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贵州凤冈:县级“挂帮” 推动撂荒地复耕
新华社记者 罗羽
  “这些玉米和大豆种下去两个多月了,长势不错。”站在村头一处缓坡上,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琊川镇文昌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军指着眼前一片110亩的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基地说道,这里原本是一片撂荒地,现在全部种上了粮食,满目皆绿。
  李军介绍,以前这片撂荒地是苗木基地,因经营不善,荒了几年。今年3月份,经县自然资源局挂帮投入约10万元、耗时一个月整治后,又恢复成种植条件不错的耕地。
  凤冈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平光介绍,2022年以来,凤冈全县把撂荒地复垦利用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实行县级部门、企业到挂帮村(社区)利用撂荒地发展粮食生产的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县级部门、企业挂帮77个点,累计摸排整治撂荒地10300多亩,已完成复种8000多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大豆、蔬菜、高粱等作物。
  刘平光说,县级部门、企业挂帮整治撂荒地后,交由村级合作社、种植大户及农户耕种或代种,县里免费提供种子和部分肥料,并与土地承包户商定5年内免除土地流转费,使得此项工作得以快速推进。
  在琊川镇大兴村恒新果园所在的轿顶山上,新整治的120亩撂荒地4月份流转给果园负责人杨通海经营后,种上了玉米和大豆,如今已是一片葱茏。
  杨通海还记得,当初挖掘机、旋耕机等机器开上昔日的“沉睡土地”,在机声轰隆中,这些杂草丛生的撂荒地被重塑“新貌”的场景。
  “如果让我自己整治土地,成本将会很高。”杨通海说,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争取资金整治土地,县农业农村局提供部分种子,还规定5年内免土地流转费,让他可以轻装上阵搞经营。
  杨通海算了一笔账,仅玉米一项,按照当前每吨3200元的价格,120亩土地可以产出至少48吨玉米,产值超15万元。扣掉土地流转费及请人工种、管、收等成本约5万元,他可以赚10万元左右。
  为推进撂荒地复垦利用取得长足成效,对条件相对成熟的成片撂荒地,凤冈县的挂帮部门、企业在整治过程中还着重加强其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机通达性和机耕便捷性。
  凤冈县农业农村局挂帮整治琊川镇朝阳村的224亩撂荒地,仅修路就投入了约6万元。“过去不少种植条件比较好的耕地之所以撂荒,正是因为缺少机耕道等基础设施,农民不愿去种。”刘平光说,经过整治并补上基础设施短板后,不少昔日的撂荒地如今变成了“香饽饽”,大户抢着种。
  “当前,我们将充分利用耕种季节,加快推动还未栽种的已复垦撂荒地全部种足种满,在撂荒地中找粮食增量。”刘平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