,他一直在厨房里当配菜员,工资不高,还不稳定。后来,他听说外卖行业比较火爆,而且挣得多,就转行干起了外卖。
  “既然干上就要热爱这份工作,干一天就好好干,休息一天就好好休息。”武延东告诉记者,他每半个月休息一天,送单范围主要在新区,每天大约跑40单,每单配送费用4元,一个月能赚4000多元。虽然辛苦点儿,心里却很踏实,生活压力也缓解了很多。可以说,累并快乐着。
  最初,武延东对路线和手机操作并不熟悉,一天只能接十几单,且接单时偶有超时,但大多部分顾客都不责怪。“有时天气不好,顾客还会说‘小哥你们开车注意安全哦!’”武延东笑呵呵地说,他在送餐途中收到的一句提醒、一份关心,对自己来说都是最温暖的时刻。一送一收之间,温暖悄然流动,也让武延东从这份工作中感受到了向上的力量,也更坚定了他送外卖的信心。
  武延东的午饭,一般都是一碗面条。“平时很少吃早饭,都是等到中午两点左右订单少了才吃午饭,有时也回家吃,但多数时候都是吃面条。”武延东说,面条吃得饱又省钱,是不少骑手的选择。这顿饭后,他会撑到晚上9点多下班回家再“补充能量”。每天吃饭的花销,武延东都精打细算。
  越是恶劣天气,外卖生意越是火爆,外卖小哥们接单也就越多,挣钱也就越多。因此,武延东已经习惯了在烈日下和风雨里穿梭。
  “接到订单以后我就在脑海里规划送餐路线,尽量用最少的时间将外卖送到客人的手中,尽管天气不好,但看到客人接到外卖那一刻开心的样子,我心里面也感到暖暖的。”说着说着,武延东的脸上流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问及如何处理外卖工作和家庭的关系,武延东表示,周末和节假日的订单最多,别人过节但自己陪不成家人,想着只有好好挣钱才能更好地照顾他们,才能让家人生活得更好,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为了家人,只能自己吃苦努力。
  像武延东这样的外卖小哥在延安还有很多,他们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都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广大市民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捷,值得我们向他们致敬。
  记者手记
  很平凡,却很伟大
  金锋、乔珍、刘学三、武延东是我们身边最普通的一线劳动者,而生活中,他们同样也是父亲、母亲或是儿子、女儿……朴实无华是他们的外表,任劳任怨是他们的性格,坚忍不拔是他们的品质。
  他们所工作的行业,各自带有不少磨难与困境,但记者采访过程中,并未感受到他们对于工作的抱怨与厌烦,感受到的更多是他们对于本职工作的自豪与成就感。“奉献”这个词,在这些劳动者们看来,显得过于“高大上”,他们往往用更加朴素的语言表达——“大家舒心,我们也高兴“”顾客满意就好了”……工作中的不易与辛酸,往往只字不提,让人不禁为之动容,为之赞叹。
  他们做的事情很平凡,却又很伟大。让我们明白,每一个忙碌的身影都值得感激,每一份劳动成果都该得到应有的尊重,每一位敬业付出的劳动者都值得我们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