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红色党建托起幸福“夕阳红”
——记“市直机关五星级党支部”延安市八一敬老院党支部
    ●讲红色故事
    ●“敬老院就是我的家”
  记者 高乐
  在宝塔区枣园街道裴庄村,有一个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布局典雅的温馨家园,这里居住着为建立新中国浴血奋战过的老红军、老八路和老复员军人,以及以守护这些老人的衣食冷暖、身体安康为使命的一群人。这群人真情服务、用心关爱,用青春和汗水吟唱着一支服务革命功臣的歌。他们就是延安市八一敬老院的党员职工们。
  延安市八一敬老院是为老红军、老八路提供养老服务的公益机构。该院党支部始终秉承“红色养老、亲情养老、文化养老”的办院理念,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建好服务革命功臣的温馨家园,赢得了广泛好评。先后荣获“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延安市先进集体”“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称号。今年6月,该支部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市直机关五星级党支部”。
  守好“红色根脉”挺起精神脊梁
  6月22日,延安市八一敬老院党支部组织革命老战士代表和党员干部赴延安革命纪念馆,开展“喜迎二十大红心永向党”主题党日活动。通过观看红色展览、重温入党誓词和过“政治生日”,进一步激发政治热情,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是该院“喜迎二十大 红心永向党”庆“七一”系列主题活动之一。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该院党支部组织开展了“喜迎二十大红心永向党”庆“七一”系列主题活动。通过重温一次入党誓词、过好一次政治生日、参观一次红色展览、观看一场红色影片、举办一次红色宣讲、组织一次志愿服务、开展一次走访慰问“七个一”活动,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化作奋斗动力。
  市八一敬老院党支部立足延安丰富的红色文化及敬老院自身的“红色资源”,坚持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用红色党建托起幸福“夕阳红”——
  利用延安红色资源,组织党员干部和休养人员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到枣园、杨家岭和梁家河等地进行学习实践,在《为人民服务》讲话台前重温入党誓词;每逢清明节和烈士公祭日,组织开展祭扫英烈活动,牢记先烈丰功伟绩;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论述,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将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培训和竞赛贯穿工作始终,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在多形式、多举措的学习教育活动中,革命老战士学党史激情不减,青年党员倍加珍惜幸福生活。大家纷纷表示,要立足岗位、接续奋斗,牢记初心使命,守望精神高地,用延安精神服务好革命功臣,全力打造八一敬老院红色养老品牌,献礼党的二十大。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市八一敬老院党支部围绕“争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双一流光荣院”目标,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群众反映好”标准,不断加强党支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带领干部职工凝心聚力、创新服务,科学践行“全心全意服务革命功臣”政治责任。
  为进一步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该院党支部按照“党支部统一安排,党小组组织活动”原则,成立4个党小组,实行“党小组+”工作模式,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同时,积极打造“党建文化宣传阵地”,认真开展“党员服务承诺践诺”活动,做到知信行统一、学思用贯通,切实筑牢服务革命功臣的思想根基。
  服务细致贴心铸就“幸福之家”
  “政府关心我们,工作人员细心照料,让我们这些老兵在这里生活得很温暖,很幸福。”谈到如今的生活,年逾九旬的老战士同景飞感慨地说。
  由于多数在院休养老人肠胃功能减退,且口味各异。如何安排伙食历来都是敬老院比较费心的问题。
  为了给老人们提供可口的饭菜,市八一敬老院党支部精心安排营养食谱,坚持做到一周用餐不重样。每逢元旦、春节、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党员干部下厨房包饺子、包粽子等,让老人们在享受可口饭菜的同时,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在市八一敬老院,由党员职工精心开辟的种植园,成为不少老人最喜欢去的地方。他们在愉快的劳动中相互交流,增进感情,也能分享收获的喜悦。这已成为院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丰富老人的日常生活,市八一敬老院党支部根据老人兴趣爱好,组建了秧歌队、合唱团、书画组、器乐演奏组和手工制作组等多种兴趣小组,安排有专长的职工有计划地进行辅导,培养兴趣爱好,发挥才艺,展示特长。
  多年来,该院党支部坚持开展“一对一”帮扶老人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和老人们谈心聊天、沟通思想。护理人员精心照护老人的生活起居,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更是给予特殊照顾,让在院休养的老人处处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亲人般的照顾。
  96岁的老八路梁克兴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敬老院的职工都是我的儿女,这里就是我的家!”
  挖掘“红色宝藏”薪火代代相传
  “红色故事”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抢救和挖掘红色素材是敬老院党员干部的使命和责任。在院休养老红军、老八路都已进入耄耋之年,“红色资源”不可再生、弥足珍贵。
  为了抢救保护这些红色记忆,全力打造弘扬延安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市八一敬老院党支部成立了口述历史整理小组,通过交流、座谈、录音录像,建立口述历史档案资料,聘请专家指导把关,编撰口述历史,成为开展红色教育的宝贵资源。
  4月15日上午,市八一敬老院党支部书记、院长薛莉一行来到志丹县,看望寻访曾跟随刘志丹闹革命,参加过瓦子街战役、宝鸡战役的老红军刘景亮。老人家虽然98岁高龄了,但讲起自己的革命经历,唱起当年的战斗歌曲,立马来了精神,眼神中流露出一股军人的刚毅,仿佛又回到了当年。
  为挖掘整理红色资源,赓续党的红色血脉,薛莉多次带领支部成员前往子长、志丹、宝塔等县(市、区),上门寻访健在的老红军,用相机留下了这些革命老战士们极其珍贵的影像资料。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党支部专门组建了“红色故事宣讲团”。宣讲团成员平均年龄91岁,每个人身上都有一段鲜活的历史故事。
  6月29日,市八一敬老院党支部开展“讲好红色故事弘扬建党精神”主题宣讲会。“红色故事宣讲团”成员集中讲述《活着的志愿军烈士——柴云振》《朱德的大衣》《八子参军》等红色故事,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质朴又厚重的“特殊党课”,让党员干部接受红色洗礼,感悟初心使命,激发爱党爱国热情。
  老红军、老八路都是身经百战、为中国革命事业抛洒过热血的革命功臣,是中国革命历史教育和延安精神教育的活教材。该院党支部经常组织老人们走进学校、军营、社区、机关、企业,讲红色故事,发挥革命余热,做圣地延安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宣传者。
  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其中一项是要让“红色印记更加鲜明”。市八一敬老院党员干部将更加用心用情服务好革命功臣作为使命责任,守好红色根脉,挺起精神脊梁,把握时代要求,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守护者,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