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陕西省立第四师范:
陕北早期知识分子革命网络的支撑平台
  李子洲、白超然、呼延震东等陕北旅外青年和杜斌丞联名上书陕西当局,“终于争得把第四师范设在绥德”。1923年5月,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在绥德正式成立。在这之前,中等教育学校只有榆林中学一所,而“小学教育则还有几县连高级小学校也没有的,有也不过一两处,至初级小学校,每百方里平均也不过一两处”。
  省立第四师范(以下简称四师)的建立对于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构建知识分子网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虽然早在四师设立之前,在中等教育层面陕北已经有了一所榆林中学,但是榆林中学地处陕北的政治中心、“榆林王”井岳秀的大本营,办学方面处处受到掣肘,对于党团开展政治宣传极其不利,中共党员以教职身份多次前往榆中宣传但大都以被驱逐而告终。而绥德相对远离陕北的政治中心,并且是当时的陕北教育文化中心,交通也较为便利,在这里办学很有利于开展政治宣传。另外,四师“经费由省经费支给之”,与榆中学生相比,四师学生不仅不用缴纳学费,还有额外补贴。榆林档案展览馆所展示的1924年1月的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校(即榆林中学)招生广告写道,学生需要缴纳的项目有寄宿费、膳费、书籍费、制服费、报名费一元及保存高小毕业证四元、学费四元、体育费五角等,这对普通百姓而言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而四师“学生免纳学费,并由本学校酌给校内必要费用”,在生源上能够接收更多的贫苦学生进入学校,对党在学生群体中开展政治宣传颇为有利。
  1924年秋,李子洲正式担任绥德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校长。他一到绥德师范,便积极发展共进社社员。
  共进社是在外地求学的陕籍学生创办的青年团体组织,后期已经由关心陕西社会的青年社团成长为了一个具有政治抱负和远大理想的政治团体——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
  李子洲解聘了一部分知识体系陈旧的教师,聘请了一些具有新知识、新文化的教师,如王汉屏、杨明轩、常汉三、王懋廷、田伯荫(田伯英)、何寓础、罗瑞先、赵绍西、呼延震东等教师,都是共进社成员。同时,李子洲向学生推荐《向导》《中国青年》《共进》等革命书刊,并力主改进教学内容,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学校成立了学生会、各科学习讨论会、讲演会、辩论实习会、文艺演习会和陕北青年社。经过李子洲和广大师生的努力,短短几个月,四师就一改过去那种死气沉沉的气氛,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李子洲本人是受“李大钊同志及北方区委的重托,回到陕西开辟工作”,肩负着在陕北建立党团组织的特殊使命。虽然由于“李子洲在陕西有些社会地位,熟人既多,且为反动方面所特别注意,简直不能活动,只有秘坐室中工作,很不方便”,但李子洲对四师所进行的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得四师得以革命化、红化。经李子洲聘请的中共党员王懋廷作为在陕北建立党团组织的实际执行者,可以教职身份作掩护,获得稳定薪资交纳党费,并利用课堂等途径传播马克思主义,秘密吸收一批教员和学生加入中共党团组织,后续经吸收加入党团组织的教职人员也可以教职身份作掩护。第一批加入陕西绥德SY(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代号)地方团的16名成员全部为教师或学生。
  虽然陕北党团在国民大革命时期相关的历史文件遗存严重不足,可供参考的相关党史资料少之又少,另外学界对中共在陕北建党时间还存在争论,但可以确定的是,知识分子革命网络是陕北党团所建立的诸多革命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知识分子网络的构成人员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并且这个知识分子革命网络正是以四师为支撑平台建立起来的,同时以四师为核心向外发散。
  (延安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张卓雅)