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不只在金秋,四季都闻瓜菜香。如今的延安,不管是春节还是端午节,市民们都能在餐桌上痛痛快快地吃上本地产的新鲜瓜果蔬菜。这是我市设施农业持续向好发展的结果。
延安是传统农业城市,以前每到冬春时节,很难吃到新鲜果蔬。然而随着设施农业异军突起,这一难题得到了有效缓解。而参与设施农业也使许多农民摆脱贫困,走向小康生活。安塞区镰刀湾镇罗居村的鲍世伟栽种茄子,两个大棚一年下来就收入16.5万元,被誉为“茄子大王”。坪桥镇的王国志在西洼界村投资120多万元,流转土地80余亩,建起新型日光温室大棚20棚,在棚里种辣椒、小瓜、西红柿、豆角等,年收入稳定在100万元左右。这样的农民在全市还有不少。他们已然尝到了发展设施农业的甜头。
当然,由于受资金、规模、人员素质、技术服务、生产流程监管等因素制约,我市的设施农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各级各部门应加大扶持力度,推动规模化、特色化种植,提高科技服务能力,注重标准化、品牌化生产,提升市场竞争力,建立畅通的销售渠道,实现货畅其流,使农民心甘情愿地守住这个“金饭碗”。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设施农业产业犹如“星火燎原”,正深刻地改变着我市传统的农业面貌,成为广大农民过上小康生活强有力的手段之一。让我们再添一捆柴、再加一把火,推动设施农业良性循环发展,为乡村振兴再添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