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赓续红色血脉 为国加油争气
— 长庆油田采油一厂用延安精神建设一流油气田发展纪实
石油工人放歌“好汉坡”
  王柏霖 董宇 刘莹
  长庆油田采油一厂地处革命圣地延安,传承着陕甘宁边区深厚的红色基因,开发着素有“磨刀石”之称的安塞油田。50年来,几代石油人牢记产业报国的责任使命,将延安精神、石油精神和解放军精神融入血脉,始终坚持身在延安学延安,“好汉坡”上育好汉,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锻造了优秀的企业品格,培育了享誉全国的“安塞模式”,淬炼了历久弥新的“好汉坡精神”,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国家级绿色矿山”等40多项省部级以上荣誉,成为在低渗透上用延安精神建设一流油气田的实践典型和行业标杆。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彰显油气报国的石油力量
  长庆油田采油一厂的创业史,就是一部坚定正确政治方向,为国加油争气的战斗史。他诞生于民族经济困难时期,成长于改革开放的历史阶段,发展于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前进的每一步都与国家战略需求紧紧相连。上世纪70年代,在国家“备战、备荒、为人民”的背景下,8000余名退伍军人和石油职工像当年那群高喊“到延安去!”的热血青年一样,从祖国各地汇聚延安,在陕北高原拉开了会战序幕。
  
此后的十年间,石油人先后挺进渭北、富县,继而挥师南下洛河、葫芦河,接着北上吴旗、志丹,南下铜川、耀县,足迹遍布陕北的沟沟壑壑、山山峁峁,但“迷茫漫长,未成大势”。80年代,改革开放的中国大量需要石油,革命圣地延安便成为了这一时期的火热战场。面对举国上下对石油的渴求,石油人坚定方向跟党走、为国找油不停歇,在陕北高原立架打井,建站采油,拉开了安塞石油会战的大幕。面对道路不通、无房可住、口粮紧缺的万千困境,1984年7月,长庆油田在安塞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向参战职工提出了过“五关”的号召:“能够丢下妻儿上前线,能够忍受黄土之苦,能过几乎没有文化娱乐的生活,能在没有菜吃的情况下填饱肚子,能够经受得住外界干扰。”五关成为了衡量一个石油人是否合格和优秀的标准。
  成百上千的石油人坚守“我为祖国献石油”是必须履行的政治使命,坚决扛起油气安全保供的政治责任。他们发扬“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石油精神,在宝塔山下搭帐篷、住窑洞、挖窝子,风餐露宿、战天斗地。他们胸怀报国之志,恪尽兴油之责,“三个石头支口锅”“人拉肩扛搞会战”“顶风冒雪修油井”,经受了各种艰难困苦的考验。相继探明了王窑、侯市、杏河、坪桥、谭家营5个区块,含油面积206平方公里,探明储量2.37亿吨。从1994年起,油田每年以近20万吨的速度迅速向坪桥、侯市、杏河等区块大面积推进,年产原油于1997年实现100万吨,2004年跨越200万吨,2010年突破300万吨,鲜艳的红旗插满了志丹、安塞老区腹地,延河之畔挺起了巍峨的钻塔。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注入永续发展的石油动能
  陕北是我国最早发现石油和准确命名石油的地方,而陕北找油史却并不容易。直到1983年,塞一井喷出了工业油流,陕北探明了亿吨整装连片的安塞油田,取得了延长统油藏近百年勘探的重大突破。可惊喜之余,面临的却是“井井有油,井井不流”的尴尬局面。安塞油田呈现出世界罕见的低渗、低压、低丰度“三低”特征,开发难度堪称“石头缝里榨油,干毛巾里挤水”。在开发之初,就被美国CER咨询公司判了“死刑”,断定为“没有开采价值的效益边际油田”。靠什么让这个“金娃娃”起死回生?逆境中的石油人坚定“苦干实干加巧干,定叫石油连成片”的信心,针对不同井区、不同油层,各路精英解放思想,突破禁区,重翻老资料,重新认识三叠系,开展了三次矿场开发试验,取得了初步经验。之后历经七年的艰苦攻关,逐步形成并完善三大技术系列,八项配套技术,全面解决了从地面到地下,从钻井到采油、从投入到产出等一系列开发问题,实现了安塞油田“无效到有效,低效到高效”的华丽逆袭。1994年,“安塞模式”正式被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向全国石油企业进行推广,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特低渗透油田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开创了特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历史先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延安精神,成为长庆人撬开低渗透油流的制胜武器,唤醒了磨刀石里的滚滚油流。进入新时代以来,长庆油田采油一厂始终坚持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奋进的力量,坚持“三个重新认识”,不断丰富“安塞模式”内涵,形成了新时期“五大技术系列、二十四项配套技术”,连续25年保持Ⅰ类油藏开发水平,为长庆油田相继攻克特低渗、超低渗、页岩油、致密气等技术难关,实现6000万吨、建成西部大庆提供了坚实铺垫,为把鄂尔多斯盆地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技术创新基地作出了积极贡献。截至2021年底,长庆油田采油一厂共开发油藏39个,累计产油6000万吨。近年来,长庆人坚持将解放思想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行大部制和油公司模式改革,机构编制缩减25%,管理效率大幅提升。同时将分散在梁峁深处、沟壑之间的7070口油气水井、266座站库、5000余公里管线及上万台生产设备装进计算机、接入互联网,实现了自动操控、远程管理和智能指挥,走出了一条国企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路径。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篆刻建功高原的石油风骨
  陕北安塞,有一面坡被当地人称作“阎王坡”,海拔1300米,坡度70度,坡下是十几米的深涧,被称为“无人沟”。经常有人和牲畜不慎滚下坡去,摔伤摔死。当地流传着“上了阎王坡,十人九哆嗦,从上往下看,吓得魂魄落”的顺口溜。“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指引着石油人在没有人的地方扎下根,在没有路的地方踩出路。1990年,采油一厂王三计量站建在了这道坡下。小站共承担着东西两座山上16口油水井的生产计量任务。当时生产生活设施都极其匮乏,巡井全靠两条腿。陕北的大山,见面面容易拉话话难,走大路需要绕几座大山,巡完16口井要整整一天,而从“阎王坡”上去,要省大半天的时间。于是,小站上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年轻人,每天负重20多斤的工具,借着管子搭成的管桥越过无人沟,沿着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上山巡井。曾经一名采油工在巡井中脚底一滑,沿着陡峭的山坡向下急速滑去,情急之下他迅速将随身带的起子牢牢扎入土中,这才幸免于难。石油人酷暑坡上爬,阴雨坡上过,狂风不停留,飞雪照旧走,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魄,把“阎王坡”踏成了“好汉坡”,留下了“安塞油田出好汉,好汉坡上好汉多”的美名。原石油工业部部长王涛曾经感慨地说:“作为一名老石油,这一生有两个地方让我感动,一个是塔克拉玛干,一个就是长庆油田”。“好汉坡”先后被共青团中央授予长庆首家“青年文明号”,被中石油确立为首批“企业精神教育基地”,被中国延安干部学院、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等院校确立为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好汉坡”已被岁月砥砺成壮美丰碑,在延河岸边熠熠生辉。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也随着石油人踩出的一条条小路,攀登的一级级台阶,孕育出了“艰苦创业、勇攀高峰”的好汉坡精神,经过几代石油人的不断丰富和提升,形成了以“艰苦奋斗、攻坚克难”“解放思想、科学求实”“忠诚企业、奉献石油”“热爱岗位、尽职尽责”“锐意创新、追求卓越”为核心的五种精神内涵,这不仅是长庆人克服艰苦的自然环境和地质条件,在低渗透上建设大油田的豪迈誓言,更是延安精神在石油行业的传承弘扬,是石油人不惧任何风险挑战的深厚底气。“好汉坡”磨炼了几代人,在百里油区,先后涌现出了6名全国劳模,20余名省市级劳模,一批高素质、懂管理、有情怀的硬核力量投身油田建设,续写着“好汉坡上好汉多”的时代佳话。2022年,中省市延安精神研究会授予采油一厂全国国企首个延安精神践行示范基地,“好汉坡”成为延安精神示范教育基地,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客人爬“好汉坡”,唱好汉歌,听好汉事,“好汉坡”的名字响彻祖国大江南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勇担回报老区的石油使命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延安始终是石油人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50年来,长庆油田采油一厂积极履行国有企业三大责任,主动融入延安市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在推动老区发展进程中彰显责任担当。为了确保50万老区人民喝上放心水,2006年10月27日,随着“侯19—19井”的彻底封井,位于王窑水库一级保护区的102口油水井全部关停,延安市民的饮水安全得到了根本保障。当年对库区内的3座集输站点、26条集输油管线进行整体搬迁,共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亿元。在水库上游,石油人建成了“六闸六坝”工程,定期对库区及主河道区进行连片治理,修建了6道阻断闸、6座拦污坝,先后投资数千万元建起了“长庆好汉林”和“长庆采一生态林”,打造出塞130等5个环保示范区,成为了“再造陕北秀美山川”的建设者和保护者。采油一厂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制定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方案,构建“三道防线、四级责任”体系,形成了立体化、全覆盖、全天候的生态保护大格局。目前,采油一厂承担着陕北宜川、黄龙等地的民生用气,清洁气源造福着20万老区人民,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指导着采油一厂用人民福祉检验发展宗旨,建成了延河岸边的“国家级绿色矿山”,兑现了“建一个油田、美一方山川,建一座井站、留一片绿色”的铿锵誓言。
  “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石油人从未忘记老区人民像支援红军那样支援石油会战,像对待亲人一样欢迎石油工人。进入新世纪以来,长庆油田采油一厂累计为延安市GDP贡献1848亿元,并坚持每年投资19亿元用于产建和基础设施维护。投入1500余万元支援延安市道路建设、文化教育、环保绿化、人畜饮水等公益项目,让土路变油路、苦水变甜水、土窑变砖房。始终坚持以自身发展带动地方工程建设、建材物流、餐饮服务、劳务输出等产业发展,吸收2000多名老区人民服务油田发展,当地群众在自家门口端上“金饭碗”。与地方政府联手推进“一村一户”和“三年帮扶计划”,吴起县长官庙镇梁岔村14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全面助力农牧业养殖、困难助学、病残帮扶,乡亲们笑容更加灿烂,以实际行动担当起推进老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种子队”和“主力军”。
  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时代征程中,长庆油田采油一厂始终坚持弘扬和践行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家风、接力红色事业,锤炼红色风骨,在革命圣地的厚重丰碑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了石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