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白菲 杨旭
盛夏时节,雨后初晴,天蓝地碧,草木葱茏。
7月21日,在宝塔区甘谷驿镇唐坪村的红薯产业园内,一块块平整的梯田集中连片,红薯长势喜人。村委会副主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唐亮正在组织薯农松土锄草。
“区乡村振兴局分两期把项目和300多万元资金投到这里,建成了这300多亩红薯产业园区,尽管去年受了一定的灾害,但村民分红人均仍然达3000多元。产业园还安排上了年纪无法外出打工的40多名村民就业,低的收入8000多元,高的收入11000多元。”甘谷驿镇组织委员贺功笑着说。
唐坪产业园区仅是宝塔区用足用活资金、建好管好项目,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例子。
今年以来,宝塔区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积极实践,探索出了管好用好项目及资金的“一注、三动、五提升”做法,保证了项目资金与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等发展有机对接、精准发力,把项目资金的“好钢”用在了“刀刃”上,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
构建项目资金全程管理链
“在管好用好资金项目上,我们不仅注重把项目资金投向重点人群、重点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还注重引进专业人才、注重成效研判和有序建设,对项目资金进行全程管理。”区乡村振兴局局长刘催保介绍说。
今年以来,宝塔区完善了资金项目投入流向机制,精准投放解决群众急盼难补短板项目和到户产业奖补项目,并把资金项目向省市区三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倾斜,全力推动产业示范集区建设,不断支持农村人居环境和基本公共服务等薄弱环节。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到户奖补资金5000余万元,打造了12个乡村振兴示范点,20个特色产业示范集区,有效发挥了资金项目支撑作用。
同时,聘请专业项目咨询公司,发挥专业技术人才优势,按照行业标准,先把项目入库关,再对实施项目进行专门评审,确保资金投向与项目的实施方案、建设内容、绩效目标相衔接匹配。在项目建设中,继续让专业团队跟踪项目、监督项目。他们还把“万企兴万村”的企业人才、村组优秀人才、返乡创业青年和新业态人士吸纳进来,共同组成项目监督小组,参与监督工程质量,及时控制绩效目标落实,确保实施的项目质量标准符合要求,群众满意,富有成效。
全力把项目资金“做大”
宝塔区充分调动全民积极性,推动项目资金扩面提标,撬动社会资本、乡村资源进入乡村振兴主战场,全力把项目资金做大,最大化发挥项目资金作用。
在调动全民积极性方面,宝塔区落实了乡镇负责项目落地与监督检查的主体责任,激发了乡镇的积极性。对一些小型公益性项目,则采取自建自用自管的办法,交给村组自主实施,激发了村组积极性。同时,鼓励有农用机械的村民参与项目建设材料和货物运输,对有劳动能力的村民优先安排到项目地就近务工,既参与了项目监督,又增加了务工收入,充分挖掘群众的固定资产、技术渗透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他们还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抓牢民营企业等社会力量,以互惠互利为前提,采取“公司+农户”运营形式参与项目建设,最大程度调动了社会力量帮扶项目建设的积极性。
在全面落实中省市区财政衔接资金的基础上,宝塔区全力推动项目资金扩面提标。积极申报世行贷款项目,精心策划彩票公益金项目,引导行业部门利用现有政策条件,做好项目包装。鼓励民营企业通过招商引资的办法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引进延安农投集团公司等15家企业,在农业综合示范区、污水治理、基础配套、农业休闲旅游等领域完成15个乡村建设项目落地,引资总额达13亿元。同时,对项目积极提标。全程设置规范化文书资料样本,纳入程序依法依规管理,达到资金项目管理程序化和标准化,包括项目计划、公示公告、竣工验收、后期管护到绩效评估等,确保年度计划实施的项目、资金高质量、高标准落实、落准、落地。
为发挥财政衔接补贴资金的杠杆作用,宝塔区积极吸引社会资源投资乡村建设。采取企业出大头、政府贴小头方式,打造了建设南泥湾镇马坊村华润希望小镇、河庄坪镇赵家岸村红瑶民俗村等一批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文旅项目; 与此同时,撬动盘活农村土地、森林、产业、交通、文化、乡土人才等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等资产要素,通过折股量化、合伙经营、反租倒包等方式,既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又实现双赢目的。
“五提升”保证资金项目实效好
如何确保项目资金取得实实在在成效?宝塔区在“五提升”上下功夫。
激励基层党组织投身到项目建设中来,项目在哪里,党组织就参与到哪里,宝塔区全力提升党建促乡村振兴能力。他们通过两个“擂台赛”提升第一书记、基层党组织书记业务和能力水平。实行第一书记兼任项目建设主要负责人制度,及时化解项目建设中发生的矛盾和问题纠纷,开展党课进工地,现场说教。鼓励党员干部就项目推进建言献策,指导配合项目实施单位办理完善项目手续,协调供电、供水部门做好服务保障,全力提升党建促乡村振兴能力,确保项目建设任务按期圆满完成。
同时,宝塔区积极提升产业就业增效能力。通过到户产业奖补项目、“一岗双助”带动、公益性岗位的配置、社区工厂的完善,为脱贫户和监测户建立稳定长效的苹果、养殖、蔬菜等主导产业。将衔接资金项目注入到特色产业示范园区,形成冯庄乡康坪、杜坪等一批设施蔬菜种植基地、柳林镇麻塔村苹果示范区;同时,加大外出务工就业交通补贴,落实乡村临时保洁、防疫等公益性岗位补助,全面提升产业就业提质增效。
将“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相结合,宝塔区还全面提升人才带动发展能力。围绕河庄坪镇特色产业集群,引进延安菌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万庄村菌类繁育基地,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的合作,设立科研创新基地,注重成果应用,助推乡村振兴速度。
另外,宝塔区努力提升文化引领能力。通过万庄村村史馆、临镇镇石村秀才村等文化振兴村馆项目建设,进一步梳理乡村历史文化脉络,传承老辈人的精神与技艺,将教育研学和民俗民物结合在一起,让村内积淀多年的文化得到挖掘、盘活,衍生出乡村旅游产业项目的持续发展,在提升文化内涵的同时,实现村民精神和物质的共同富裕。
统筹项目资金,将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宝塔区特别注重提升绿水青山收益能力。持续做好姚店镇延新苑等4个扶贫移民搬迁社区后续帮扶,鼓励搬迁户宅基地腾退复耕,重新调整产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创新生态产业,形成甘谷驿镇史家沟村等生态移民搬迁示范村,有效提升了和谐绿色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