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姚时晓
  人物介绍
  姚时晓(1909—2002),原名姚治孝,笔名时晓、剑秋。浙江吴兴(今湖州人)。戏剧家。中共党员。曾读过私塾。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选集《棋局未终》《左翼戏剧运动大事记》,独幕剧剧本《姊妹们》《炮火中》《林中口哨》《闲话江南》《原形毕露》《租界里的冬天》《竞选》等。
  到延安前
  姚时晓1909年生于浙江吴兴。少年时期在故乡读私塾。1924年后到上海中华书局当印刷厂工人,1933年加入左翼戏剧家联盟。之后到北平,担任北平学生移动剧团编导。1936年入党,并开始发表作品。
  延安时期
  1937年抗战爆发后,姚时晓随北平学生移动剧团开始在全国进行抗战巡演,1938年秋到延安。姚时晓自幼没有进过新式学校,只是在私塾里念书,所以学习愿望十分强烈,希望留在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在到达延安的第一天,鲁艺的教师吕骥和张庚就邀请他去鲁艺任教而不是当学员,于是姚时晓就成为鲁艺的戏剧系教员。
  当时正值鲁艺第二届学员分配结束,准备招考第三届新生,姚时晓参加了新生招考工作,招生30余名。1939年夏,由于国民党军包围边区,鲁艺由副院长沙可夫带领一批师生前往晋察冀建立鲁艺分校,留下的实行精简,姚时晓兼任表演课程老师。他通过一些演出活动和事后总结的方式,让学员从实践中学习;为使表演和导演功课经常化,又试行边排练边讲解的方式,加强针对性,帮助学生排演了多个话剧。1939年实验话剧团成立。实验话剧团的工作常常是与戏剧系的教学结合在一起的,但话剧团的主要任务是编演新戏,组织晚会。他们与戏剧系双管齐下,继续保持了鲁艺建校初期话剧演出颇为频繁的局面。演出《日出》时,由姚时晓挑选了部分学生参加排演,取得了成功。从剧团成立到1939年底的一段时间内,鲁艺实验话剧团和戏剧系演出的20余个话剧中,姚时晓参与编剧导演的就有:《游击队的母亲》(王震之编剧、姚时晓导演)、《林中口哨》(姚时晓编剧、张庚导演)、《今天》(姚时晓编导)、《棋局未终》(姚时晓编剧、张庚导演)、《闲话江南》(姚时晓编导)等多部,其中比较出色的剧本,是姚时晓创作的独幕剧《棋局未终》。
  作品表现的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两党关系的重大题材。剧作者以比较娴熟、巧妙的构思技巧,把舞台上正在进行的一盘象棋对局,与暗地里悄然展开的一场针锋相对的政治斗争,有机地融合为复杂微妙的戏剧冲突,并在这一过程中塑造了个性鲜活的人物形象。
  1940年,鲁艺第四届学员开学后,姚时晓带领文学系的3个学生,到绥德专区吴堡县深入生活,参加了当地的乡政权建设工作。从农村回来后,鲁艺的教育方针开始走向正规化、专门化,加强了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近代史的必修课,戏剧系相应地提高了实验话剧团和平剧团的演出质量,话剧团排演了外国古典名剧,如果戈理的《结婚》、契诃夫的《求婚》、包戈廷的《带枪的人》等,姚时晓都有所参与。还学习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员的自我修养》。
  1942年4月13日,毛泽东邀集鲁艺文学系和戏剧系的几位党员教员何其芳、严文井、周立波、曹葆华、姚时晓等到杨家岭谈话。毛泽东一见面就问:“你们是歌颂光明的吧?听说你们有委屈情绪,一个人没有受过十年八年委屈,就是教育没有受够。”当毛泽东听说剧作家姚时晓曾在上海做过10多年工作,就说:“那你是个老工人了!”接着毛泽东问他:“你们在农村演戏,老百姓看不看得懂?”姚时晓说:“看不懂。演的戏写的是铁路工作(指《红灯》),陕北老百姓连铁路、火车都没有看见过,怎么能懂?”毛泽东说:“问题不在这里。你们多到农民中去,你们了解了农民,农民也了解了你们。你们的戏农民就能看懂了。”之后又谈了很多关于延安的光明与黑暗问题,追击敌人和救护伤员的关系等问题。谈了一整天。这次谈话使姚时晓很受震动。
  5月,姚时晓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会上,毛泽东发表了两次讲话,指出了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片面提高的问题。会后,姚时晓与鲁艺师生一起开展秧歌运动。
  离开延安后
  抗战胜利后,姚时晓加入南下工作队,先后任南下支队政治部文工队队长,中原军区政治部文工科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作协副秘书长,上海剧协秘书长、常务副主席,中国文联常委,中国剧协第一、二、三届常务理事。
  姚时晓2002年逝世于上海。
  (延安精神研究中心研究员 高慧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