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刘白羽(1916-2005),现代文学杰出代表人物,卓越的散文家、报告文学家、小说家、作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他写出了大量具有鲜明时代色彩、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优秀作品。
到延安前
刘白羽,原名刘玉赞,北京通州人,幼时当过学徒,1930年入北平市第一中学读书。“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在爱国热情的驱使下投笔从戎,后在部队驻扎绥远时因染上伤寒被送回家中休养。
1934年,刘白羽考入北平民国大学中文系,1935年开始写作。1936年3月,他在《文学》月刊上发表第一篇小说《冰天》,揭露了旧军队的腐败,后又发表小说《草原上》。1936年,20岁的刘白羽第一次应邀到上海,由靳以介绍认识巴金等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冰天》和《草原上》均被选入良友图书公司出版的《一九三六年短篇小说佳作选》,这些作品主要反映了当时的一些社会问题,具有风格粗犷、雄壮和浪漫主义色彩。
1937年,刘白羽的第一部小说集《草原上》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编入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丛书。
延安时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刚刚开始文学创作生涯不久的刘白羽满怀爱国热忱投奔延安,于1938年2月到达延安。就在到达延安后的第三天,毛泽东就到刘白羽住的招待所来看望他们。毛泽东向刘白羽提出去教书的建议。“不,我要去敌后打游击!”他说。5月的一个夜晚,毛泽东亲自给他下达了任务:组织几个人陪美国使馆武官卡尔逊到华北各游击区考察。这是刘白羽革命道路上的重大事件。此后的5个月,刘白羽与金肇野、欧阳山尊等人穿过无数道敌人的封锁线,走遍了华北各游击根据地,圆满完成任务,写作了小说集《五台山下》。
1939年在太行山期间,刘白羽受组织委派着手写《朱德将军传》,并写了不少反映抗日战争中军民斗争生活的作品,1940年回到延安。这期间,他创作了不少反映抗战生活、歌颂抗日军民的作品,如散文特写《八路军七将领》(与王余杞合作)、《游击中间》;小说《龙烟村纪事》等。
刘白羽在延安时期,担任延安“文抗”的党支部书记。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前夕,毛主席又三次找刘白羽谈话,向他说明了为工农兵服务和深入工农兵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延安文艺座谈会后,1943年,刘白羽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读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笔记》,反思自己的文艺思想。
离开延安后
1944年到重庆,刘白羽担任《新华日报》副刊编辑部主任,并写了《世界的新面貌》等大量介绍陕北人民生活的作品。
1946年初,刘白羽到北平军事调停执行部任记者。不久国共两党谈判破裂,他被派往东北战场担任新华社随军记者。亲身经历了解放东北、华北等多次战役后,他又随军南下,直到解放战争全面胜利。长期的战斗生活,为刘白羽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他以饱满的热情,努力刻画人民解放军广大指战员的英雄形象,创作了短篇小说《政治委员》《战火纷飞》《无敌三勇士》,中篇小说《火光在前》及报告文学集《为祖国而战》等。这些作品具有强烈的战斗气息、朴实无华的艺术风格,充满了鼓舞人的力量。
1949年,作为第四野战军代表,刘白羽参加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当选文协理事。
1950年,刘白羽参加编制反映解放战争的影片《中国人民的胜利》,曾获斯大林文艺奖一等奖。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两度奔赴朝鲜前线,写了散文通讯集《朝鲜在战火中前进》《对和平宣誓》和短篇小说集《战斗的幸福》等,揭露了侵略者的暴行,歌颂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并肩英勇战斗的精神及中朝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1955年以后,刘白羽主要担任文化领导工作,先后担任总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及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文化部副部长,总政文化部部长,《人民文学》杂志主编,大军区副职,全国第一届政协代表,全国第一、二、三、五、六届人大代表,全国第七届政协委员,中共八大代表,国际笔会中国笔会中心副主席,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长等。1996年,在全国第五次作家代表大会上,他被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
与此同时,刘白羽坚持创作,写了许多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讴歌新思想、新风尚的优秀作品,主要有散文集《火炬与太阳》《早晨的太阳》《红玛瑙集》《晨光集》和短篇小说集《踏着晨光前进的人们》、中篇小说《扬着灰尘的路上》等,其中散文的成就更为突出。他的散文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充满革命激情,文笔粗犷、豪放,富于诗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文革”结束后,刘白羽焕发出新的艺术青春,写了大量散文,并修改完成了抗战时期就已写成初稿的长篇传记文学《大海——记朱德同志》。
1987年,刘白羽的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以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为广阔背景,成功地塑造了我军高、中级指挥员和普通战士的光辉形象。作品情节跌宕起伏,语言优美生动,荣获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晚年的刘白羽,历经4年呕心沥血,又完成了一部长达70多万字的长篇巨著《风风雨雨太平洋》。他的散文《芳草集》获1989年中国作家协会优秀散文奖,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获1991年茅盾文学奖,长篇回忆录《心灵历程》获1995年优秀传记文学奖。(延安精神研究中心研究员高慧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