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历史上曾是森林密布、草原广阔、河流湖泊星罗棋布,宜农宜牧的好地方。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宜人景象变成了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但今天的延安山川大地重披绿装,大地基色完全由黄变绿。先后荣获“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全国十佳绿色城市”“全国森林城市”等称号。2019年全国退耕还林现场会在延安召开,总结推广延安退耕还林经验。这一历史性的变化,正是近二十年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延安人民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延安的成功实践为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提供了成果范例,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延安样本”。
一、延安践行“两山”理论,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
延安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地贫瘠,成了制约延安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要脱贫致富走向小康,践行“两山”理论,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成了历史的必然、现实的选择。
(一)践行“两山”理论,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延安境内沟壑纵横、地表支离破碎,干旱少雨、植被稀少。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向土地索取,越穷越垦,越垦越穷,无休止的开垦和放牧,进一步加剧了植被的破坏。只有通过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规划,系统修复,采取退耕还林和治沟造地等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才能有助于全面改善生态环境和耕地立地条件,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保证延安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践行“两山”理论,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质量,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延安境内沟道纵横,黄土丘陵沟壑区占到土地面积的39%。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77.8%,且耕地分布零散,坡耕地比重较大。由于黄土土质疏松,夏天暴雨对黄土的冲刷特别大,大量泥沙下泄,流入黄河,使延安水土流失的同时给黄河下游的防洪带来很大安全隐患。只有在山上退耕还林的同时,在山下采取工程措施,治沟造地,在扩大耕地面积的同时,使水不下山,泥不出沟,才能有效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同时减少泥沙进入黄河,减轻黄河下游防洪压力。
(三)践行“两山”理论,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而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有序持续推进,又离不开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而要得到群众的广泛参与,积极配合支持,必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充分考虑到群众的根本利益,统筹解决好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建设和群众自身利益问题。这样,既恢复了生态,改善了生活环境,又保证农民有足够的“口粮田”,解决了群众的吃饭问题。有助于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性。
二、“两山”理论的延安实践举措
(一)加强领导,科学规划,系统推进。首先,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延安市自上而下成立了退耕还林、治沟造地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门办公室,具体负责统筹指导和协调推进项目工作。其次,立足实际,科学规划。在工程规划布局上以小流域为单元,充分考虑流域地形、面积、降水、径流、土壤侵蚀、植被等自然因素,形成集生物、工程、农业、技术、管护于一体的综合整治体系。第三,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延安市先后出台了20余项重大工程管理制度,对重大工程各个环节作出了明确规定。并将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情况纳入县区政府重点工作考核,建立奖惩激励机制。第四,加强科研,示范引领。省市相关机构共同开展治沟造地土地整治坡面植被恢复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了基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的治沟造地技术体系,为西北地区土地整治提供了范例。同时,项目区还开展了黄腐酸、木本泥炭土壤改良试验,为建设高标准农田提供新思路和新技术。
(二)山上采取生物措施,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保护生态。通过封山禁牧,舍饲养畜,促进自然修复。1999年,延安市出台了《封山禁牧管理暂行办法》,在全市范围内严格推行封山禁牧,严禁上山放牧,减少牲畜对植被的破坏,促进生态自然修复。同时,全面推行舍饲养畜,政府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化解农民对封山禁牧的消极情绪,实现了“牛羊下山进圈”,有效保护了植被。
退耕还林造林种草,增加林草覆盖率。在自然修复的基础上,加大人工造林种草力度。把过去广种薄收的瘠薄土地退出来,在自然恢复的同时,将山水田林沟综合治理,造林和种草结合,人工营造和自然封育结合,不断提高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程度和水土保持能力。
培育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按照“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林果、草畜、棚栽等特色主导产业,实现生产方式由以粮为主向发展特色主导产业转变,由一家一户的单打独斗、粗放式经营向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产业化方向转变,减少农民上山复垦、放牧,巩固退耕还林阶段性成果。
(三)山下采取工程措施,打坝淤地,治沟造地,扩大耕地面积。要稳住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必须让农民拥有足够的“口粮田”,保证农民最基本的吃饭问题。为此,延安市在总结子长县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治沟造地的重要决策。2011年,陕西省政府将子长县、延川县和宝塔区确定为全省治沟造地试点县区,并推广到延安市的其余8个县。通过大规模治沟造地工程建设,新增耕地10万余亩,提高了粮食生产保障能力。同时,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耕地质量提高粮食产量。为配合退耕还林政策,延安市坚持大搞基本农田建设,累计新建或改造基本口粮田210万亩,完成治沟造地50多万亩,使全市农民人均基本口粮田达到2亩以上,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证了农民的吃饭问题。
(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生活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实施移民搬迁工程,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减轻对植被的破坏。将退耕还林、治沟造地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把居住偏僻、交通不便、条件落后的农户,逐步搬迁到“有田、有水、有路”的地方居住,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帮助搬迁户尽快形成致富产业,达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优化提升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培育特色富民产业。延安大力推进“43158”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即400万亩优质苹果生产基地、300万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100万亩干果基地、50万亩蔬菜生产基地、800万头家畜养殖基地,农村经济逐步向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和现代化农业转变。同时,大力发展药材、食用菌种植和林下养殖产业,目前经济林果、棚栽、舍饲养殖已成为延安市的三大农业主导产业。特别使苹果产业已遍布全市十三个县(市区),成为延安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支撑,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有力推动了延安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延安践行“两山”理论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践行“两山”理论,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和动力。绿色发展,必须坚持绿色惠民,让群众分享“绿色福利”。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统筹解决好经济发展、生态文明、群众增收问题,要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问题。延安市在退耕还林的同时通过修筑梯田、治沟造地和复垦废旧村庄宅基地,增加了耕地数量,保证农民基本口粮田;通过配套农田基础设施,提高耕地质量,增加粮食产量,保证了农民的吃饭问题。同时,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培植特色产业,发展生态农业、提高经济作物产值等举措,增加农民收入,才能激发广大农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才能增强生态修复和保护的内生动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可持续性发展。
(二)坚持统筹治理,是践行“两山”理论,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生态文明建设要取得整体成效,必须综合考虑山、水、林、草等自然生态各要素,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延安市采取“山上退耕还林保生态,山下治沟造地惠民生”的生态保护系统修复模式。退耕还林还草恢复坡地植被,为治沟造地的实施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和契机。实施治沟造地,增加耕地面积,又保证了因退耕还林而失地少地农民的“口粮田”,减少农民上山种地,对实施退耕还林起到了托底和支撑作用,有力保障了生态修复成果。
(三)坚持不懈抓落实,一张蓝图绘到底,是践行“两山”理论,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生态文明建设要取得成效,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20多年来,延安市历届领导班子始终咬紧生态建设不放松,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不动摇,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但“功成一定有我”的责任担当,“不换频道”、“不散光”,一任接着一任干。各级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发扬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坚持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并同步开展大规模治沟造地重大工程建设。正是因为全市党员干部上下同心,坚持不懈,才取得了延安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发展。
(四)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是践行“两山”理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效的基础。生态文明建设要真正取得实效,生态治理修复的模式和方式至关重要。而采取什么样的治理模式,必须立足当地实际,科学规划。延安根据自身特点,形成了统筹协调,系统治理的总体思路。实践探索了“山上退耕还林保生态,山下治沟造地惠民生”的模式,采取退耕还林、封山禁牧和治沟造地的治理方式,达到“山戴帽、林缠腰、坝锁沟”,“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的治理目标,真正实现了“山变绿、水变清、产业兴、人变富”的历史巨变。
(作者单位:延安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