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神舟应邀赴天宫 延安“三宝”游太空
  记者 乔建虎 孙艳艳 叶四青
  近日,延安苹果随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这已经是鲜甜可口的延安苹果第三次“上天”叩访天宫。经记者了解,我市已有黄帝手植柏种子、山丹丹花种子、延安苹果等“宝贝”先后跟随神舟飞船遨游天空。
  黄帝手植柏种子:通过航天育种扩繁,让民族根脉生生不息
  “此树为世界柏树之冠。2016年的中秋之夜,在此精选了7383颗的黄帝手植柏种子,随着‘天宫二号’遨游太空两个月后,随神舟十一号返回陆地……”
  6月4日上午,在黄帝陵景区轩辕庙院内的黄帝手植柏前,小小讲解员自信大方地向游客讲解黄帝手植柏,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围观。
  黄帝手植柏生长在延安市黄陵县桥山轩辕庙院内,高20余米,胸径11米,当地有民谚:“七搂八揸半,圪里圪垯不上算”,谓七人合抱犹不围,为轩辕黄帝亲手所植,是迄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具有5000年树龄。树枝像虬龙在空中盘绕,苍劲挺拔、冠盖蔽空,至今依然四季常青、枝繁叶茂,是黄帝陵景区最有价值的文化遗存和历史见证。1982年,英国林业专家罗皮尔考察了27个国家的柏树后,认为唯有黄帝手植柏最粗壮、最古老。中华名树公选养护委员会评其为“中华百棵名树之首”,被誉为“世界柏树之冠”。
  2016年8月底,黄帝陵管理局林业技术人员采集了一批黄帝手植柏的种子,经过初步筛选、晾晒后送往西安,由省林业部门专家从中筛选出7383颗具备出芽繁殖条件的种子。
  同年9月15日,这些种子“搭乘”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入太空。在太空遨游2个月后,这批种子于当年11月18日返回地球。11月22日,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会展中心,从太空归来的种子被移交给陕西。黄帝陵管理局留存其中2016颗种子用于科普宣传教育,其余的种子继续用于林业科研。
  在轩辕庙院内西侧的祭祀文化展室内,2016颗黄帝手植柏种子,默默讲述着遨游太空的故事。
  2017年3月21日,用于林业科研的种子被相关部门移交陕西省宁东林业局,并于当月植入陕西南五台珍稀树种种质资源库。在工作人员的精心呵护和管理下,顺利度过了适应期,目前三株珍稀苗木均长势良好。
  2017年和2018年宁东林业局两次申请取得黄帝手植柏太空种子650粒,其中2017年150粒,2018年500粒。2017年采用恒温箱催芽培育,经过一个月的恒温箱培育试验,共出苗50株,出苗率达到33%。2018年分别按照直接播种、沙藏催芽、恒温箱催芽三种对比方式,尤其对恒温箱催芽进行严格要求,参与实验的工作人员夜以继日,精心培育,通过观察有部分种子存在基因变异,植株颜色发生明显变化,共获得黄帝手植柏太空种子苗163株,平均出苗率32.6%,其中沙藏催芽法出苗率最高,达到38.5%,为后续太空种子繁殖育苗乃至其他古树名木扩繁培育积累了经验。
  2018年全面启动黄帝手植柏太空种子扩繁、培育、对比试验工作。现存187株,长势良好,由宁东林业局负责培育。
  2019年4月29日,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正式开园迎客,在世园会的标志性建筑中国馆中,由陕西省林业局选送的2株黄帝柏亲子苗(太空)在北京世园会陕西馆展出,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向十一国元首详细介绍了黄帝手植柏的来历和文化,引起世界关注。
  2021年3月9日,经省林业局批准,向秦岭植物园赠送了3株黄帝柏亲子苗(太空),定植于秦岭植物园,向社会公众展出。
  黄帝手植柏种子遨游太空,是通过航天育种技术扩繁黄帝手植柏的首次尝试,是陕西乃至西北地区植物物种研究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对中国乃至世界古树保护繁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科研和学术价值,这不仅彰显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强大生命力,更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提升民族自豪感、增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凝聚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市花”山丹丹种子:诱变新品种,让花开更加红艳艳
  山丹得春雨,艳色照庭除。红艳艳的山丹丹花是陕北人民的“爱情之花”,象征“可以燎原的革命星星之火”和一切美好事物,是延安市的“市花”。
  在陕北土地上因美艳而一骑绝尘的山丹丹,却面临生长繁育的难题。多年来,由于自然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在野外生长的山丹丹却越来越少。它纤细、娇弱,长在背洼阴凉处,周边草少了,它容易被晒死;周边草多了,往往因吸收不到营养容易被“饿死”。与此同时,从发芽到开花的生长周期较长。“第一年下籽,往往第三年才能开出第一朵花。”研究保护山丹丹花18年的延安大学副教授齐向英说道。
  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发射升空,在延川县乾坤湾镇收集下的千万颗山丹丹花籽中,延安大学精挑细选出20粒颜值最高的花籽,让它们随神舟十一号一起遨游太空,由此,也开启了该校山丹丹花航天育种新模式。
  2016年11月,神舟十一号返回带回花籽后,延安大学齐向英团队立即在育苗盘种植了这些花籽,并放在自然条件下生长。通过近6年的培育研究,齐向英团队发现,有太空遨游经历的山丹丹花籽培育出的第二代山丹丹花,其种球明显变大,根茎更加粗壮,叶子更加多而密、宽而大。
  6月7日,记者在延安大学山丹丹花育种大田内看到,6棵有太空遨游经历的第二代山丹丹花长势正好,它们是2016年11月种下第一代山丹丹花里第一朵花的后代。如今,最高的一棵山丹丹高达1米,叶子翠绿欲滴,24个花蕾含苞待放。齐向英说,再有一周左右时间,这些山丹丹花就会开放。
  “一个鸡蛋大的种球,自然界一般很难见到。有航天经历的第二代山丹丹花种球只要2年就可以达到。而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的种球,5至6年才有核桃般大小。”齐向英说。一般来说,种球越大,山丹丹的植株才能长得越高,花开得也越多。以往,需要给山丹丹花不断施肥才能让它的种球长得更大,让植株更强壮。“成球速度快了,生长周期快了,如果要大面积种植山丹丹花,发挥其药用、观赏等价值,这些新苗子能降低成本、提高利用效率。”齐向英说。
  今年5月4日,齐向英团队在新疆实施了太空亚轨道山丹丹育种实验。此次实验在轨运行高度150km,连续飞行180km后返回地面。实验将山丹丹活体愈伤组织和鳞片培养在试管微小空间内进行了航天诱变。
  航天诱变也称空间诱变,是将作物种子或者其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或者高空气球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诱变材料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品种、新材料,培育作物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技术。它是航天科技与农业相结合的产物,是航天、遗传、辐射、育种等跨学科的高新技术。
  如今,在延安大学山丹丹育种与分析实验室,新一代航天育种的山丹丹试管苗长势良好,经过近一个月的生长,籽球已经开始增大,明显强于地面对照组。
  “今后,还将通过杂交等手段研究培育,让延安的山丹丹更加红艳艳。”齐向英说。
  延安苹果:三次上太空,成为航天员太空“出差”必备水果
  2021年6月23日,随着央视中国空间站系列报道,解密中国航天员太空生活,一组航天员在太空吃苹果的视频让众多网友啧啧称奇,是什么样的苹果竟然可以带到太空?
  这款苹果就是延安苹果,产地主要来自我市洛川、黄陵、宜川、富县等苹果优生区。延安苹果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可长时间保存,同时苹果汁水较少,方便航天员在太空中食用,解决了中国航天员太空任务中只能吃冻干水果的现状。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刘伯明曾经说,冰箱里的苹果他们不舍得吃,因为苹果的香味可以充满整个空间站。他的话让全国人民认识到了陕西苹果的独特魅力,吃陕西苹果也成为一种时尚。
  而在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延安苹果第二次跟随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一起“上天”,至此,延安苹果已经成为航天员太空“出差”的必备水果。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营养与食品研究室主任臧鹏曾在神舟十三号出发后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强烈推荐下,神舟十三号“出差”的3位航天员依然携带了新鲜苹果,而且相较于神舟十二号数量更多。
  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延安苹果再次跟随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一起飞入太空。而这次,“出差”的3位航天员,依然选择了延安苹果作为补充能量和营养的鲜食水果,这也是对延安苹果的最大认可。
  延安华圣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祖斌告诉记者,太空环境复杂,把鲜食苹果送上太空,对每一颗苹果的内在品质都有严苛的检验要求。他们对全国很多产区的苹果进行测试和试验后发现,黄土高原的苹果品质和口感更胜一筹。因此,这次给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交付的苹果全部是从延安市的高标准苹果示范园中精挑细选出来的。
  姚祖斌介绍:“我们采用国际先进的气调保鲜贮藏与冷链运输技术,保证航天员在太空吃到的苹果口感始终新鲜香脆。”
  “延安地处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的核心区,土层厚、光照足、温差大、降雨量适中,环境质量优良,所产苹果品质过硬。”延安市果业中心主任路树国说,果业中心从品种选育、测土配肥、绿色防控、质量检测等方面全程为“飞天”苹果提供技术指导,确保送入太空的延安苹果质量安全和色香味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