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没有观众就没有陕北道情
——访国家一级编剧曹伯植
  《陕西日报》记者 师念
  陕北道情和陕北说书,是陕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也是陕北人民从古到今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5月17日,记者专访了国家一级编剧、陕北知名文化学者曹伯植,就陕北道情和陕北说书在剧本、演员、舞台、观众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曹伯植介绍,早期,陕北说唱艺人并无剧本。陕北说书的艺人们背会鼓词、书词中的套词后,把故事往里套,边说边改,直到听众满意才算定型。不同艺人说书内容不完全一样,即便是同一个人也会因环境、听众人数及时间要求的长短不同,对书词进行自由增减。而陕北道情在雏形时期,也没有专职编剧、固定剧本。随着陕北道情的传承与发展,就有文人开始参与创作。现存一部分剧本可能是道情剧团把其他剧种的剧目移植过来,一部分是传统保留剧目,还有好多是民间艺人根据陕北说书曲本改编而成的。
  陕北道情师徒口传心授,民间艺人即使在演出时,也会出现对剧本的增减现象。陕北道情在剧本方面,带有很多生活中的大白话,带着稚气的俗语、俚语。宋杂剧是以滑稽搞笑为特色的一种表演形式,现在的陕北传统道情戏,也在很多方面具有宋杂剧的特点。
  创作方式上,陕北说书以第三人称叙述、描写较多,而陕北道情与其他戏剧一样,多为第一人称的唱词与道白。心理活动方面,陕北说书多用描写和叙述,陕北道情则多表现在动作中。
  曹伯植说,在演员方面,陕北说书的演员在过去均以个体行艺为主,几乎全是盲人。而陕北道情的演员同其他戏曲演员一样,需要集体活动。陕北说书的演员重在说唱,而陕北道情的演员重在表演,靠形体表演引起观众联想。陕北道情的演员清楚知道自己并非剧中人,他们有时在表演中会自我调侃,与台下观众交流,观察观众的情绪变化,不断修正自己的演出。
  陕北说书的观众也可叫听众,因为以前的说书艺人为盲人,几乎没表演,主要靠说唱取胜。因此,人们把欣赏这一艺术的过程叫听书。但陕北道情就不一样了,主要靠表演,欣赏主体自然是观众。哪里有观众,哪里就有剧场。
  曹伯植说:“没有观众就不会有道情戏的演出,观众的情绪直接影响着演出的成败。观众被演员的表演吸引时,他们就同演员一起哭一起笑,声音越大、越热烈,演员就越卖力,表演也更加细腻、到位。如果观众情绪低落,对表演不感兴趣,演员的演出就会粗疏,有时甚至把一段戏、一些唱腔、道白、表演动作去掉。”
  在传承方面,无论是陕北说书还是陕北道情,徒弟想学艺,师傅都得先考察他的人品、天赋,符合要求后才会答应。陕北说书的徒弟出师后,叩拜告别师傅,单独行艺;而陕北道情的徒弟出师后,则继续随师傅跟班唱戏,根据出演角色的主次,得到不同待遇。
  陕北说书和陕北道情均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陕北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三秦大地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