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鼓乡处处扬生机
——安塞区春耕见闻
  记者 刘彦 通讯员 潘燕燕 郝莉萍
  暮春时节,陕北大地上春耕正酣,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治理正忙。记者走进田间地头,感受着黄土地的蓬勃脉动。
  推广套种新模式 提升亩均产出
  春撒一把种,秋收满仓粮。
  一场春雨过后,走在安塞区的川台沟道,一台台马力十足的播种机轰鸣不停,一团团一簇簇农民躬身劳作在田间地头,农业技术指导员现场培训指导,好一派热闹非凡的劳作景象、生机勃勃的春耕图景。
  在招安镇高沟口村玉米—大豆套种示范田里,记者放眼望去,新铺种好的地膜大豆玉米垄,宛如一条条长龙整齐排列,仿佛要一直延伸至金秋粮仓,装满了希望和收获。
  “今年安塞区大力推广应用‘玉米不减产,大豆额外赚’的大豆—玉米套种模式。”该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鲁新国一边查看玉米、大豆套种播种情况,一边对记者说。
  据了解,“玉米—大豆套种技术”是传统间套种技术的创新发展,改单一作物种植为高低作物搭配间作,改等行种植为大小垄种植,可以充分发挥边行优势。
  鲁新国告诉记者,套种模式的核心是“玉米不减产,大豆额外赚”。只见两行玉米套种了四行大豆,通过缩短玉米间距的方式,实现玉米每亩种植株数不变、亩产量不变的目的,亩均可收获玉米650公斤左右。大豆则可实现亩均产量100公斤左右,以当前市场价来看,大豆亩均可增收近千元。
  “以前,这块地头是各家种各家的,玉米、洋芋、豆子等杂乱种植。近两年,随着种植成本增加、收益降低,不少村民外出务工,部分地块就闲置下来杂草丛生。”村党支书记高小平说,今年区上有组织、有规划地推广大豆—玉米套种模式,村上积极整合土地资源统一种植,村民的积极性都非常高。
  “我们家有6亩地,原来种玉米、高粱等,一年收入不了几个钱。现在区上将这块地作为示范田统一种植,为我们提供种子、化肥、地膜,还有播种机帮助种植,不仅节省了种植成本,还减轻了我们的劳动负担,每亩还能得到150元的补助金,这对农民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大家都抢着种了。”村民高生飞开心地说。
  鲁新国说,正在地里播种的机械是专门为‘大豆—玉米套种模式’量身打造的播种机,种植速度是人工种植的2-3倍。以往这块地纯人工种植至少要花7-8天才能种完,现在3天左右就能全部种好。该区今年落实发展500亩核心示范田,带动全区发展1.36万亩玉米—大豆套种示范基地,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助推乡村振兴。
  治理耕地“非粮化” 保障丰产丰收
  “这些地都是村民们这几天清理出来的,经过翻地松土以后平泱泱的,都是种庄稼的好地。”招安镇白坪村党支部书记白林指着刚刚清理平整完毕的土地说,“这块地有40余亩,以前种的全部都是苗木,旁边堆积的这些苗子就是村民这几天自愿清理出来的。”
  在这些清理出来的苗木里就有村民徐旺军的不少苗子。他告诉记者,这几年苗木市场不景气,自己种的苗子卖不出去,承包商也不愿意再租赁土地。在知道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治理政策后,他第一个清理了自家7亩多的苗木。“苗子清理以后,这些地能用来种粮,政府还给农民一定补助,不止我一家,村里人都抢着把这些地还为耕地。”徐旺军说。
  “我们白坪村在这次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治理中,累计清理出土地60多亩,村民的配合度都很高。”白林说,荒地变耕地,他们村上也做了周密的安排。“我们就这些土地的利用,及时召开了村委会和村民大会,充分了解村民发展农业产业的意愿,并与镇上和相关部门沟通协商,决定将这60多亩地用来发展大棚蔬果产业。”白林说,大棚蔬果产业是安塞区农业主导产业,经过30年的发展,安塞已经成为陕北设施蔬果种植第一大县区,从政策扶持到技术推广,从日常管护到销售渠道都比较成熟,农民能看得到收益,种得也放心。
  “种大棚,一年勤快些,一个日光温室大棚少说能收入七八万元,一个拱棚年均也能收入两万元。”徐旺军说,村民都比较认可发展棚栽产业,政府从建棚到种棚再到销售,一条龙扶持、一条龙服务,全力支持农业产业发展,所以大家都争着清理出荒地,想一年多挣几万块钱。
  记者跟着安塞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一路走一路看,在安塞区的川道平台、沟坎坡峁,农民们正在一片片、一块块刚刚整理出来的土地上勤耕细作。截至4月底,该区累计清理荒地2.3万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