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洁美丽、和谐宜居的新农村 通讯员 任燕燕 吴洁 记者 杜音樵
黄龙县白马滩镇作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近年来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为核心,以生态旅游引领多业兴旺为蓝图,以“五级联动”引领基层治理为抓手,以产业兴旺引领群众增收为目标,呈现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良好发展态势,让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在家门口升级。
绿水绕青山,飞鸟嬉戏间
“在白马滩镇张峰古村落,时常会看到一些白色或黑色的‘大鸟’在河边栖息、觅食、踱步。”白马滩国有林场野生动物保护站技术人员职前进介绍说,这些大鸟学名叫白鹭、黑鹳,是稀有的国家级保护动物。
白马滩镇位于黄龙县东南部,地处澽水之源,关山脚下,境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91.6%,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褐马鸡的重要栖息地,黄河的分支澽水河、柏峪河川展迂回傍水,素有渭北旱原“绿洲湿地”美称。
近年来,白马滩镇党委、政府为切实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实施了澽水河流域河道综合治理项目,明确了林长、河长、河警以及林场、林业派出所等职能部门工作职责,进一步明晰责任区域、夯实责任主体、划清监管责任、严肃处罚权限,实行最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以推动生态环保目标责任落实到位。
“作为村级河长,我每天的必修课就是巡河督查,在人员聚集的广场、村口宣传保护环境,提升村民的环保意识。今年我们村有28户群众被评为十星级文明户,在全镇是获得‘最美庭院’荣誉最多的村子。”神玉村党支部书记薛增文高兴地说。
人居环境整洁,幸福指数提高
夜幕降临,白马滩村新修建的路灯全部亮起,在村民活动广场上,村民围坐在一起共话村庄的美丽“蝶变”,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以来,白马滩镇将村民住房的大门楼、墙面、院落统一仿古建筑风格,将人文历史文化、门楼文化、农耕文化等融入到村庄改造中,实现由“脏乱差”到“美丽整洁”的华丽转身,建成了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村貌整洁、基层治理有效、乡风文明提升、新型民宿产业繁荣的综合康养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每天一大早,垃圾收集车的音乐就会在村组巷道响起,我都会提前把生活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等分类倒入对应的垃圾收集箱内。”白马滩村村民高俊锋欣慰地说,“现如今整个村庄环境面貌大变样,村民的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
漫步在新修建的村巷道上,只见道路宽敞整洁、两旁绿树挺立、院落房屋错落有致、文化墙体色彩绚丽、休闲广场宽广平整,村民谈笑风生,一幕整洁美丽、和谐宜居的新农村面貌呈现眼前。
农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外出学习考察,让我看到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景和机遇,我不仅要自己发展农家乐,还要向村民宣传产业转型的好处,让乡村振兴的红利惠及更多群众。”旅游产业带头人刘增民说。
去年11月,白马滩镇被评为陕西省乡村振兴示范镇,白马滩镇党委、第一时间组建成立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双组长的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推进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的实施方案》,组织党政领导干部、旅游产业带头人、餐饮负责人到柞水县、留坝县考察学习,邀请设计研究院专家座谈交流项目建设、发展规划,形成了镇区风貌规划设计、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规划,出台了《白马滩镇2022年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实施意见》,加快推进大项目好项目落地落实。
今年,白马滩镇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以“澽水古镇、激情露营”旅游发展为主题,着力打造以历史文化深度游、生态乡村绿色游、休闲康养体验游、“两山理论”、“延安精神”研学游为支撑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推出“印象圪崂——美丽尧头——山水碾子湾——秀美白西——神道岭景区”等多条精品旅游路线,建设游客服务中心1处、运动主题酒店1家、高端民宿8家、农产品深加工厂1处,自驾车露营地2处、帐篷营地3处,完成沿河环形步道6公里、生态停车场3处、标准化公厕2座,新增农家乐13家,民宿8家,预计年销售本地农产品金额达1200万元,全面推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