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延安市人民医院肾内科的一名主管护师,今年36岁,我叫沈丕丽。4月15日,我和来自延安各医院的医护人员组成援沪医疗队,前往上海支援疫情防控工作。5月23日,我们圆满完成任务,返回延安。
返延隔离期间,我一个人静静地站在窗前,望着窗外温暖明亮的阳光、远处巍峨亲切的宝塔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援沪一个多月来的点点滴滴,如电影片段般涌上我的心头。
“我能不能不走?你们要把我转到哪里?我行动不便,在这里有你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我非常满意,我能不能不走?”5月22日,在上海城市足迹馆亚定点医院,我们即将结束援沪任务的最后一天,要将所负责方舱里剩余几位患者转移,当通知一位老人做好转移准备时,他激动地问我。
这位老人今年82岁,是我们援沪期间护理过的几百位患者中的一位。因为双下肢截瘫,他生活不能自理,上卫生间都需要我们医护协助。
听到他的疑问,我说:“爷爷,我也舍不得您,但是我们明天要回延安了,咱们病区要关掉,您得转到二楼,二楼医护的服务也挺好的,您放心吧。”“你们要回去了?那好吧,赶快回去吧,孩子,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爷爷拉住我的手说,“我非常舍不得你们,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上海与延安,源远流长啊。想想延安时期,再想想现在,还是要感谢共产党,感谢延安医疗队……”
爷爷开始絮絮叨叨,不停地表示感激和不舍。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手,轻声和他道别,随后忍住眼眶内打转的眼泪,迅速转身离开。这些天来,我们与每一位患者朝夕相处,建立起了真挚的友谊,要和大家告别时,难舍的情绪在心里不断翻滚,我真害怕我会控制不住自己。
我还清晰地记得,刚到上海城市足迹馆亚定点医院时,一位75岁的李奶奶泪流满面地来到护士站,哭着说要借手机给舱外的儿子打电话。电话打通后,她大声哭着告诉儿子,自己核酸检测持续阳性,没法再活了。根据她的哭诉,我了解到原来李奶奶没有家人陪同,核酸检测结果又持续阳性,看见其他病友陆续回家,她焦虑过度,情绪崩溃。
我赶紧把李奶奶带回床边,让她坐下。我倒了一杯热水,耐心地宽慰她要放松心情,这样有利于病情的好转,并告诉她:“您来医院,我们就是您的家人,我们会陪伴着您,有什么困难和需要,都可以来找我们。”渐渐地,李奶奶的情绪稳定了一些,我告诉了她我的名字,告诉她不管什么事都可以来找我,李奶奶拉着我隔着无菌手套的手,热泪盈眶地点着头。
李奶奶在方舱医院的日子里,我经常会挤出时间找她聊天,她再也没有因为孤单恐惧而难过,积极配合我们的治疗工作。后来,她的核酸检测结果转阴了,她得知后激动地告诉我:“医生说我可以出院了,我把我的电话给你留下,等疫情结束了,你一定要再来上海,一定要来找我。”
援沪期间,像这样让人感动的事情还有很多,在队长的带领下,我和队员们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中收获着精神的富足。
还记得,一个人刚进方舱时的紧张与坚决,采集核酸时为赶时间摔倒在了马路上,通过护目镜发现是队友时的惊喜与激动,隔着窗子彼此问候关怀的暖心时刻,一个个患者对我们的感谢……一幕幕场景,一次次感动。防护服里湿透的汗衣,镜子前留有口罩深深印痕的脸庞,因进舱不敢喝水而干裂的嘴唇,虽身处险境,但我们带着延安儿女的使命,每个人都无怨无悔,把这次援沪之行当作磨炼意志、提升素养的机会,带着满腔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奋战在抗疫一线。
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从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零号基地方舱医院到城市足迹馆亚定点医院,每一个班次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战胜疫情的决心。今后,只要群众有需要、组织有号召,不管有多少困难,有多大风险,我都会积极参与、勇敢“逆行”,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记者 李欢 叶四青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