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让中国碗多盛延安粮
——习近平总书记给种粮大户徐淙祥的回信在我市引发热烈反响
  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安徽省太和县的种粮大户徐淙祥回信,向当地的乡亲们表示问候,对全国的种粮大户提出殷切期望。回信在我市引发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一致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进一步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扎实抓好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多种粮、种好粮,为稳住经济大盘、实现高质量发展筑牢“压舱石”,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延安力量。
  守好守牢220万亩、70万吨以上底线
  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凯说,习近平总书记给种粮大户的回信,再次彰显了粮食安全在治国理政中的战略地位。夺取粮食丰收是今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底线任务,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执行粮食安全责任制,狠抓“两藏战略”落实,确保粮食面积产量稳定在220万亩和70万吨以上。
  在具体措施落实上,刘凯说,首先是压实责任稳面积。按照耕地保护和用途管制有关规定,逐级落实粮食生产功能区管护责任,建立健全防止耕地撂荒、设施用地备案常态化监管工作机制,把防止耕地“非粮化”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其次是提升地力强基础。
以粮食高产核心区和生产功能区为重点,再新建36万亩高标准农田。第三是聚集要素提单产。集成良种、农艺、农机、加工协同增产技术,聚力首席专家、服务团队、高素质农民等人才力量,充分挖掘粮食增产潜能。第四是融合发展增效益。积极推进托管经营,加快培育一批种粮大户和社会化服务主体,解决种粮积极性不高、劳动力短缺等难题。
  “截至6月20日,安塞全区播种粮食作物26.7万亩,完成市级下达任务23.7万亩的112.6%,其中玉米15.9万亩、谷子4.03万亩、薯类3.68万亩、大豆2.03万亩,其他粮食作物3.09万亩;高质高效完成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5万亩,占任务1.32万亩的113.6%。”安塞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鲁新国说,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殷切,安塞区将持续加强田间管理,做好农业生产调度,规范建立粮食生产台账,落实好粮食产业补贴政策,督促各镇(街)加快耕地苗木清理进度,严防基本农田“非粮化”和耕地“非农化”现象反弹,全力守护粮食安全。
   带动更多农民多种粮、种好粮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近年来我市紧抓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落实粮食生产功能区管护和高标准农田管护责任,大力推广以良种主导、机械作业、科学施肥、旱作节水为重点的粮食高产集成技术,利用科技驱动粮食增产增效、提升产能,厚植农业高质量发展底色。
  夏日炎炎,正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期。6月29日上午,宝塔区河庄坪镇万庄村谷子种植户马建云正在检查地里的墒情。“习近平总书记给徐淙祥的回信中,满满都是对乡亲们的温暖问候和对全国种粮大户提出的殷切期望。”马建云说,如今“三农”政策好,乡村振兴战略好,农民种粮补贴大。这一切都让他更加坚定了种粮的信心和决心,明年他还准备再扩大种植规模,带动更多农户多种粮、种好粮。
  在甘泉县道镇镇五里桥村,绿油油的水稻正在随风摇曳。今年回乡种田的上官重越注重应用现代农业科技,他从选种、育苗到插秧、施肥,都严格按照专家的指导要求进行操作。看着一排排稻苗的喜人长势,上官重越说,虽然每天都是一身泥,人也晒得褪了几层皮,但是一想到秋天的好收成,再苦再累也高兴。“我们一定不辜负总书记的期望,充分发挥种粮大户规模经营的优势,从种植技术、销售渠道等方面,积极带动大家多种粮、种好粮,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延安农民力量。”上官重越说。
  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高亮担任安塞区坪桥镇高里圪台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一直想着为村上产业发展找出路、为村民持续增收谋富路。今年,国家大力倡导撂荒地复垦,积极开展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整治。高亮流转了3个村组的1116亩撂荒地用来种植玉米,涉及农户45户。
  “我流转土地种玉米,既可以完成村上撂荒地的整治任务,又可以为全村产业发展提供参考试验,同时流转出去土地的村民还可以增加收入。”高亮说,“总书记的关怀与鼓励,让我对未来走粮食生产的道路更有信心。今年不少村民已经开始回村种粮,我会用自己的种粮实践带动更多村民一起多种粮、种好粮,让种粮成为高里圪台村人过上好日子的幸福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道,要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日子越过越好。”宝塔区河庄坪镇干部宫慧萍说,河庄坪镇今年探索开设了河庄优品直营店,通过线上、线下同步销售镇域农产品,努力让农民收入更高,日子越好。
  “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需要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应用。”市农技推广站副站长高延庆说,“作为延安农业技术推广人,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以科技兴农为己任,扎根有为大地,积极在农作物栽培、土壤改良、科学施肥、优良品种引进推广等方面,不断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技术培训,持续引领带动更多农户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让中国碗多盛延安粮,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更多延安力量。” (记者 刘彦 张益博 殷宇峰 通讯员 郝莉萍 白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