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陕北情
李连科
    ● 北京知青韩菊秋回到曾经插队的村子看望乡亲们
  有这样一句歌词:“谁不说俺家乡好。”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都有家乡情怀,我也有。但这份家乡情怀不是我的老家,而是陕北,是我的“第二故乡”。47年前,我从北京去陕北插队,从此便与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人民便植根于我的心中。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47年,但一提起陕北,那厚重的黄土高原,勤劳质朴的陕北人民,还有烟囱中冒出的缕缕炊烟,硷畔前的磨盘,香喷喷的油糕……这一幕幕像放电影般浮现在我的眼前。我们北京知青把自己一生中最好的年华献给了陕北,献给了这片黄土地。
  1969年,2.8万多名北京知青怀着对延安的美好憧憬来到这片神奇的土地。那一年,我们大都才十七八岁。当我们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映入眼帘的一切让我们惊呆了!贫瘠的黄土地和穷困的生活状况与我们想象中的大相径庭。当我们看到祖祖辈辈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的父老乡亲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终年劳作土里刨食却仍食不果腹,我们真的难以置信。那“牛踩场”“驴拉磨”“传话隔山吼”“煤油灯”的生活,甚至让我产生了自己将如何在这里生活的恐慌。在经过痛苦和深刻的思考之后,我渐渐冷静了下来,学着适应这里的环境和生活。同时想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改变这里落后的生活方式和贫穷的面貌。
  在与陕北人民长期的接触中,我深深感受到陕北人民的淳朴和善良。贫困的生活并没有改变他们质朴的性格,他们教我们农耕劳作,教我们犁地、间苗、锄草、打场。在劳动中,我们知青对他们产生了依赖,相互之间建立了感情。他们经常邀请我们去自己家做客,一把小麻子,沏上一壶老茶,我们一起谝闲传、唠家常。他们给我们讲述村里的故事,我们给他们讲北京的见闻。没过多久,我们就学会了抽旱烟,学了一口当地话,也学会了扎白羊肚手巾,俨然成了他们当中的一分子。
  从春到夏,从夏又到秋,我们尝到了当农民的辛苦和丰收的喜悦,我们知道了“汗滴禾下土”的滋味,我们养成了珍惜每一粒粮食的好习惯。以至今天,我们北京知青无论走到哪里,从不浪费一粒粮食。这和当时陕北那段生活和陕北人民对我们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陕北情,是一种忘不了的情。当时发生的很多事,至今令人难忘。我有一个同学,在中学当老师,那时条件很艰苦,十里八乡的孩子们上学都要带一个星期的口粮,这些口粮大都是玉米面做的干馍馍,蒸一蒸,就上一口咸菜,喝上几口蒸锅水就是一天的伙食。即使当时生活条件这么艰苦,还有学生舍不得吃自己偶尔带来的一两个白面馍馍,而是把它悄悄放在老师的讲桌抽屉里。要知道,白面在当时的农村很匮乏,老百姓一年到头也分不上几升麦子,吃不上几顿白面馍馍。但他们的孩子却把从家里偶尔带来的白面馍馍送给了老师,令我们深受感动。在我们3名知青最困难的时候,大队书记王明德一家收留了我们。要知道他家当时也有7口人,最小的孩子还穿着开裆裤。我们吃住在他家,他家人也把我们当成家中的一分子。所以我们离开陕北这么多年,还与这家人保持着密切联系。我曾先后4次回陕看望他们,就像当年我们回京探望父母一样。我已经把这里当成了我的故乡,把这里的人民当成了我的亲人。
  现在,陕北人民都过上了好日子,我插队所在村的村民都住上了楼房,很多人家也有了汽车。这对于过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的人而言,是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事。虽然北京知青后来大都返了城,但他们情系延安,心系着自己的第二故乡。他们用各种方式支援家乡建设,建希望小学,送医送药,改善医疗条件,捐赠图书……为建设新延安贡献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
  陕北情,是我心中不老的情,是我们北京知青一辈子都不能忘却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