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凯正在检查消防栓是否正常 通讯员 白利民 张水龙 记者 孙艳艳
32岁的郭凯是延安市消防救援支队二级助理员。自加入消防队伍后,他时刻谨记一名消防战士的职责,参加过大大小小的灭火和抢险救援500余次,抢救出被困群众60余人。他与火魔搏击,与死神赛跑,在生与死的较量中不断成长、赴汤蹈火、一往无前,只为守护万家灯火下的岁月静好。
平时多流汗 战时少流血
2007年当兵入伍以来,郭凯一直就非常重视自己的业务知识学习。从什么都不懂的新兵蛋子成长到如今的消防业务骨干,郭凯在日常训练中付出汗水的同时,也在火灾和抢险救援中积累了丰富的救援经验。现在,他也成长为一名教官。
在日常训练队员时,郭凯常常以他的实战经验告诉他们:“打铁还需自身硬。”为此,除了严格督促队员们进行体能训练外,他还十分重视灭火业务技能的训练。3公里、5公里长跑只是体能考核的基本标准,成绩不达标的,他就继续带着队员额外加练,还经常利用阴雨天气带领队员们学习防火专业知识。
为了让每个队员都能熟练地掌握各种灭火机具的使用,他经常组织全队人员加强各种灭火装备及相应灭火和自救战术的训练。他说:“组织既然把队员交给我带,就是对我的信任,我坚信‘火场如战场,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训练上含糊就是对战友的不负责。”
长期的严格要求和训练,让他和他的队员业务能力得到较快提升,多次参与市、县组织的火灾扑救应急演练,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在困难面前要冲锋在前
在一次次抢险救灾的现场,郭凯视组织交予的任务高于一切,将生死置之度外,面对灾情险情英勇顽强,不怕苦、不怕累、更不怕牺牲。
2014年4月26日凌晨1点48分,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炼化公司延安炼油厂三个轻质油储存罐发生闪爆着火事故,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现场情况万分危急。
当消防部队到达火灾现场时,着火油罐火光冲天,火焰已经高达50米以上。时任洛川县消防救援中队副中队长的郭凯,到达现场后,立即汇报指挥中心,组织周边镇900多名群众安全撤离。
8年前的消防车和现在的进口消防车的性能没法比,当时车载水炮的有效射程根本达不到燃烧着熊熊烈火的罐顶上,于是,火场指挥员决定组成突击敢死队冲进防护堤迫近作业。郭凯主动向指挥员请缨担任主攻。
指挥员同意后,郭凯立即和突击队员顶着难以忍受的高温把两节拉梯架到燃烧罐上,将移动炮推到被烧得发红而且塌陷的罐体上,顶着高温和随时可能掉入罐里的危险,他站在上面操作移动炮进行近距离灭火,他的壮举极大地鼓舞了在场官兵的士气,为大火的最终扑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灭火过程中,战友们在身后不断用水枪向郭凯射水降温,有几次强大的水压差点把他冲进罐体里,幸好郭凯用脚紧紧勾住了两节梯蹬稳住身体。
经过数个小时奋力扑救,火势最终得到了控制并被顺利扑灭。回忆起这段经历,郭凯总是说:“当时我也没有考虑那么多,就想着只要人民需要,我就必须向上冲。”
入伍以来,郭凯先后参加过大大小小的灭火和抢险救援500余次,抢救出被困群众60余人,多次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表扬和人民群众的肯定。
爱心传递,是对我最大的回报
出身农民家庭的郭凯,从小就过着拮据的生活,深知农民生活的困苦,参加工作后他希望能够帮助那些像自己一样历经贫寒的孩子求学。
2019年,洛川县交口河镇合乐村的张莉因父母重病相继辞世,全靠年过六旬的爷爷供养求学,生活极度困难。郭凯得知情况后决定帮她完成学业,他给张莉交了学费,利用周末帮她辅导家庭作业,在田间地头帮她家卸苹果创收入,逢年过节,还会为她购置新衣服……
多年来,郭凯共帮扶了5名学生,目前均已大学毕业。同事曾笑着调侃他,“你的孩子们终于大学毕业了,你就等着享福吧。”郭凯却总是说:“我只是尽自己的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孩子,孩子们有能力之后能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就是对我最大的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