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儿丰收,杏农喜出望外 “我有10余亩仁用杏和梅杏,今年大丰收了,按市场价下来,1公斤8块左右,光杏这一项能收入1万多块钱。”这个夏天,志丹县张渠便民服务中心前园子村村民谢祥宏获得了一笔不菲的收入。
近日,前园子村仁用杏和梅杏迎来了大丰收,一颗颗红的、黄的杏子挂满枝头,微风吹来,果香四溢。村民们家家户户忙着采摘果实。听说杏子、杏仁都能卖个好价钱,村民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近年来,志丹县张渠便民服务中心在主抓苹果产业的同时,采取“以短补长、长短结合”的方式,根据各村实际,充分盘活有利有效资源,多元化布局产业增收项目,有力地推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
前园子村现有杏园3700多亩,人均2亩。由于往年收成不佳,加之销路不畅,村民们对这项产业重视不够。今年,杏子大丰收,每亩产量达到1500多公斤,村民们的信心受到极大鼓舞。
“今年我们这杏也大丰收了,村里还给我们买了脱皮机,帮我们卖,销售也不愁了。”村民武斌忠说,“我要好好照料这十五六亩杏园,一年下来能卖个1万多元呢。”为了将这千亩杏园充分盘活,前园子村党支部全力为村民们搞好服务,及时购买了脱皮机、碎壳机,帮助村民节省劳力、节省时间,同时积极与承德露露等厂家对接,拓宽销售渠道。
村党支部书记王三兴说:“我们村上要做好仁用杏的深加工,在包装、销售上为村民搞好服务,争取把这项产业做好、做大、做强,成为农民又一项长期增收的致富产业。”
前园子村的杏子产业只是张渠便民服务中心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中心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采取“长期苹果产业+短期特色产业”,以短补长、长短结合,积极探索发展“短平快”的特色产业。
如今,贺渠村借助距离安塞区近的优势,大棚产业欣欣向荣;王渠村的苹果产业和千头猪场走上了果畜循环的发展路子;李渠村的乡村游和小杂粮种植也在探索实践中……这些多元增收、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有力地推动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
张渠便民服务中心党总支副书记刘炜说:“我们在抓好苹果主导产业的同时,也将根据各村实际,盘活、利用好各村的特色优势产业,发挥好党支部带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让老百姓不出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