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乔建虎
记者:闫局长你好!对标省党代会的要求,咱们延安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是什么?
闫建华:记者朋友好!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通篇贯穿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要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未来五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结合延安实际,我们将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牢牢抓住农民增收这个“牛鼻子”,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一是以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主线,坚守粮食安全底线,做大做强苹果、畜牧、设施农业和小杂粮四条产业链,打造农业优势产业集群。二是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载体,按照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要求,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快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三是以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为目标,推进农业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健全农村土地、集体产权、经营体系、金融保险等体制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四是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为导向,坚持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统筹产业转型、高效节水、污染治理,打造黄土高原旱作节水和绿色发展示范区。五是以物质技术装备为保障,全面提升科技化、机械化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坚决遏制基本农田“非粮化”,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咱们延安是如何来抓这项工作的?
闫建华:延安虽然不是粮食生产主产区,但对粮食安全的责任绝不懈怠。一是逐级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稳慎有序推进撂荒地治理、退化苗圃清理和残败果园复耕,确保粮食面积只增不减。二是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落实粮食生产功能区管护和高标准农田管护责任,到2025年再新建6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成一批粮食高产核心区。三是贯彻落实“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广以良种主导、机械作业、科学施肥、旱作节水为重点的粮食高产集成技术,利用科技驱动粮食增产增效、提升产能。四是创新粮食经营模式,突出抓好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培育,优化耕地地力保护、种粮一次性补贴等政策措施,提升种粮综合效益和农民种粮积极性。
记者:对标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市农业农村局下一步如何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
闫建华: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做强做优特色产业。坚持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全方位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220万亩以上,特色产业产销两旺,农村经济稳定增长。二是培育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链。抓实苹果、畜牧、设施农业、小杂粮4条产业链,集聚现代产业要素,打造产业融合载体,不断夯实农民增收的基础。三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面貌。重点抓好农村卫生厕所改建、垃圾污水治理、村庄清洁行动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改建农村卫生厕所1.5万座,新建100个重点达标村、50个示范样板村。四是深化农业农村领域改革。以土地和产权为核心,有序引导承包地经营权规范流转,开展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培育10个集体收入超过百万元的经济强村,新认定一批示范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五是强化农业现代化物质装备。着力改善良种、农机、科技等装备条件,新建30万亩高标准农田。围绕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已制定了30条推进措施,建立了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包抓任务清单,按季度开展监测评估和预警,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地,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