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5月25日,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隆重表彰近5年来在各项公安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我市公安机关共有2个集体、4名个人受到表彰。其中,市公安局宝塔分局枣园派出所荣获“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延安”称号,延川县公安局文安驿派出所荣获“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称号,延长县公安局大队长王椰林荣获“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称号,市公安局经开分局巡特警大队大队长李路珂、市公安局宝塔分局南市派出所副所长李鹏鹏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交大队安塞中队教导员陈云戈荣获“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称号。
延安公安拥有光荣的革命历史,流淌着红色血脉。我们要大力弘扬公安英模精神,从陕甘宁边区保安处革命先辈保卫边区红色政权的英勇事迹中汲取养分,鼓舞全体圣地民辅警向先辈致敬、向英模对标、向典型看齐,在广阔公安实践中忠实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铮铮誓言。
市公安局宝塔分局枣园派出所
传承张思德精神 争当张思德传人 近年来,延安市公安局宝塔分局枣园派出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重要指示和训词精神,按照公安部王小洪书记视频连线枣园派出所时提出的“五个坚持不懈”的工作要求,以“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为工作目标,传承张思德精神,争当张思德传人,建立张思德四支队伍,构建服务、宣传、巡逻、调解“一体化”格局,打造新时代服务型派出所新典范。先后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我为群众办实事成绩突出集体”“全国优秀基层单位”“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等荣誉,荣立集体三等功三次。
一、坚持人民至上,建立张思德服务队,创建服务群众新品牌。始终秉承“人民公安为人民”理念,用心用情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枣园派出所张思德服务队争当辖区群众“勤务员”,便民服务电话闻“铃”而动,警车招手即停。裴庄村村民刘某斌患有精神病史,病情发作时有严重暴力倾向。由于刘某斌父母年事已高且母亲身患残疾,一旦病发将无力送其到医院接受治疗。为确保周围居民安全及辖区治安稳定,服务队耐心劝说其到医院进行核酸检测和相关检查,顺利办理好入院手续。刘某斌的老父亲说:“在疫情特殊时期,亲戚都不愿意帮忙,只有人民警察伸出援助之手,你们比亲人都亲。”民警付瑞帮助拾荒老人安心过年事迹被人民公安报宣传报道,受到社会各级和辖区群众广泛赞誉。枣园派出所张思德服务队用“小服务”换取群众“大满意”,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先后收到感谢信20封、锦旗60面。
二、坚持教育引导,建立张思德宣传队,宣传法治思想进万家。近年来,针对近年来宝塔区山地苹果等农村产业兴起,农民成为不法分子招赌哄骗新目标的现状。在秋收时节,张思德宣传队深入田间地头,逐户宣传防盗抢骗、防电信诈骗和赌博危害等知识,帮助群众守好“钱袋子”。开展防电信诈骗和赌博危害等宣传活动4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上万份,辖区电信诈骗下降了50%。庙沟村党支部书记韩喜平说:“自从宣传队进村后,村里再也没有外来人员组织果农赌博。”每年开学季,组织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为在校学生做好普法工作。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由10个学校合并组成,一度时期存在打架斗殴、校园欺凌、偷盗、夜不归宿等问题,每年发案均上百起。为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宣传队精心制作“珍惜友谊、拒绝暴力”“珍爱生活,遵规守纪”等多媒体课件,每学期开展校园安全法治讲座60余课,为院校培训保安200余人,扎实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校园治安环境持续好转,治安发案量目前下降至个位数,延安职业技术学院还被评为“陕西省平安校园”,学院为此专门给派出所送来了感谢信。疫情期间,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点执勤民警在维护现场秩序同时,主动为排队等候的群众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相关知识。通过“全方位、多角度、不间断”的方式进行法治思想宣传,让法治思想扎根在广大群众心中。
三、坚持源头治理,建立张思德调解队,构建矛盾化解新机制。调解队借鉴马锡五“定分止争”调解法,推行“两说一联”(群众说事、法官说法、干部联动)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新机制。在吸纳派出所、司法所和法庭具有执法资格的22名工作人员外,还先后聘请34名熟悉政策法律的政府工作人员、4名法学教授和3名律师,让知法懂法者调解矛盾纠纷,面对面说理讲法。工作实践中,调解队总结和坚持“一杯热茶暖心、耐心倾听顺心、矛盾化解舒心、人民群众安心”的四心工作法,用真情感化当事人,成功化解矛盾60余起。首席金牌调解员赵学慧,是一名有40年警龄的老民警,退休后到枣园派出所当起了义务调解员,其事迹先后被《人民公安》《西部法制报》《延安日报》《延安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相继报道。
四、坚持群防群治,建立张思德巡逻队,提升辖区群众满意度。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全面提升辖区群众“九率一度”,枣园派出所组建一支警民联动、专群结合的170人的张思德义务巡逻队,白天重点对旅游景点、沿街商店、农贸市场、中小学校周边等重点部位和人流密集区域不间断巡逻,夜间重点对山体居民区、流动人口聚集区和重点工程建设区等易发案区域巡逻。巡逻队在加强人防的同时,注重加强技防建设,结合城市“双修”和老旧小区改造,主动与开发公司提前对接、提供标准,新建了11个、改造了6个人脸和车辆自动识别、视频监控全覆盖的智慧安防小区,实现了“零发案”,630户居民主动拆除了防盗网。通过警镇共建、警企共建、警校共建、警民共建,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治理新局面。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效提升。
延川县公安局文安驿派出所
为民服务践初心 忠诚可靠铸警魂
近年来,延川县公安局文安驿派出所牢牢把握“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以训词为指引,以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为抓手,锐意进取、砥砺前行。创新推出“三四五”工作法,即:“三级分层、精准分析”法、“四忌四争”工作调处法、“五方联调”工作平台,在“三四五”工作法的基础上不断延伸管理触角,创新警务模式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推出“驿警联盟”巡防工作模式,努力打造新时代爱民模范公安派出所,先后荣获公安部“210”工程示范单位称号,省厅荣誉称号8个、市级荣誉称号6个,荣立集体二等功2次、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2021年被市局命名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优秀派出所、省厅命名为“枫桥式派出所”,2022年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
履职尽责锻造红色忠诚堡垒。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新时代“美丽乡村”“爱国教育基地”,来文安驿接受红色教育的人数不断增多,每年来文安驿旅游的游客达到百万人次。巨大的客流量和南来北往的流动人口,给文安驿的社会治安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守护一方平安,文安驿派出所深入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一村一警一档”“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专项行动,切实维护了辖区的平安稳定。
文安驿镇高家坪村孙某军以养牛为生,他辛苦一年种的1500余公斤玉米丢失不见。接到报警后民警立即展开全面调查。通过几日的细致走访侦察,一辆遮挡车牌的昌河车进入民警的视野。民警立即转换思路开始以车找人,为了尽快查清案件,民警多次奔赴延安、安塞、子长等地,于3月24日在延川县文安驿镇将犯罪嫌疑人张某军抓获归案。追回被盗玉米1500余公斤全部返还受害人,孙某军拿着锦旗来到派出所激动地说:“太谢谢你们了,多亏了你们,要不然我的牛就没有饲料了。”小案连着民心,小案关乎民生。文安驿派出所本着“小案不小看、大抓保平安”理念,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倾情投入打造红色调解驿站。在“枫桥式派出所”创建工作中,文安驿派出所创新推出“三级分层、精准分析”法、“四忌四争”调处法,对各类矛盾纠纷进行认真摸排、分析、研判,找准根源、分清类型,按照矛盾纠纷调解难易度,给梳理后的矛盾纠纷定级,实施分级调解,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处置在萌芽状态。
辖区封家湾行政村村民刘某多次阻挡工队施工,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多次调解未果。民警赶到现场了解得知刘某家的窑洞内有部分泥胚脱落,怀疑是前几日施工队铲车从窑顶经过时重力挤压所致,因此阻挡工程。通过在场人员创造了和谐的调解氛围耐心劝解,最终刘某答应不再怄气阻挡工程,等待后期镇政府进行调解处置。近年来,文安驿派出所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29起,预防可能民转刑案件2起,调处的案(事)件均无2次反复。
“五方联调”搭建红色调解平台。为进一步调解矛盾纠纷,文安驿派出所搭建以派出所民警为牵引,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团体、村组调委会、乡村贤达为辅助的“五方联调”平台,形成“公安吹哨,政府主导,五方参与”的联调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对辖区内土地界限、婚姻情感、劳资经济、村务管理、人身损害等矛盾纠纷进行全面研判,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全面提升调解能力。
辖区依洛河村民樊某被家人发现,溺亡于村内一正在修建的蓄水池内,民警赶到时,现场已聚集樊某(患有精神疾病)家属数十人将施工方负责人团团围住且情绪激动。为进一步控制事态升级,民警在安抚好樊某家属后将双方带离现场进行调解。通过民警耐心的思想工作双方均认识到自身在樊某溺亡一事上存在的过错,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在樊某溺亡一事调解工作中,前后历经15天共组织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团体、村组调委会、乡村贤达进行座谈3次,其间未发生冲突、上访、哭闹行为,利用“五方联调”成功化解了这起矛盾纠纷。
“驿警联盟”擦亮红色公安品牌。文安驿派出所立足调处化解群众矛盾纠纷平台,不断延伸管理触角,创新警务模式、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全力打造由30名民辅警、80名保安、100名义警、300名治安志愿者组成的红色“驿警联盟”,把文安驿派出所划分为5个片区、28个网格,实行定民警、定保安、定义警、定志愿者、包片、包网格、包安全的网格化巡逻防控模式,并根据实际警情,合理调整警力部署,以“走村串巷保平安”的全方位安防模式,力保辖区平安稳定。通过红色“驿警联盟”努力,有效遏制辖区各类案件的发生,从2019年至今,文安驿派出所辖区接处警从每年180余起降到140余起,受案数从40余起降到20余起,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从70%上升到96%,实现了“接处警下下降、受立案下降、调解率上升”的两降一升预期目标。目前,辖区现无户籍地在逃人员、无涉法信访事件、无民警违法违纪事件,治状况总体平稳、日趋向好。
王椰林 燃烧自己 照亮别人
王椰林,男,1971年4月生。陕西延长人,中共党员。一级警督警衔,现任延长县公安局大队长。从警30年,王椰林同志先后荣立集体个人三等功各一次,市县两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政法干警”“优秀科所所队长”“全省优秀民警”等40多项荣誉。被授予“延长好人”称号,荣获“延安市五一劳动奖章”、“延安市最美奋斗者”和延安市“汪勇式民警”的称号,被公安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评选为“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个人”。
工作之余坚持从事爱心公益事业25年。2015年,与朋友组建延长县爱心公益协会,筹资50余万元,积极开展送温暖公益活动;从2016年开始,组建山里娃爱心联盟,开展针对困境儿童的“2+1爱心助学”活动。为每个孩子找到一个长期资助者和一个常住延长的爱心妈妈,从经济和心灵上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目前已资助128名孩子上学。
其中有3个已经大学毕业,9个在读大学和研究生,累计给孩子们筹集学费生活费达100余万元。2017年秋,王椰林筹建爱心小店(微店)为贫困学生和在册贫困户在网上帮忙销售红薯、苹果、梨等农副产品3万余公斤总计30万余元;组建10面“爱心墙”,为困难群众收集发放衣物8万余件;他坚持20年无偿献血27次9800毫升,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王椰林热爱公益,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令人敬仰和感动,他把一名人民警察和共产党员忘我的无私奉献的楷模形象诠释得淋漓尽致,把他满腔的热血和爱都倾注给了他热爱的事业和孩子。他像一只火炬,燃烧着自己,照亮温暖着别人,他是延安公安的骄傲,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陈云戈 一如既往冲在最前线
陈云戈,男,1967年7月出生,汉族,山西临县人,中共党员。1989年4月参加工作,现任延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交大队安塞中队教导员,一级警督警衔。先后两次被省交警总队、市交警支队评为“优秀民警”“十佳交警”,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2018年被市公安局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9月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先进工作者,同年11月被评为“陕西好交警”。
作为一名老党员、老警察,他经历过无数次重大考验,每一次他都一如既往冲在最前线。2013年7月,延安遭遇持续强降雨灾害,灾情、险情接连不断,他带领中队民警和社区干部蹚在齐膝的泥里,冒着随时可能被垮塌山体吞没的危险,紧急疏散居民,疏导车辆,一个多月的坚持,路段内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有效保护;2020年初,疫情防控期间,他所在的万花中队负责辖区收费站出入车辆的人员筛查工作,面对刺骨寒风,他忍着病痛,坚守在防控第一线,圆满完成疫情防控任务;2020年3月,他在辖区创建“交通安全网格员”制度,通过网格员收集、反馈群众诉求
等相关信息,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同时,通过网格员与辖区40余所学校建立通联机制,对上学放学、家长会、运动会等易造成拥堵情况提前报送信息、设置预案,有效缓解辖区交通拥堵问题。从警32年,始终把人民满意作为自己工作的终极目标,坚守一线、无私奉献,这就是他对“初心”和“使命”的最好诠释。
陈云戈就是一坛“陈年老醋”,品正香远,是新时代公安民警的优秀代表,也是警民鱼水情的典范,先后荣获全省优秀民警两次、陕西好交警、全市先进工作者、全市十佳交警、延安模范等10余项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他三十年如一日,始终与群众打成一片,用真心换取真情,用身体力行展现了一名优秀党员民警执法为民、工作亲民、服务爱民的优秀品质,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喜爱的“老陈醋”,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美好佐料。
李鹏鹏 坚守为民初心,当好群众“知心人”
李鹏鹏,男,汉族,1986年1月生,中共党员,三级警督。2011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延安市公安局宝塔分局南市派出所副所长。先后被评为全省优秀信息员、全市国内安全保卫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民警,优秀公务员称号4次,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荣获个人嘉奖3次。
在日常工作中,他坚守为民初心,忠诚践行使命,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真心诚意为群众服务,被辖区群众亲切地称为“知心人”。2021年4月,他在入户走访过程中了解到,特殊教育学校许多家长因孩子走失而感到担忧,而全国正在开展的“找宝”公益活动就是利用虹膜识别技术帮助找到走失儿童。民有所呼,警有所应,在多次请示领导并对接上级业务部门后,他主动携带设备来到学校为特殊儿童们采集虹膜信息,克服与孩子们的语言交流障碍等种种困难,一遍又一遍地为孩子们作示范,历经两天时间,300多名儿童的虹膜信息成功采集完毕。
他始终力争达到“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目标。两年来,他牵头化解大型群体矛盾纠纷10余起,其中化解因供暖矛盾发生的纠纷、医患纠纷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2021年6月,他作为分局信访化解攻坚组一员,多次赴西安与上访人员面对面交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辖区内两起近20年的信访积案得以解决,李鹏鹏同志也被授予“宝塔分局信访积案化解”个人嘉奖。
针对电信诈骗案件高发的实际,他在辖区建立三级反诈宣传微信工作群430个,进群人员达到28143人,极大地扩大了反诈宣传覆盖面,促使辖区电诈发案率明显下降。印制的八封信反诈宣传材料,进校园的小手拉大手反诈宣传工作方法被陕西电视台《警务瞭望》栏目、延安电视台《百姓关注》栏目进行宣传报道。在侦破宝塔区首例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中,他作为专案组成员全程参与,多次前往西安、榆林、延川等地搜集、固定证据,查找受害人及证人30余人,为成功打掉宝塔区一大“毒瘤”,完成宝塔区首例黑社会性质组织案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李路珂“绝不让嫌疑人在我眼皮底下跑掉”
李路珂是延安市公安局经开分局巡特警大队大队长,是奋战在公安基层战线上的优秀代表。自2010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他先后参与侦破各类刑事案件210余起,其中重特大刑事案件40余起,直接间接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270余名,缴获各类毒品3000余克。先后五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并荣获“陕西省优秀人民警察”“延安市五一劳动奖章”;延安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等26项荣誉。同时,他所带领的经开分局巡特警大队被陕西省公安厅评为“全省优秀公安基层单位”,被延安市公安局评为“全市公安禁毒工作先进集体”。
在一次次的抓捕犯罪嫌疑人现场,他始终抱着“绝不能让嫌疑人在我眼皮底下跑掉”的信念,孤身一人与持刀歹徒殊死搏斗,凭借着一身正气和过硬素质与死神擦肩而过;在侦办各类贩毒案件过程中,每次遇到的困难不尽相同,但他都能与犯罪团伙斗智斗勇,反复周旋,屡屡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在接待报案群众的第一现场,他慧眼如炬,从带头闹事男子的反常行为中发现了端倪,将其收取好处费诈骗多名群众钱财110万余元的行为识破,成功为受害群众追回赃款80余万元。被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以《贼喊捉贼报假案,火眼金睛识原形》为题进行报道;在抗击新冠疫情的一线,他向分局党委主动请缨,由经开分局巡特警大队驻守延安“东大门”——姚店收费站。在他的带领下,巡特警大队所有民辅警迎难而上,他们的身影出现在卡口执勤、巡逻防控、核查外来人员、劝散聚集群众等多个地方,疫情反复已三载,数日不归亦常事,他和他的战友们真正做到了“疫情不退,警察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