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辛文静 杨雪
“今年是我当书记这22年来最忙的一年,上半年光我们村就解决了四五十件矛盾纠纷,而且很多都是多年以来的遗留问题。这么多事情的有效解决多亏县委政法委推出的‘234’工作法。”富县牛武镇清泉寺村党支部书记李武斌说出了全县137个行政村基层村书记的心声。
2021年以来,富县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不断总结完善,推出了“234”工作法:用好两项机制即“两说一联”机制、基层乱象治理长效机制(法治教育普及化、警务巡查常态化、乱象治理持续化、治理手段现代化);完善三项制度(建实村规民约制度,建立“周碰头、月研判”制度,健全红黑榜管理制度);畅通四条渠道(畅通群众的知情渠道、诉求渠道、办事渠道、建议渠道)。通过一年多的实践运行,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升,治理效能日益凸显。
群众的难事,协商也能解决
清泉寺村辖5个村民小组,共有253户、803口人。“村子大,问题多。作为村干部就应该村民有问必答、有求必应,竭尽全力帮村民解决问题。”李武斌打开了话匣子。
今年以来,清泉寺村利用“234”工作法解决了机动地非粮化、宅改、天然气管道等纠纷,很多事在“周碰头、月研判”时及早发现,在萌芽期就得到了解决。“你一言我一语,各说各有理,咱们村干部就要在中间协调好关系。只要把事情说成了,解决了,咱们跑多少路都值得。”李武斌虽然腿脚不方便,但这些年村里的路可是没少跑。
富县政法委副书记韩利生介绍:“近年来,全县紧扣市域社会治理创新集成试点工作,不断完善‘两说一联’便民机制,加强了‘说事库、说法库、包联库’的建设,健全了说事以案定补的考核机制,每年根据各村(社区)调解案件数量给予说事人员一定补助,激发了基层调解人员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同时在县乡村三级搭建了‘两说一联’工作平台,与各级综治中心整合办公,设置了诉求受理、视频调度、居民热线等功能区块,对群众来信来访实行集中受理研判、归口办理答复。”
今年1-6月,全县说事说法共计838件,其中说事595件,解决590件;法官说法243件,解决236件,干部包联事项502件。
再复杂的事,也有办法治理
清泉寺村粮食收购大户辛晓珍在大门外建了存放粮食的彩钢房,占用公共空间60平方米。筛选、装车产生的大量粉末污染周边环境,群众意见很大。村干部走访劝说,辛晓珍一直在推脱,“等我把今年收下的粮食都卖了,地方腾空了就拆除。”结果村干部一走,她又继续收购粮。
无奈,相关部门联合上门执法,村干部帮忙找厂房,事情得到圆满处理。
为了扎实有效治理基层乱象,今年富县结合节庆活动、集会等,大力开展法治宣讲“四走进”活动,其中进乡镇专题宣讲12场次、进农村(社区)94场次、进校园29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解答群众咨询500余人次,真正让群众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同时将警务巡查和“周碰头、月研判”有效结合,片警每周警务巡查,随时了解村里情况和群众诉求;执法部门、村干部定期碰头研判,将乱象及时治理在萌芽状态,并对不法分子形成威慑。县上还将治安巡查纳入了优秀干警、满意站所的测评和考核中,评优和年终考核会征求镇村干部意见。
村规民约,让村民不再任性
“红白事”每盒烟不超过20元,每瓶酒不超过80元,村民随礼每人不超过100元,酒席不超过20桌,每桌饭菜不超过300元……吉子现便民服务中心安子头村多次集体讨论后制定了“28123”村规民约,该规定的落实找准了民俗和面子的平衡点,为群众的心理松了绑。
“去年我儿子结婚,办宴席准备了5万元。后来去村上报备,村干部说要严格按照红白理事会的标准办,我开始还有些为难,怕被村里人笑话。后来在第一书记和村干部的劝说下,只花了不到3万元就把事过了,办得简约而热闹,大家都说好!”安子头村民李春胜说道。
富县不断健全村规民约制度,用最朴实、最简单的话语,将涉及村庄环境卫生、好人好事、乱象治理、村务管理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之中,破除摈弃大操大办、炫富攀比、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
基层治理新模式,服务经济助发展
富县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充分发挥“两说一联”机制作用,积极收集群众在产业发展、环境整治、乱象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意见,扩大民主决策权,保障群众的话语权,全力打开群众在参与村级事务管理中的知情渠道、诉求渠道、办事渠道、建议渠道。
马坊村党支部书记吉志洁说:“‘234’工作法就是把我们以前单打独斗的部分系统化地总结到一起,由县委政法委牵头抓总,夯实相关部门责任,为群众在基层治理中树立主人翁意识,消除彼此之间的猜忌,最大程度的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
“我们茶坊街道还建立了‘责任倒查机制’,对于没有运用‘两说一联’机制进行矛盾纠纷调解的越级上访事件计入各村年度考核扣分项中。这一制度倒逼‘周碰头、月研判’制度的落实,发挥村级组织在出现矛盾纠纷萌芽期的作用。”茶坊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闫建宁说。今年街道办90%以上的矛盾纠纷都是在村一级化解的。
“今年我们对基层社会治理‘234’工作法进行了全面推广,制定了考核办法,强化了督导检查,建立了由县委政法委员联系指导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督导机制,分阶段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关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各类矛盾问题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让群众的话有地说,群众的事有人办,群众的难有人管,实现了农村和谐稳定,既为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又探索出基层社会治理新的路径。”富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许新选说。
数字就是最好的证明。富县“234”工作法推行以来,农村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信访案件大幅下降,村风民风明显改善。1-6月份,全县各村(社区)累计化解矛盾纠纷647件,乡镇(街道)化解矛盾纠纷218件,打造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良好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全力维护了富县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并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