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贵玲(中)与延安市民间文艺家合影 ●青年时期的宋俊正在创作 志丹,有许多灵秀的民间女艺术家,宋俊、金贵玲就是其中两位。她们用手中的剪刀和绣花针于方寸间构思出千变万化的图案与色彩,抒发着自己对生命之美和生活之美的理解,她们的剪纸、刺绣、农民画作品带给人们喜悦、欢乐和鼓舞,更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从艺术角度来说,她们虽未受过专业美术训练,但她们的作品浑然天成,有着令人惊叹的想象力和视觉冲击力,更有大胆的造型,充满张力的线条和色彩。
近年来,志丹县高度重视非遗保护项目的申报工作,每年坚持对全县非遗项目进行再挖掘、再整理,精心挑选重点项目逐级申报,健全保护名录体系,提升保护水平。2017年以来,先后完成了《志丹酒曲》《志丹老醋制作技艺》《阿姑祠传说》《志丹九魁十三花宴席制作技艺》《志丹传统儿童游艺》《志丹腌制品制作技艺》《志丹传统庙会》《志丹剪纸》《志丹民歌》《志丹说书》等25项非遗项目视频、图文资料制作。成功申报了《志丹酒曲》《志丹老醋制作技艺》《阿姑祠传说》等为市级第四批非遗保护名录,《洛河战鼓》《志丹刺绣》《志丹九魁十三花宴席制作技艺》为省级非遗保护名录。认定了《陕北丧葬习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胡仲》《陕北民歌》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玉成、《志丹刺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宋俊、《志丹九魁十三花宴席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明训《志丹羊肉剁荞面》代表性传承人韦思安等五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其中2021年年初,公布了志丹县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类23人。截至目前,志丹县共有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名、市级10名。
金贵玲:巧手剪出新天地
通讯员 李亮 记者 王锋
今年59岁的金贵玲,自幼受外婆和奶奶影响,8岁就开始学习剪纸,13岁就能脱稿剪十二生肖,2019年被授予志丹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志丹剪纸》的代表性传承人。
走进金贵玲的家,她的院子被公路挤得窄窄的,院里一棵树却长得很大。院墙关不住树,也关不住金贵玲,她心里的景致大得多得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边际。
耳濡目染自有传承
在金贵玲的记忆里,小时候,家乡的雨总是下得又大又长。每逢这样的阴雨天,她奶奶都会叹着气,从小笸箩里摸出剪刀,嚓嚓地剪起纸来,红纸屑簌簌掉落在毛毡上。感觉只是三两下,一个小小的扫天娃娃就被奶奶扶着双臂站起来了。他扎着双髻,脸圆圆的,微笑而充满自信。
奶奶下了炕,又给娃娃的手上粘两枝糜穗儿,她把剪纸娃娃拿到门外去贴在碾子上,然后对着天喃喃道:
一扫晴
二扫阴
三扫云彩四边分
四扫太阳红彤彤
……
奶奶剪的扫天娃娃从来没让她的孙女金贵玲失望过。
同样,冬天里雪要是下个不停,奶奶还要剪这个扫天娃娃出来。似乎这娃娃平时就住在纸张那边的世界中做着自己的事,一旦人们需要他时,他就呼之而出,舞动手中的扫帚,把满铺在天的厚云清扫干净,露出天干净的蓝底子来。
金贵玲记得奶奶不仅会剪扫天娃娃,还会剪手拉手的“五方娃娃”,村里人给病人送鬼叫魂时离不得这五个娃娃。
缠着小脚的奶奶因为生育和劳作早已成了罗圈腿,她剪的纸娃娃们也是罗圈腿。
这些陕北荒僻之地的老妇人们是怎样通的灵,怎样知道一把剪刀,一张纸就是法器,就能打开沟通天地神鬼的门?
谁也说不清楚。
金贵玲的外婆也是方圆闻名的巧手,剪纸、刺绣、面花在她的手中个个都有神气。这些神气从岁月更深处的母亲那里传下来,久远到几乎能追溯到女娲娘娘捏泥造人的时候去。
那年龙年时,外婆剪了一盘龙送给了金贵玲,还有猴子骑马、蛇盘兔……金贵玲对这些剪纸爱不释手,一捧起来就要怔怔地看上许久。
有这样的奶奶和外婆,画画、剪花花、刺绣这些本领对金贵玲来说就像喝水吃饭那样自然简单。14岁时,金贵玲就能给自己做鞋绣花,也给村里人画样张、剪鞋样。上初中时,金贵玲就已经是远近有名的小艺术家了。甚至县文化馆领导求贤若渴地直接放话,说只等她初中一毕业,就欢迎她来文化馆上班——这样的殊荣方圆百里怕是也没人有过。
被偷走的十年
天有不测风云。16岁的少女金贵玲,纯净得像刚刚被扫过的天和铺满大雪的地。在那个衣食紧缺的年代,一个女同学不知怎么丢了条裤子,不由分说就怀疑是金贵玲拿走了,甚至跑到老师那里去告状,直接就说是金贵玲“偷”的。
女孩们小声的议论就像悄悄吃着桑叶的蚕,看似无声无息,啃斑却蔓延扩大得飞快。不几天,同学们就开始躲着她。一盆漆黑的墨水在蓝和白之间越渗越大。金贵玲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这个不白之冤,但她的申辩毫无作用,她为此自己辍学在家。
最终,当那条该死的裤子终于被当事人在自己家中找到后,金贵玲一口气奔出几里地,到了学校老师的办公室,她只说了一句:“老师,这下您知道了吧,她的裤子不是我偷的……”
说完这句话,金贵玲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金贵玲神志不清地过了十年。十年中,自己经历了什么事她一概不知,唯一模糊记得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自己逐渐成为四个孩子的母亲。
直到十年后的某一天,她被心里一缕清明的光唤醒。她慢慢明白了自己的遭遇。十年中本该刻骨铭心的事情,本该堂堂正正走入公家大门的机会,早已随着周河水东流而去。
村里人在她醒后告诉她,21岁出嫁时,她的嫁妆全是自己做的,剪、贴、绣、缝,每样都做得那样妥帖。当了娘后,她把大人穿破的衣裳改绞成孩子们的衣裳,还总要给胸前绣上小猫、小狗和小鸭。即便神志不清,庄里的女人们还是都要来找她,女人们在一起做针线活,有说有笑。可是,这一切她自己却一点记忆都没有。
剪出一片新天地
幸亏只是十年,不是一辈子。
能唤醒金贵玲的大概正是她心中集聚起来的灵气,它们始终护着这个女人,像断崖上顽强生长着的灌木丛,挡住了她滚落的灵魂。
心眼一睁,金贵玲面对的还是贫穷和四个孩子上学的学费问题。她开始跟着丈夫追乡镇的集,一个镇一个镇地往过轮,一边卖布,一边给赶集的妇女们画鞋垫、剪鞋样。这一轮就又是十几年,这十几年里,金贵玲过手的花样不知有多少,她像是把自己心里那片花圃中的花草生灵不停分给更多的妇女姊妹。
“你们一定要爱它们啊,因为它们都是从我心里长出来的。”金贵玲在心里暗暗给她们安顿。
接住的断茬使过去的伤痛逐渐愈合,她的生活和心灵也得到了疏通滋养,靠着自己的本事,金贵玲和丈夫供出去四个大学生。
走乡串镇的她重新被文化馆新一届的领导“发现”,继而邀请她参加各种剪纸比赛和培训班,其间她多次获奖。
金贵玲的画作视觉冲击力极强,其中一幅名为《羊皮扇鼓》剪纸,画面中,击打羊皮扇鼓的巫神面目威武如怒兽,头戴宝冠,身着法衣,衣带飘飞间,似乎人物就在纸上腾挪变换起了脚步,手中的羊皮鼓和鼓柄下串着的铜铃铁环也有力地碰击摇晃起来,观画无声,却分明又有铃鼓声锵锵飒飒地响在耳畔。
金贵玲家二楼的一间房子,那是金贵玲专门整理出的创作室。进门就见一张大桌上堆满纸张颜料,正在绘制的图画中满是金崖根的男女老少和村庄四季的欢欣蓬勃。大桌旁,正有一幅衣架撑起云肩。金贵玲刺绣制作的云肩上,立领开出牡丹两朵,颈部四个如意头分绣琴棋书画,波浪边纹缀满各样珠子,云肩下端又垂各色流苏。
然而,最让人吃惊的是金贵玲创作室四壁悬挂张贴着的大幅剪纸。为首一幅《金牛驱疫图》,接着《扣碗》《鱼嬉莲》《老鼠啃南瓜》,其中的每个细节都呼之欲出,似乎一步步在引领我们走向神秘和原始,直到一副黑色的组合剪纸彻底把我们攫取到她的梦境之中去。
剪纸中玲珑的宝塔,托着宝塔的千叶莲或光环,正中混沌而充满力量的巨大图形,点线面之间天衣无缝的衔接,这些元素结合起来,共同构成一个奇异摄人的世界,让人目不暇接,让人失魂落魄。
“想怎么剪就怎么剪!剪它个天地初开,剪它个风云际会,剪它个万物萌生,剪它个神思齐涌,剪它个阴阳无界,剪它个酣畅淋漓!”对于剪纸,金贵玲永远充满着这些自信。
宋俊:妙手彩丝绣乾坤
通讯员 李亮 记者 王锋
《志丹刺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宋俊,是志丹县纸坊乡太阳湾村人。1970年出生的她,从10岁起就开始学习剪纸、刺绣。
说起与剪纸、刺绣的渊源,就得从宋俊的童年说起。“我的童年生活是在农村度过的,我当时出生在安塞县高桥乡的一个小村庄里,那个时代的物质生活是不堪回首的,可是精神生活一丝也不差,女人们干完农活,一有闲暇时间就忙于做手工。一群女人聚在一起,‘我又剪了一个新样子’‘赶紧让我看看能不能绣出来’‘不行,让我先熏个样子’,叽叽喳喳,我也乐此不疲,一有时间就去看村里的女人们剪纸和绣花。虽然很穷,但是人们都是快乐的,在山头劳作的人们的歌声,终日不绝于耳,拦牛的放羊的再和上声,着实好听,一切的疲劳都忘记了。”宋俊在回忆中说。
刺绣,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 对于剪纸、刺绣这样的手艺,似乎成为陕北这片土地上的女孩子的一种天赋与灵气。据宋俊讲,那时由于住得比较偏僻,村上基本不来什么外人,光庄里人。那时庄里有一个她的姑奶奶叫宋明芳,是她们庄剪纸和刺绣最好的。当时只有10岁的宋俊,一没事就去看庄里别的婆姨们绞花,绣花。“我跟着学得最多的就是我姑奶奶,我记得她当时除了纸和刺绣好,还会用胶泥捏泥人,她捏的那些泥人特别像,我就觉得很神奇。”宋俊说。
随后,上了小学的宋俊,每天放学回家后除了完成作业,还得把母亲派的家务活干完,便去串门学习剪纸,初中去乡里上了,也没断过继续向村里老人们求教。
1986年初中毕业后,由于家庭不好也穷得供不起就终止上学了,到1988年就在志丹县地毯厂找了一份工作。在地毯厂上了两年班后,宋俊就结婚了,此间,她从未间断过剪纸和刺绣。
爱剪、爱绣,已成为宋俊生活中的一部分,每天都要剪几幅或者做点刺绣。剪上绣上她就高兴,有啥烦恼只要剪上绣上就觉得啥都忘记了。
相对于剪纸和刺绣,宋俊更喜欢刺绣多一些。一根针一条线,就能绣出自己喜欢的图案、鲜艳的花朵、可爱的动物、活灵活现的人物……“我很羡慕那些刺绣厉害的人,心灵手巧,能创作出栩栩如生的作品,童年的时候看到老奶奶们绣的衣物帽子特别漂亮,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绣花,所以我十来岁就已经开始和姑奶奶学习简单的刺绣花样。”宋俊说,“刺绣比剪纸更费时费力,每当千针万线完成一件作品时,满满的成就感,那种心情都不会用语言表达。刺绣也比剪纸更能保存长久,它是一个纯正的手工活,不能有半点儿马虎,不论绣的是什么作品,都要做到认真、细致。”
由于喜欢剪、喜欢绣,当时剪出来的剪纸大部分都送人了,邻居们都很喜欢。宋俊说:“那时候买红纸都是一刀一刀的买,过年、别人结婚都给剪,看到她们都很喜欢,我自己也很有成就感,家里人一开始有时觉得不理解,自己把红纸买上,剪出来的都送人了,一年的红纸钱都得不少钱。”
“平时做手工也很影响家人,爱买材料就不说了,有时一做起来就忘记时间,忘了做饭、忘了接孩子是常有的事,布头纸屑到处都是,家人很头疼的。但慢慢地,家人也都理解支持了,有时候还会给我的作品提点意见。现在我女儿也跟着我学剪纸。”每每想到这些,宋俊觉得付出的一起都是值得的。
创作,让刺绣散发出迷人魅力
2006年,当时县上搞一个民间艺术普查,普查之后,宋俊就一直和县文化馆保持着联系。也就是2006年,文化馆集中培训了县上的她们一批人,当时请的是陈山桥老师。通过培训和陈老师的亲自指导,宋俊对剪纸和刺绣的性质和寓意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突破:传统的东西不能丢,剪纸的时候先想好具体的意思再剪,不像以前那样随便拼凑了,刺绣也一样,有些用色啥的,都得斟酌。
近几年,延安的活动和西安的活动都参加过,2006年参加文化馆组织的培训班,请的陈山桥老师和高玉兰老师。刺绣《老鼠嫁女》在2008年延安民间艺术大赛中获“陕北民间工艺技能展示”优秀奖,刺绣《麒麟献宝》及《鸳鸯戏水肚》一起被大赛组委会收藏。刺绣《二十四孝》于2010年被原陕西省副省长郑小明收藏。刺绣《钱包》在2011年迎接建党九十周年,庆三八展风采延安妇女手工艺品展览中被采用。刺绣《枕顶》在2013年街道办刺绣培训比赛中获第一名。
多年的创作中,对宋俊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2008年的那次非遗展示会。宋俊在回忆中说,“当时她正坐在那儿绣《二十四孝》,有几幅已经绣好了的在墙上展示着,这时,过来一群人,就是那时的陕西省副省长郑小宁,他旁边还有许多人、记者,他们过来让我解释墙上正在展览的《二十四孝》的意思,我就给他们讲了一下,没想到他一下就看中了我的作品,当场就要收藏,并让我把剩下的几幅绣好,那时,在场的人都鼓掌了。”
人过中年的宋俊,剪纸和刺绣创作起来更得心应手,前辈们传下来的剪纸刺绣的花样,通过临剪、重剪,画剪,最后能随心所欲的应用。在她认为,现在的年轻人虽然绣得不错,但是对于传统图案的寓意知之甚少,比如送官的:冠上加冠、马上封侯;祝寿的:诸仙祝寿、寿居耄耋;送学子:鲤鱼跃龙门、一路连科;平常的玉堂富贵、四季平安等,所以她觉得,要想真正传承,必须首先了解咱们一些传统文化,然后在心里有数的前提下,再进行学习和创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取舍,我无法割舍对这片土地热爱,也舍弃不了这传统技艺。我们怀着一颗敬畏的心传承和延续传统手艺,让这些手艺散发出更加迷人的魅力。我希望人们能在非遗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人们对艺术的喜爱,提升大家对非遗传承的使命感。”对于未来的发展,宋俊充满了满满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