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经典是这样炼成的
——探寻《延安保育院》成功展演的背后
  记者刘小艳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整个中华大地,炮火连天。
  而在延安,在延安保育院,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关怀爱护下,被战争硝烟笼罩的孩子们“又学习,又玩耍”,丢手绢、滚铁环、学纺线、爬战壕……陕旅集团将这一史实打造成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
  该剧从2011年开始,至今已经演出了4300余场,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该剧曾先后获得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优秀展演剧目、陕西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文华奖、延安精神教育基地、陕西省中小学研学实践基地以及全国优秀红色旅游演艺等荣誉。日前,该剧作为唯一一部红色革命历史题材剧目,成功入选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展演剧目。
  这部经典剧目是如何炼成的?让我们一起探寻《延安保育院》成功展演的背后。
  历时3月采访200余人
  妈我在这里等你/等你归来的消息
  亲爱的孩子/每当蒲公英(起舞在天涯)/就是妈妈也在想你
  ……
  在圣地河谷·金延安延安保育院剧场的舞台上,稚嫩的童声与远方的母亲隔着时空对唱,灯光幻化的蒲公英飘落在每个人的头顶。
  舞台上,让人动容的温暖与爱,催人泪下的诀别与牺牲,都能从历史长河中找到记忆。
  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在延安这块土地上,与根据地一起建立的,还有那些保护和养育革命后代的“马背摇篮”,它们包括:延安保小、延安第一保育院、洛杉矶托儿所、延安第二保育院、延安抗小等多所幼儿教育机构,统称为延安保育院。
  “这部剧最动人之处就是所有的剧情都取材于真实的历史。”剧中保育院院长的扮演者乔亚说,这是一段不能忘记且应该永远铭刻的历史。
  据不完全统计,10余年间延安保育院养育了5000多名孩子。这些孩子中,有不少都成长为建设新中国的栋梁之材。
  真实的故事永远充满生命力和感染力。创作初期,由于历史资料少,《延安保育院》的出品方陕旅集团就曾组织团队分赴北京、重庆、陕西、南京等全国各地,历时3个多月,采访200余名仍健在的当年在保育院工作过的保育员和那些“孩子”或者他们的子孙,整理500多个小时的录音录像资料和100多万字的文字资料,从中挖掘出最能反映那段历史、最能打动人心的故事进行编创,把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延安革命时期故事浓缩在70分钟的舞台演出中。
  10年打磨改版8次
  1942年5月,左权将军不幸壮烈殉国,彼时他的女儿左太北还不到2岁,就住在延安洛杉矶托儿所。在保育员们的呵护关怀下,左太北茁壮成长,直至6岁方才离开托儿所。
  2011年《延安保育院》首演之际,时年71岁的左太北专程来到延安。在观看了演出后她曾说:“在残酷的战争年代,为了保护孩子们健康成长,大人们无私的奉献是发自内心的爱,展现彼此之间心血相连的革命感情。创作者作了很多努力,完全将当时的战争画卷以及孩子们怎么生存、如何成长创作并且落实下来。这部剧,最感动人的是真情。”
  从2011年7月1日,《延安保育院》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献礼剧面向社会首演,到2012年7月1日,正式落地延安常态化演出……到2021年搬迁至圣地河谷·金延安演出。《延安保育院》演了10多年,改版8次。
  走进延安保育院剧场,同时容纳千人观演的座位错落有致,可90度分体升降的立体倾斜舞台上,延安窑洞、保育院现场、原野群山、波涛汹涌的黄河、战争场面……都在舞台的自由衔接与变化中一一呈现,极具视觉震撼力。
  陕旅集团延安唐乐宫总经理助理黑乐乐说,最初,《延安保育院》整场表演下来有90分钟。在一次次地演出中,制作团队广泛吸纳观众、专家意见、建议,不断进行改动,力求把这部舞台剧打造得更流畅、更感人。
  为了让观众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发生在延安保育院那段历史的细枝末节,更深地感受演出所蕴含和传递的大爱情怀与革命精神,《延安保育院》不断在剧情设置、人物关系、歌曲唱段方面进行改动。在舞台结构、服装道具等方面营造新的亮点,使整个剧情更加饱满,人物塑造更加细腻,情节转承更加流畅,历史代入感更强。
  历经10多年的打磨,《延安保育院》早已是名声在外,不仅成为延安当地一张耀眼的文化名片,更成为一部生动的革命教育的生动教材。截至目前,已累计演出4300余场。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春贤,中宣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以及毛泽东之女李讷、任弼时之女任远芳、胡乔木之女胡木英、朱德嫡孙朱和平等曾观看演出并给予高度评价。
  上好一堂红色历史课
  在舞台剧《延安保育院》中,所有新入职的演员都会接受一堂红色历史课。
  黑乐乐说,在这堂课中,演员们通过有关延安保育院的影像资料、口述历史、书籍,先了解这段历史的来龙去脉,认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以此更好地融入演出。
  “了解历史、认识角色,是演好这部剧的必修课。”从饰演保育员到饰演院长,乔亚在《延安保育院》的舞台上演了近10年,院长就演了近8年。乔亚对角色、对历史的理解也更深:“从最初饰演到逐渐理解,角色本身已经成为了演出的心理支撑,每一场演出我会不断地寻找突破点,力求用真心真情打动观众。”
  《延安保育院》还引入红色旅游演艺标准化,由专职副团长和团里优秀的演员担任舞台监督,对演员的动作、台词、走位……以及舞美、道具、器械等进行严格的考核,把日常演出质量管控到每一个点。
  “什么时候走位到哪个点”“这个舞蹈动作的胳膊抬得有多高”“追光什么时候亮起”……都会进行严格的把控,黑乐乐说,直白说,其实就是“挑刺”。
  “挑刺”是为了更好的呈现。
  高世杰在剧中扮演一名八路军战士。他说,角色已经深刻地融入了自己的生活,平时没有演出的时候,每天也要“雷打不动”的练功。台上,他是一名战士,台下,他希望努力讲好延安故事,以一个延安人的身份,去传承和赓续“红色血脉”。
  小演员是舞台上最难把控的因素。在《延安保育院》长达70分钟的演出中,承担重要的情感带动作用的小演员有17名,而年龄只有4到6岁,演出场次多的时候,尿裤子、瞌睡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确保演出效果,保证小演员的休息,剧组合作的幼儿园从一所增加到两所,并进行为期45天左右的培训,帮助他们建立情感联系,然后分批进行轮演。
  在台上演出时,还会有17个大演员专门盯着小演员,靠着长久的默契引导他们完成表演。
  孩子的真实存在是此剧的价值所在,孩子们在引导下流露出的自然本真是最动人的。“不需要每个孩子跳得一模一样,甚至十个笑脸都一样。”“我不需要你去表演什么,你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妈妈要走了,你舍不得就是舍不得。”这是整部剧所强调的,也是舞蹈总监马波所看重的。
  凭借深刻的精神内涵和精湛的舞台艺术,《延安保育院》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少年学生进行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接受红色精神洗礼的情景教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