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一地两用”双丰收
通讯员 沙江 郭晓莉
玉米农技人员查看玉米长势
  眼下,正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在志丹县义正镇麻台村玉米增密度种植示范点,该县农技人员和种植户们正在中耕除草、追施氮肥,为秋季苗壮穗大、增产丰收做着准备。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麻台村480亩增密度玉米郁郁葱葱,长势喜人。这是志丹县为了提高玉米产量确立的增密度提单产项目,替代传统植株群体数量不够、品种发挥潜力不足、影响玉米产量提升的种植模式。
  “玉米增密度种植采取统一机械化作业,统一全膜覆盖,行距60厘米,株距25厘米,每亩密度在3800至4300株,比普种每亩增加300到500株。”志丹县农技中心副主任李鹤说,“预计目标产量每亩1800斤左右,比普种每亩增产300斤以上,每亩增收400元以上。”
  每亩增收400元以上,这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效益,不仅调动起了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也有效解决了农村土地撂荒的问题。
  今年以来,志丹县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广普及增密度玉米种植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新模式,有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群众稳定增收。
  现年56岁的同峰是麻台村的玉米种植户,当他了解到这项新的种植技术后,就把自家的10多亩川台地全部种植了增密度玉米。
  “往年,我们种玉米就按照老传统种植;今年,技术人员全程指导我们种植高密度玉米,你看这个玉米的长势非常好,年底肯定是个大丰收。”同峰笑着说。
  除了推广普及增密度玉米种植外,志丹县还积极推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破解“粮油争地”矛盾,推动大豆、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该县农技中心技术人员介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核心是2行玉米、4行大豆,交替复合种植,不仅能高效利用光温资源,充分发挥边行优势,还能增加生物多样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做到“一地两用、一季双收”,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目标。
  志丹县农技中心农技人员侯宝梁介绍说:“我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主推技术选用‘2+4’种植模式,即两行玉米四行大豆种植模式。采用‘五统一’推广方式,即统一良种、统一施肥、统一密度、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械化作业,目标产量玉米每亩达到750公斤,大豆每亩增产120公斤,实现一田双收。”
  金丁镇清水坪村小组是该县农业农村局确定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示范点。从春播起县农技人员便围绕“种植带型选择、品种选育、种植间距、病虫防治及后期管理”等关键环节为种植户们进行全程技术指导。眼下,全村320多亩套种玉米在阵阵风中绿浪翻涌、丰收在望。
  清水坪村种植户石延柱说:“今年,主要种植了玉米大豆套种,玉米株数与往年相比没有减产,但是每亩增产4行豆子,预计增产300至500斤、收入净增800至1000元。”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今年以来,志丹县扎实推进撂荒地复耕、耕地内苗木清退等工作,积极探索稳粮增收新模式,不断提升耕地质量,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群众稳定增收。截至目前,全县新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5万亩,完成春播任务26.2万亩,大豆种植8.09万亩,创建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26个,种植面积达2.02万亩,3万亩荞麦等夏播作物正在播种。
  “今年以来,我局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调运种子、有机肥、化肥、地膜等,配套农机145台,最大限度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构建起了新型种粮经营体系,开展农技、农机等‘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有力地推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全力保障全年粮食稳产增产。”志丹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阳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