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刘岘(1915—1990),原名王之兑,字泽长,号慎思,笔名柳涯、丁普,河南兰考人,版画家。他的主要作品有《阿Q正传画集》《怒吼吧中国之图》《罪与罚图》《子夜之图》以及《刘岘木刻选集》《百花齐放》《寓言百图》等。
到延安前
刘岘,1915年8月17日出生于河南兰封(今属兰考)县一个地主家庭,母亲出身贫寒,他同情穷人,后改母姓刘。他5岁开始读私塾,6岁随祖父迁居开封,进入开封第二小学,10岁开始学水彩画。小学毕业后,他考入河南省立一中,与好友合编小报《虹》。这年大病后,转入济汴中学。一年半后,他自动脱离该校,1932年考入北平艺专西画专业,开始受左翼美术运动影响,学习木刻创作。1932年夏,在开封举办《王泽长木刻木炭画展》,被当局诬为“煽动人心”“扰乱治安”,被迫关闭。1933年,刘岘转往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与黄新波组织未名木刻社,参加鲁迅先生指导的新兴木刻运动,在鲁迅指导下进行木刻创作。1933年冬,他手拓《○○木刻集》,之后相继出版《木刻集》《无名木刻》《未名木刻选》《无名木刻集》,鲁迅曾为之作序。在5年中,出版木刻集数十种。1934年夏赴日本留学,入东京美术学校学习油画,并师从日本版画名家平冢运一学习版画,创作了《罪与罚》《子夜》《巡按使》《安娜·卡列尼娜》等插图。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刘岘愤而回国到上海,参加“留日归国同学救亡团”,以漫画做宣传。他从上海到苏州、南京转向河南开封,举办抗战宣传展览和座谈会,又因当地政府阻挠,救亡团停止活动。后自编自印连续木刻《没有字的故事》,揭露帝国主义侵略行径。
1938年1月,刘岘与妻子王卓君由地下党介绍,赴确山参加新四军,在当地组织了“拂晓木刻研究会”。5月1日,在彭雪枫率领的第四支队所在地竹沟镇,举办《木刻漫画展览》,本人刻了《抗战杂编》等木刻。同时,他担任“拂晓剧团”主任和导演,排演了《九一八以来》《黄浦月》《打鬼子去》《放下你的鞭子》等剧。
延安时期
1939年初,刘岘从新四军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木刻。同时自己开展木刻创作,创作了《打到鸭绿江边收复失地》《前进》《担架队》等大量木口木刻,汇刻《木刻续集》。11月,毛泽东为刘岘木刻题词:“我不懂木刻的道理,但我喜欢看木刻。刘岘同志来边区时间不久,已有了许多作品,希望继续努力,为中华民族的新艺术而奋斗。”
1940年,彭雪枫又拍电报调刘岘再回新四军,任陕甘宁边区文协美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同年春,刘岘到达皖北涡阳新四军第四师,编辑出版《拂晓木刻》半月刊,彭雪枫写发刊词,刘岘将毛泽东的题词印在创刊号首页上。1940年6月1日,发生“六一战斗”,为安全起见,彭雪枫派人护送刘岘夫妇撤回延安。1941年,刘岘调边区文化艺术协会美术工作委员会担任主任,组织了“D·H·孚仲社”,组织木刻教学,出版《初期木刻选》和《现代木刻选》两种木刻画集,并在军人俱乐部举办木刻展览,受到热烈欢迎。
1942年,为纪念五四运动,刘岘举办了个人木刻画展。5月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当时担任边区文化协会美术工作委员会主任。会议期间,毛泽东向刘岘问起其家乡情况。会后,刘岘积极组织美术工作委员会成员参加木刻新年画创作。又为刘伯承编译的大型军事教材《合同战术》创作插图50幅。
离开延安后
1945年抗战胜利,8月末,中央决定派部分人员到重庆工作。刘岘夫妇奉命前往重庆《新华日报》工作 ,为《新华日报》写画评,创作了《嘉陵江水手》《胜利之后》《卖玩艺儿的老人》等单幅木刻。1946年,经组织批准定往北平,创作了寓言连续木刻《虚狮雄风》16幅和《零食摊》《锯碗》《地摊》《这也是生活》等数十幅作品。1949年2月,他加入“北平文化接管委员会”,参加中国人民印刷厂接管印制纸币的工作,其间创作了《建设新中国》《教育落后分子》《庆祝三八妇女节》等作品,之后参加创建北京人民艺术工厂,任厂长。1951年在“三反”中被诬贪污,被降级处理。1953年到1957年,刘岘夫妇自编自刻了连续童话故事《小鹰试飞》《咩咩和咪咪》《甘蔗梢》等,以及寓言画200多幅。1958年,他为郭沫若的诗《百花齐放》配图35幅,又单独作花卉插图101幅。
新中国成立后,刘岘还担任过中国幻灯公司、人民文学出版社美术编审。1960年,他担任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与江丰、米谷组成3人收购小组。到1963年共收画5000多幅。“十年动乱”中,他被逼到传达室值班,1970年被派到宝坻县的文化部“五七干校”劳动,后迁至静海县团泊洼。1972年,刘岘回北京治病。1973年到大寨、塘沽参观,回来后创作了《移山造田》《万里雪飘》等作品。1974年,他开始中国画创作。1976年调回中国美术馆,任研究保管部主任,主持编辑《中国美术馆藏品集》《中国美术馆藏品选集》。
1981年,为纪念鲁迅诞辰100周年,他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刘岘木刻画展》250幅。1983年,在征兵河南省博物馆举办《刘岘木刻画展》。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他两度访日,并作《鲁迅与中国新兴木刻》演讲。
1990年9月21日,刘岘在北京逝世。(延安精神研究中心研究员高慧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